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兴庆区唐徕回民小学北校区学生上沙画课程。
长期以来,银川市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为抓手,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得以明显提升。
学生的文明素养是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的外化。全市各学校把学生德育工作放在核心位置,通过多种举措提升大家的思想道德水平,进一步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步伐。近年来,我市有92个学校获得全国、自治区、市级文明校园称号。
文明礼仪融入课堂
漫步在银川市兴庆区掌政中学校园,洁白的墙壁上书写着文明标语,宣传栏上展示着校风校训,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展板随处可见。“在每周的大清扫中,很多同学会主动去帮忙清扫其他班级的分担区,平时看见垃圾也会主动捡起并入桶,美丽的校园环境需要每一位同学的共同参与。”学生吴瑾璇说道。
近年来,掌政中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明校园”创建为契机,推进“清风校园”建设,依托特色课程、智慧化校园、仪式教育等内容,将文明礼仪融入课堂,培育校园精神文明新风尚。
“通过广泛开展理想信念、传统教育、爱国主义等教育活动,涤荡学生心灵,凝聚师生合力,使全校师生的政治认同感和教书育人责任感得以增强。”掌政中学团委书记李玫告诉记者,学校不仅依托足球、篮球、腰鼓等特色项目,强化学生综合素质,还在校园显眼位置张贴校风、教风、班风、学风宣传标识,教育引导学生时刻规范、约束自我言行。
“同学们,你们如何理解行己有耻这句话呢?”课堂上,老师问道。“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让自己的行为举止都是规范文明的。”同学们各抒己见,在讨论学习中提升自身文明素养。
“学校荣获了自治区级文明校园这一称号,在肯定我校各项工作的同时也是对我们的一种鞭策,下一步将通过开展一系列文明校园特色活动,进一步增强全校师生的文明礼仪意识,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创建校园良好、和谐的育人环境,让精神文明之风滋润着师生们共同成长。”李玫介绍。
文明行为从我做起
在银川市兴庆区唐徕回民小学北校区,几位身穿红马甲的同学正拿着扫帚快速将地面的垃圾一一扫起。他们是各个班级里的文明环保小卫士,利用课余时间和放学时间在校园里开展志愿服务。“看到地上有垃圾,我们要主动捡起;有同学说不文明语言,要上前制止;发现有人损坏公共物品,要及时报告给老师。虽然看起来都是不起眼的小事,但是非常有意义的。”学生李政蓝说。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做有根的中国人”为主线,依托爱国主义教育课、生命教育课、心理健康课、劳动教育课等课程,广泛开展“棒棒唐”思政大讲堂活动及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系列课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融入课堂,培育校园文明新风尚。此外,学校还大力开展“书香伴我成长”主题活动,通过经典诵读比赛、“好书到我家”亲子共读、“带着书籍去旅行”“我的读书故事”分享会等形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激发读书欲望,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
“双减”政策实施以后,学校还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段开设了28个不同种类的社团课程,为学生提供专门活动场所和指导老师,每天活动一小时,进一步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
校园内花草繁茂,清新宜人,人文气息和自然环境相得益彰,教学楼内书写着文明标语,校园艺术展廊里展示着同学们优秀的艺术作品,学校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精神文明内容渗入校园的方方面面,让每个角落、每面墙会“说话”,成为无声的教育资源。
文明创建志愿先行
银川市兴庆区回民第三小学围绕“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努力营造“儒行、雅知、致成”的文明校风,除了设立文明校园岗外,还开展一系列活动使文明礼仪教育学有榜样。
“学校的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我都会让孩子积极参与,不仅能更好地锻炼孩子,我自己也在孩子的影响下养成主动帮助他人的习惯。”一位家长告诉记者,自己明显感受到了孩子的成长,也在和孩子共同进步。
据了解,在文明校园实践活动中,学校积极发挥红领巾广播站的作用,开展“每周一星、每周一题、每周一侠、每周一歌”等栏目,通过讲述英雄故事、民族文化知识、榜样事迹,及学唱红色歌曲,对少年儿童进行润物无声的思想道德教育。并以学校“吉尼斯挑战赛”为载体,从德智体美劳课程中挖掘内容,设立了四大类20多个挑战项目,为“双减”助力。同时,根据重大节日和传统节气,设立“爱心节”“传承节”“民族节”等八大节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重点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我们的节日”等活动为主题,不断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积极推进文明校园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拓展志愿服务项目,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造完善志愿服务品牌,积极探索创新文明校园的工作机制、理念、方式和载体,做新时代教育事业的追梦人。”银川市兴庆区回民第三小学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肖梦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