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鸿
“20多年前来到闽宁镇的时候,没有房子,就住在地窨子里,后来生活好了,又住进了土砌的房子里,再后来,生活一步步得到改善,住进了砖房、楼房……‘金滩村’还原了我们搬迁到闽宁镇后,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记者见到赵鸿时,他正在农民文化大院为前来参观的团队做讲解。不停忙碌的他,只有在中午休息时才能抽出时间接受采访。
1997年,26岁的赵鸿举家从西吉县震湖乡张岔村移民到闽宁村。为了让家人生活好,赵鸿四处打工挣钱,可是就算白天再苦再累,到了晚上,爱唱戏的他还是要跟几个兄弟在工地支起简陋的“舞台”,吼几段秦腔。
2002年,赵鸿开始组织移民排练社火、唱大戏,并成立了闽宁镇秦腔自乐班,吸引了越来越多热爱文艺、喜好说唱的村民参与。2008年,赵鸿又牵头成立闽宁镇富民秦腔艺术团,带领村民自掏腰包唱大戏,十里八乡送演出。2014年,赵鸿投资140多万元建起了“赵鸿农民文化大院”,村民们看戏娱乐有了去处,艺术团排练演出有了阵地。每逢周末及节假日,艺术团微信群发布通知,吸引银川、吴忠等地的秦腔爱好者纷纷赶到文化大院过戏瘾。
电视剧《山海情》热播后,闽宁镇吸引了全国观众的关注,不少游客慕名来到闽宁镇打卡拍照,感受闽宁镇的风土人情。赵鸿不仅在《山海情》中扮演了村民马洪,还收藏了剧中的大部分道具,打造了赵鸿文化大院。“道具都是剧组从西海固老乡家里收来的,也可以见证闽宁镇的变迁。”赵鸿说,“今年我想在文化大院里开办一个民俗博物馆,把道具全部都陈列出来,供大家参观。游客们观赏体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闽宁镇从‘干沙滩’变‘金沙滩’的不易。”
赵鸿说,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移民群众脱贫摘帽了,但这只是新生活的起点,奋发向上的精气神不能丢。他认为,文化大院“种”文化,与赚钱致富奔小康一样重要。(记者 鲍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