宁夏京剧院青年演员送戏进社区。
2011年,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刘京接过宁夏演艺集团京剧院“大篷车”的接力棒,继续送戏下乡,不断推陈出新,将群众喜欢的节目送到家门口。从1958年至今,宁夏京剧院“大篷车”已传承至第五代。60多年来,这辆文化“大篷车”已行驶百万公里,流动演出超过8000场,足迹遍及宁夏乡村,让600多万群众通过“大篷车”享受到别样的精神食粮。
刘京(中)与青年演员下乡为群众演出。
京剧“大篷车”驶遍宁夏各个乡镇
“刚开始,‘大篷车’到乡村演出,条件非常艰苦。”10月18日,刘京接受采访时介绍,当时没有专业设备,宁夏京剧院改造了一辆简易“大篷车”,每次演出前需要男女演员一起装车、抬箱,仅这一项准备工作就得花一个多小时。除了装车困难外,更让人忧心的是安全问题。每次下乡演出,地点都在偏僻山村,路途远、行路难,尤其是下过雨后,到各乡镇还需要行驶几小时山路。山路蜿蜒曲折,雾气缭绕,遇上乡间泥泞土路更是难行,演员们坐在颠簸的车上,提心吊胆,精神高度紧张。
即便如此,十多年来,刘京坚持带领宁夏京剧院近百名青年演员,跟随京剧“大篷车”的足迹遍布宁夏各个乡镇,每年下乡演出近200场,将京歌《新时代》等诸多优秀传统文化节目送到千家万户,让京剧之花在田间地头绽放。
“上了台我们就是一名演员。‘大篷车’每到一个演出地点,无论观众多少,哪怕只有一人观看,演出时也要认真对待。”起初,刘京发现大部分群众喜欢听秦腔,对京剧感兴趣的人少。如何才能让传统京剧艺术也得到认可?她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并迅速召集各队队长,先是给“大篷车”配备字幕机,让群众能看懂戏里讲的故事,接着调整节目安排,增加了传统武戏、滑稽戏等剧目,烘托气氛,引人逗趣。除此之外,还将乐队搬上舞台,将京剧传统乐器一一展示。逢特殊的节日、纪念日,增加红色经典和群众耳熟能详的现代戏、样板戏等。经过不断探索,“大篷车”的演出质量得以提升,受到群众欢迎。2015年,刘京创作的京歌《新时代》唱到了田间地头,演出时还将精心准备的《红灯记》《杜鹃山》《家住安源》等京剧片段一一献上,让众多群众过足京剧瘾。
今年夏天,酷热难耐。7月8日至8月4日,宁夏京剧院50多名京剧新秀在刘京的带领下,沿着“大篷车”的足迹再次前往隆德县、西吉县、泾源县各乡村田间地头,为群众上演传统京剧、京胡独奏、京剧清唱等国粹。在将近一个月时间里,演员们顶着烈日每天都要上演两三场,共演出70场。
“大篷车”下乡演出时间紧、任务重,刘京常常顾不上吃午饭就随“大部队”赶往下一个演出地点。尽管如此,当看到乡亲们纯真的笑脸,听到台下热烈的掌声,她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多年来,“大篷车”给了青年演员成长锻炼的机会、磨砺技艺的舞台,把宁夏京剧院老中青三代京剧人凝聚在一起。
京剧“大篷车”送戏下乡,受到群众欢迎。
守正创新,创作能走进群众心坎里的好作品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既守正又创新,创作出具有火热生活气息、能走进群众心坎里的好作品,是刘京一直琢磨思考的问题。“传统京剧不能丢,但也不能一味‘吃老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创作符合当下人文、生活等气息,深受群众欢迎的好作品。”明确这一目标和理念后,刘京在完成反映治沙模范白春兰故事的《花漫一碗泉》这部大戏的同时,又请青年编剧完成了《红色记忆》《杜鹃花开》等反映长征题材的红色小剧目。这些取材本土、反映时代精神的剧目被加入“大篷车”演出剧目中,丰富了演出内容。
2020年,刘京创作的京歌《黄河金岸》参加了当年“大篷车”下基层活动启动仪式暨示范演出,在永宁县闽宁镇文化广场唱响。《黄河金岸》演出后广受好评,并于2021年10月在央视戏曲频道《一鸣惊人》栏目国庆特辑“云游绿水青山、唱响美丽家园”播出,并由此推送到学习强国平台。
多年来,京剧“大篷车”承载的演出,不仅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培养起相对固定的观众群,让越来越多的人听懂、听惯刘京的京唱。观众们为悲伤的剧情落泪,为精彩的桥段鼓掌,台上台下互动频繁,气氛热烈。“大篷车”的每一次演出都凝聚着京剧人的心血,刘京和她率领的团队经过不懈努力,让具有光辉历史的宁夏京剧呈现出勃勃生机,让国粹京剧艺术扎根宁夏、扎根基层。(记者陈秀梅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