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针对农村党员居住分散、学习能力弱和学习时间不固定等问题,永宁县积极开辟特色课堂,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永宁县采取举办夜读班、“一小时课堂”、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将农村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集“红色课堂”“红色影院”“红色书屋”为一体的学习基地。充分利用本土红色资源,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宁夏工委纪念馆、许桥中心村党史教育文化长廊、闽宁镇镇史馆、《山海情》拍摄基地、闽宁禾美电商扶贫车间,了解闽宁镇移民搬迁、脱贫攻坚的伟大历程,使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被感染、被触动、受震撼,让党史学习鲜活起来。
通过邀请党校老师、退役老兵、基层老党员、百姓名嘴走进农村小院,大家坐在小板凳上围成一圈,晒着太阳,听着通俗易懂、鲜活生动的党史,以“板凳课堂”的形式打通了理论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真正让百年党史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永宁县专门编写了《党史知识快板说》,录制成多种版本,利用各村大喇叭、移动音响在各中心村小区门口进行宣传,分时段播放党史小故事,让广大党员群众劳作之余感受党史文化,“大喇叭”将党的声音传送到基层每个角落和百姓的心坎上。
针对当前农业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等工学矛盾实际,依托辖区农业基地、产业园区搭建党史学习教育“流动课堂”,制定“产业基地+设施温棚”送课计划,利用劳作间隙深入群众访民情、解民忧,以小切口、小事例、小道理,将红色故事、党的理论精髓展现给党员干部群众,不断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互动性。聚焦“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上展示新成效”要求,将党课从会场延伸至现场,从会议室“搬”到田间地头。杨显村党支部书记杨林运用接地气的语言向群众讲述杨显村的搬迁史,带领大家忆苦思甜,知党心、感党恩。“我们把党史学习教育放在温棚园区内,就是想通过这种充满泥土味的学习方式,让大家重温以前的艰难岁月,做到不忘党恩、继续跟党走,在党的引领下发愤图强,让每个村民的日子都甜起来,腰包都鼓起来。”
该县针对外出务工党员参会率低、农学冲突等问题,探索开设“指尖课堂”,利用“学习强国”App、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推送红色小故事、党史小知识等,让新媒体成为党员群众随心学、随时学、随处学的移动“补给站”。紧跟当前“互联网+”时代潮流,在“和美永宁”App上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专栏,“永宁映像”微信公众号设置《红色故事》专栏,FM105.2广播开设“歌声里的党史故事”音乐版块,不断创新学习方式,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参与感和便捷度。(宁夏日报记者 贾莉/文 图片由永宁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