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社会治理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去年以来,宁夏民政厅以贯彻落实自治区社会治理“1+6”政策的实施为抓手,联合有关部门细化出台11项“微政策”,巧解基层治理“方程式”,打通基层治理“任督二脉”,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能力,让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在家门口“升级”。
【“方程式”一】
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当管理职能分散在各个部门,仅凭社区“单兵作战”无法提升治理效果怎么办?
【解题】
“写不好没关系,我握住你的手,咱一起来。”一笔一划、工整有力,伴随着沙沙的落笔声,4月19日,10岁的李锦浩在青铜峡市裕民街道东街社区居民活动中心四点半课堂,写出了一行漂亮的汉字。指导老师是裕民街道东街社区联合党委成员单位——青铜峡市第四小学的教师郭永斌。由专业教师辅导孩子,既解决孩子无人看管的问题,又解决写作业无人监督的问题,家长们纷纷为社区的暖心举动点赞。
四点半课堂、剪纸书法课、老年饭桌……东街社区居委会主任冯媛介绍,社区类似的温馨服务还有很多,都得益于辖区各领域党组织的联合共建。
去年以来,宁夏民政厅先后制定《社区治理“一书三单”》《区直部门服务“大联动”清单》,发挥区域化党建优势,撬动各方资源,共同参与治理,使基层党组织成为维护社区和谐稳定的“主心骨”。在系列“微政策”的助力下,东街社区根据民政部门提供的共治资源清单,将需求“打包化”“清单化”,向辖区13家联合党委发出12项民生需求,整合各方优势资源,为社区增添体育器材、建设智能化警务室、保障老年饭桌开支等,促进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
同时,该社区细化党组织职能,将小区划分为3个网格党支部、10个楼栋党小组,并招募党员担任楼栋长、单元长,形成“网格员—楼栋长—单元长”的三级微管理体系,通过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居民一同参与小区治理。
【方程式二】
社区居委会和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权责边界不明晰,导致“社区是个筐、啥都往里装”,面对各类繁重的行政任务,精力有限的社区工作者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
【解题】
为了一纸证明,家住银川市西夏区共享社区的刘梅香曾跑了小半年。“社区让去派出所,派出所再推到社区,都说‘这事儿不归自己管’。”
对于各种证明难开的问题,社区工作者也左右为难。“很多证明不属于我们负责,还得耗费大量时间给群众解释清楚。”共享社区党支部书记刘丽娟说。
不仅如此,耗费社区工作者大量精力的,还有权责不清导致的工作任务过重等问题。
“光是加入的工作QQ群就有20多个,各项通知应接不暇,每天几十项工作,好几场会议赶着开。”刘丽娟回忆。
属于基层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转嫁给社区;需要社区协调的新增事项,要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推进本部门间信息共享核查,打通信息孤岛……自从《社区管理和服务职责事项指导清单》《社区“万能章”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印发以来,刘丽娟的烦心事儿被逐一解决了。
上层设计到位,基层干部感受如何?刘丽娟感叹,从文山会海里脱离出来、从表格的框框里解放出来的她们,从繁杂的行政事务中抽出身来,从“忙事务”转向“抓服务”。“现在群众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我们干事劲头越来越足,大家齐心协力,共建美丽家园。”(宁夏日报记者 姜璐 马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