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9年,宁夏首次单列了2.24亿立方米的生态用水指标;2020年,宁夏计划生态用水2.408亿立方米,为历年之最;2021年,唐徕渠比正常放水时间提前20天左右,实施生态补水。
持续推进生态补水工作,维护河湖湿地生命健康,是宁夏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切实行动。
今年4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支持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施方案》。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安排宁夏计划外生态补水指标6.02亿立方米,足足比去年生态用水指标多2.68倍,这是国家支持宁夏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生动注脚,是每个宁夏人可享受到的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5月22日,宁夏简泉湖国家湿地公园被新一轮的生态补水唤醒。记者 赵磊 裴云云 摄
水来了,它们也来了
5月22日,清晨。贺兰山上还笼罩着一片白纱般的白雾。
山下,绿波盈盈中一只黑鹳微屈脖颈,紧盯水面,水波微动,俯身出击,一条银色的鱼已在黑鹳的红嘴里挣扎。远处,一两声怯生生的鸟鸣从芦苇丛中传出,接着叽叽喳喳闹成一片,风吹过,芦苇枝叶你推我搡,窃窃私语,宁夏简泉湖国家湿地公园“醒”了。
“今年的生态补水,久逢甘露!”宁夏农垦简泉农场有限公司土地经营管理部部长张宇聘拿起随身携带的望远镜,喜上眉梢。“最近每天都要来,看着水面一点点上升,心里真是痛快。”从5月3日开始,两个进水口畅快地给湿地公园补水,湖水水位最高的地方已经上升至1.3米,截至目前,共计补水366万立方米,后续根据需要随时再增加。
开阔的水域、肥沃的河滩、浓密的芳草、茂盛的灌木丛,眼前的简泉湖国家湿地公园令人心动之处不止于此,每年候鸟迁徙季节,这里便是“鸟的天堂”,约3.5万只飞自东亚、西亚和澳大利亚的鸟类在这里停歇休养、补充食物。夏季,数万只候鸟来此“度假”,黑鹳、中华秋沙鸭、白琵鹭、白额雁结队嬉戏,还有白鹭、绿翅鸭等稀有鸟类。枯水期,水落滩出,芦花飞舞,成为很多候鸟迁徙的“终点站”。此外,它还是宁夏黄河流域水禽的重要繁衍地,是宁夏北部原始湿地保存较完整的自然资源之一。
据介绍,简泉湖国家湿地公园栖息的野生动物共有153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6种、Ⅱ级保护鸟类15种、自治区级保护鸟类25种。
水是生命之源。湖泊湿地是“地球之肾”,但简泉湖国家湿地公园一直缺水。在简泉农场工作多年的张宇聘告诉记者,规划面积900公顷,其中湿地面积623.2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69.24%。由于地处唐徕渠末梢,湿地补水主要靠农田灌溉退水支援,水量杯水车薪。去年冬天,湿地最大的一个湖泊水位已经降至40厘米,几个小面积的湖已经成为滩涂地。
“快看,那边的黑鹳已经筑起窝。”张宇聘激动地喊起来,并把望远镜递给记者,兴奋地指着远处。芦苇下,两只黑鹳在新筑的窝里进进出出。不远处,一只白鹭展翅飞翔。红柳、芦苇、香蒲等植物遍布,无人机下,湿地与周边农田、村庄、林地等自然景观镶嵌分布,构成一幅和谐的自然风景图画。
“很多年没有见到这样的画面了。原来这一片都没水,现在多漂亮,等过两天岸边干枯的芦苇变绿,那就更美了!”在张宇聘的手机里,有一张简泉湖国家湿地生态补水前的照片,河底干裂、长满荒草,大面积的滩涂地上还有死去的小鱼,与眼前鱼翔水底的画面对比鲜明。
“这次这片湿地喝足了水,会有越来越多的鸟来栖息,届时我们的湿地公园也会越来越美。”这片湿地资源将最大限度地发挥调节区域小气候、稳定生物多样性的作用。(记者 赵 磊 裴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