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人才流动、毕业生求职的高峰期,也是用人单位招聘的旺季。连日来,我区各地密集启动“春风行动”,举办大型招聘会,吸引众多企业和求职者参与。但记者走访发现,今年的春季就业市场遇到了招聘难、求职难的“两难”困局。
专业技术型人才难招
“每次来招聘会的求职者很多,但企业真正需要的却不好招。这次招聘会我们提供了维修工、安环专员、产品工程师等80余个岗位,最高工资达8000元,但符合条件的求职者不多。”3月12日,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举办的2021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专场招聘会上,杉杉能源(宁夏)有限公司人事专员李羚说。该公司主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开发与生产销售,对技术专业性要求比较高,要求操作工、维修工等人员须持证上岗,安环专员须持有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书且经验丰富。
贝利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了安全工程师、车间技术员、行政文员、安环内勤等28个就业岗位,工资待遇最高达1万元,前来应聘的求职者中符合条件的人寥寥无几。该公司人事专员负责人徐晶晶说:“我们用工需求量比较大,但对学历、专业技术要求高,符合标准的应聘人员过少。”
用人单位求贤若渴,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却十分紧缺。
厦门信顺鑫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与福建省厦门三安光电等8家大型企业合作,每年需招聘电子电气、电气自动化、机械一体化、工业机器人等技术人才5000至1万人。“现在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型的人才不大好招。”该公司副总经理范经曲说,为了“抢挖”人才,公司拓展招聘渠道,专门到宁夏设点进行招聘。
求职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经常上夜班,身体实在受不了,我希望能找一份不上夜班的工作。”今年32岁的马梅曾在一家纺织厂工作,由于生产需要,厂里实行工作三班倒,每到上夜班她就发愁,无奈选择离职。马梅希望找一份离家近且不用上夜班的工作,但由于没有一技之长,未能找到合适的岗位。
大学毕业生李佳宁学的是销售专业,希望能应聘到大型企业。他说:“作为年轻人,我希望能找到一份工作时长为8小时、有双休,且有发展和晋升空间的工作。”
记者发现,对于年轻的求职者,一些企业设置的“有工作经验”的门槛让他们望而止步。而那些有工作经验的“老人”,因学历低或没有相应的技能证书,求职也很困难。
今年41岁的陈具财曾在煤矿工作10余年,有一定的就职经验,但离职后再次求职也不容易。“我对工作环境无任何要求,只要工资稳定就行,但对照用人单位的标准,我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陈具财说。
破解“两头难”亟需转变供需观念
“出现用人单位招不到人、求职者找不到工作‘两头难’的主要原因是技能型人才出现断层,低层次岗位缺工问题突出;小微企业有大量的岗位需求,作为求职者主体的‘90后’等高学历年轻人却不愿前往就业。”宁夏铁发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秀梅说。
在为合作客户选聘人才时,黄秀梅发现造成就业市场“两头难”的因素很多,诸如:
用人单位岗位条件待遇不好,年轻人不愿意干、年龄大的求职者觉得辛苦,这类岗位人员招聘非常困难;生产型企业工资待遇还不错,有些年轻人就业后逐渐觉得没有发展上升空间,生产一线离职率相对较高;有些企业需要非常专业化的技术人才或高级工程师等,招聘难度较大。另外,作为应聘市场的主力军,“90后”等高学历年轻人更看重工作环境、工作氛围,但这些舒适的工作饱和度较高,招聘需求小,导致求职者“高不成、低不就”;一些年轻人初入社会,认为公务员、事业编等单位的岗位稳定,家里条件好的不着急出去工作,安心复习考试,慢就业或不就业;应届毕业生求职,不了解职场信息、不清楚自身定位,找工作时凭感觉,入职后发现不适合就不断跳槽,短时间内很难找到合适、满意的工作。
黄秀梅认为,破解“两头难”亟需转变供需观念,用人单位特别是存在招工难的企业,要合理优化管理体系,为员工提供合理的薪水、完善的培训晋升体系和全面的社会保障等,解除求职者的后顾之忧;年轻求职者在正式进入就业市场之前,要摆正心态,对自我职业生涯做出理性规划,适当放下身段,转变就业观念。(记者 马照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