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管、喷灌、精细化供水、节水控灌技术……当前贺兰县围绕“节水农业”采取综合手段明确农业节水路径,坚持把秋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相结合,加快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促进节水灌溉与农技、农艺、农机和智慧农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喷灌、滴灌为主的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农业灌溉从单一的大水漫灌模式转变为农业综合集成技术模式,功能从单一的灌溉供水转变为水、肥、药的综合供给,全力破解农业与节水矛盾,实现农作物优质高产、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双赢”。
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灌溉质量
“你现在看到的稻田的宽是80米,比去年增加了14米,既方便大型农机作业,同时也便于农田灌溉。”6月3日下午,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负责人赵凯向记者介绍起今年的新变化,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贺兰县常信乡对稻渔空间的农田进行了标准化改造,通过集中连片种植,改变传统大水漫灌方式,提高灌溉效率。
去年秋冬期间中,贺兰县集中对12个重点片区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出高标准农田10.76万亩。经过改造提升,贺兰县实现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探索出节水增效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25年,该县将建设高标准农田57万亩,高效节水农田达到25万亩,年均节水2600万立方米。
改造后,稻渔空间的“设施工程化循环水养鱼+稻渔共作”模式得到进一步拓宽,从此前的700亩增加到2600亩。“这2600亩稻田的水是循环使用的,没有一滴水会被浪费!”赵凯指着田边的抽水泵详细介绍起来,园区安装有4个内循环流水槽,每个流水槽前端配备有推水机,末端修建了集污坑,通过吸污泵将鱼蟹养殖的粪污抽入稻田主干渠,然后进入稻田为其提供营养物质,而经过水稻吸收净化后的黄河水将会再次回到鱼蟹养殖池循环利用。“相比于以前的大水漫灌模式,现在至少节水40%以上!”赵凯说。
据悉,今年贺兰县重点在盐碱较重、保水较好的低洼老稻田实施以渔治碱稻渔种养高效生产模式,涉及通伏村、幸福村、民乐村、新华村、于祥村等地,通过“一水两用”,增加农户种地效益。同时大力推广科学施肥和保墒耕作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机深翻、秸秆还田等技术,提高土壤保水、蓄水能力。
精细化供水节本又增效
4月以来,贺兰县的供港蔬菜进入收获期。6月2日,在贺兰县立岗镇银星村的供港蔬菜种植基地里,每隔几米就安装有1个灌溉喷头。“每个喷头每小时每亩喷水量为4立方米,按供港蔬菜平均种植4茬、每茬生育期40天、平均每天喷灌40分钟计算,1亩供港蔬菜生产基地每茬用水量为106.7立方米、全年每亩用水量为426.8立方米。”贺兰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全县9万余亩供港菜基地均采取了喷灌种植模式。
而在宁夏兰星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越夏露地番茄种植基地则采取了滴管模式,负责人马光杰介绍,走水管道全部埋进土层,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定期为番茄浇水施肥。“水肥混合在一起被打入管道里,开花结果至采收期平均5天滴水1次,每次用水量15立方米,虽然节约了用水量,但植株能有效吸收水肥,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
据了解,当前贺兰县蔬菜作物节水灌溉主要采取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蔬菜节水、节肥和提高肥料利用率,可实现节水节肥30%至50%。其中供港蔬菜喷灌种植与越夏露地茄果类滴管两种种植方式用水量相比较,全年亩用水量差别不大,和大水漫灌种植方式平均亩用水量600立方米相比较,滴管和喷灌可节水30%。
今年该县加快小麦、玉米滴管水肥一体化与水稻保墒旱直播等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在有滴管的种植蔬菜区域,积极引导种植户开展种植滴管小麦,麦后复种蔬菜。在南梁台子农牧场、金山地区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滴管技术,计划发展玉米滴管水肥一体化示范应用4万亩,同时试验示范免耕、少耕技术,全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优势特色农作物灌溉技术集成体系。
调整结构布局节水作物
5月期间,贺兰县饲用小黑麦、冬牧70等万亩优质牧草喜获丰收,其中全县7700亩黑麦草预计总产量达到6000吨,为全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质充足的饲草料保障。
“加大小黑麦、冬牧草等冬性植物的种植,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贺兰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县逐步形成“冬牧70+玉米青贮”、“小黑麦+玉米青贮”“燕麦+燕麦”等一年两熟优质牧草种植模式。
围绕节水农业目标,今年贺兰县针对不同区域水资源状况,统筹规划,因水布局,合理安排农作物种植结构。在土壤条件较好,适宜各种耐旱作物区域,该县大力压缩耗水高作物种植面积,扩大需水量少的作物种植,如小麦、玉米、蔬菜、瓜果等。而在土壤质地较为粘重,且地下水位较高,低洼盐碱重,种稻耗水量相对较低区域种植水稻。如在惠农渠以东滨河大道以西,通义村、星光村、永华村、京星农场、幸福村、通伏村等夜潮地区域,大力推广一稻两旱轮作模式面积2万至3万亩,即种一年水稻后再种两年玉米。
贺兰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持续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进一步调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植结构,以水定产,保护好黄河水资源,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与产业质量效益双提升。”
(记者 梁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