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科技“撑腰” 宁夏医疗释放更多“健康红利” 宁夏葡萄酒产业今年这样“破圈” 西夏区:打造“校城一体”教育基地 撒哈拉沙漠的宁夏印记 红寺堡党史学习教育现场问政责任人 沙尘天气影响交通安全 宁夏交警启动应急预案加强疏导 宁夏:渗水地膜旱作技术助力农民增收3亿元 雅思考试落地宁夏 首场5月22日银川开考 宁夏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众筹”办赛“打飞的”上阵——从一场篮球赛看西海固新貌 学党史 知党恩 跟党走 让未成年人“把爱带回家” 石嘴山:打好工业稳增长“开门红”之战 基础学科等于“冷板凳”吗?如何摘掉捆绑基础学科的旧“标签” 宁夏吴忠市:春回大地绘蓝图 银川:探索“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新模式 一个后进乡镇的“蝶变” “3·15”宁夏销毁10余吨涉案假冒伪劣商品 宁夏千年古灌渠开闸放水 灵武市电商带动1.3万人家门口就业 宁夏税务:奏响便民办税“春风曲” 王迪佳:因为缘分,我与动物在一起 今年特色“云艺考”就是为了选好苗子 国铁集团助原州搭上“国字号”快车 吴忠:春回大地绘蓝图 宁夏启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 【聚焦宁夏九大重点产业之五】塞上鱼米乡,如何实现“换道超车”?——宁夏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观察 银川社区民警多方努力助其踏上回家路 国际最新研究:英国发现新冠病毒变异株或增死亡风险 北京制定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 今起社区卡口应开尽开 热销铁锅宣传“日本造”实为国产 商家或构成刑事犯罪 北方现近十年最强沙尘暴 防护林开的口子? 云南独龙江景区恢复开放 每天限流300人 广西回应“泡药沃柑”事件:对健康不构成影响 千年古镇的“红色记忆” 民众“沉浸式”体验“红色”浦东 “以房养老”骗局高发背后套路何在?应该如何防范? 浙江宁波“打假记”:美妆大牌易中招 知识产权受重视 “两弹城”保护沉疴:院部面目全非 卖与企业后保护遇阻 货不对板、流量注水,部分直播带货为何成“带坑”? 浙江发布2020年度消费维权白皮书:挽回经济损失2.96亿元 江苏市场监管系统去年安全生产违法案件罚没款超1亿元 浙江上线“浙食链”系统 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流程监管 四川警方破获一起通信网络诈骗案 查明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 时评:评判企业名称是否低俗,应有细化标准 卷土重来!五问近10年最强沙尘天气 沙尘暴蓝色预警:北京中南部等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 北京迎近十年最强沙尘暴 沙尘天气不会长时间在京津冀打转 北京今日下午或现浮尘天气 明日天气转晴朗 猎聘、前程无忧致歉:抵制一切侵犯求职者权益的不法行为 海南放宽乡村民宿市场准入 实行承诺即入
你当前位置:首页 >县区新闻 >

有了科技“撑腰” 宁夏医疗释放更多“健康红利”

2021-03-16 12:40:58来源:科技日报

QQ图片20210316112857.png

QQ图片20210316105447.jpg

设在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宁夏呼吸疾病数字化管理创新中心,能对慢阻肺患者的病情进行实时监测。王迎霞摄

1200万元

目前,宁夏人口健康领域共认定自治区科技领军人才16人,支持经费800万元;认定创新团队24个,支持经费1200万元;柔性引进创新团队1个,支持经费45万元。

许旺拿出一枚戒指,缓缓套在手指上。

“可别小看这枚戒指,戴上以后,它会传输心率、血压、脉搏、呼吸、体温、血氧等数据,医生在后台就能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实时监测。”

作为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许旺的“宝贝”共有智能药盒、便携式肺功能仪等6件,它们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福音。

病人能够得到“六件套”的关照,得益于银川市科技局重点专科科技项目。2019年,该项目建立了宁夏呼吸慢病数字化管理平台,引进了这套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

宁夏科技支撑健康领域创新发展,“六件套”是一个缩影。

近年来,这个地处西北内陆的小省区积极开展医疗科研平台建设、临床诊疗技术研究、科技人才团队培养、科技惠民项目等,提升了全区医疗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十三五”期间,宁夏人口健康领域共计科研立项1271项,建成各类创新平台66个,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医疗卫生科技创新成果带来的红利。

有一枚戒指,无关爱情

走近宁夏呼吸疾病数字化管理创新中心,藏蓝色屏幕上,每时每刻都跳动着患者的用药情况、肺功能等信息。

除了那枚通体黑色的神奇戒指,记者还见到了智能药盒、智能吸药器、家用智能制氧机、家用呼吸机和便携式肺功能仪,它们都被植入了芯片。

“拿这个智能药盒举例来说。如果患者当天忘记了吃药,内置的芯片会捕捉到用药信息,然后传回到后台系统。这时,宁夏呼吸慢病数字化管理平台上会显示‘患者用药异常’,我们就及时联系基层医疗服务中心上门查看,了解患者情况。”许旺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现已成为仅次于高血压、糖尿病的中国第三大常见慢性病。而每位慢阻肺患者平均一年住院两次,再加上平时用药,全年治病开销达六七万元,这对一个普通工薪家庭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

于是,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在银川市科技局重点专科科技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倾力开展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智能化管理模式研究。

“项目建立了宁夏呼吸慢病数字化管理平台,借助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可实现对呼吸慢病患者的家庭远程健康监测。我们一共为这个平台建设项目投入资金130万元,同时医院配套130万元。”银川市科技局局长韩蕃璠介绍说。

患者急性发病次数减少了,再入院率降低了,医疗费用降低了,生活质量提高了,幸福指数也增强了。

“这就达到了治疗前移的目标。”许旺笑道。

如今,银川市纳入规范化管理的慢阻肺患者共有2800余人,参与管理的医疗机构有156家。而宁夏呼吸慢病数字化管理平台已覆盖全市范围,形成了“区域呼吸疾病诊治中心—基层医疗服务中心—呼吸慢病患者家庭”之间通过互联网密切联系的服务体系,累计筛查患者超过11万人。

科技赋能医疗,体现了社会对生命的更大尊重,也让百姓体验到更多温情。

赋予医学研究“生命”

去年9月份,宁夏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乙型脑炎病毒感染或致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消息,在业界引起轰动。

乙型脑炎病毒是一种与登革热、黄热病和西尼罗河病毒有关的黄病毒,存在于蚊子、猪或水鸟之间的传播圈,当被受感染的蚊子叮咬时,人类也就感染了。这种疾病主要见于农村和城郊地区。

2003年至2018年,我国共报告51013例乙型脑炎病例,其中173例发生在宁夏。2018年7月至9月,最大的乙型脑炎感染暴发就发生在宁夏北部地区,此次观察到了吉兰巴雷综合征的聚集性病例。

“在这一背景下,我厅和卫健委2019年联合设立自治区科技重点研发计划,对宁夏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原学、致病机制和防控进行研究。”宁夏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处长张磊说。

随即,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王振海教授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研究所王环宇主任、重庆医科大学谢鹏教授共同展开研究。

项目组针对部分病人除头痛、高热、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之外出现的以四肢瘫痪、呼吸困难为首发的新特点,历时一年半,终于明确本次感染的病原体为乙型脑炎病毒基因Ⅰb型,证实了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可能导致吉兰巴雷综合征,抗神经节苷脂抗体(GM1、GM2、GD1a和GD1b)可能参与其发病病理过程。

相关成果2020年9月17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

数字显示,宁夏“十三五”期间共有34254.31万元财政资金用于支持人口健康领域立项,相较“十二五”增幅明显,也释放出相应的乘数效应。

清醒麻醉状态下精准脑肿瘤切除术达到先进水平;成功实施“神经胶原支架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填补西北空白;研究发现我国西部人群唇腭裂易感基因新位点;防治糖尿病药物羟苯磺酸钙实现全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零”突破……

用张磊的话说,医学研究是服务生命的,科技项目又赋予医学研究新的“生命”,促使更多医疗成果惠及民生。

他们孕育生命,也孕育人才

“看着每位患者渴求的眼神,我们觉得自己的使命真的好重大。希望在我们的帮助下,更多家庭‘好孕’成真。”

金锐,银川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研究中心胚胎培养实验室负责人,说到此处突然有些动情。

她所在的部门,是宁夏首家通过卫生部审核正式运行的生殖医学中心,也是全区2004年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地。截至2020年底,这里共出生3683例健康的试管宝宝,被患者亲切地称为“圆梦之地”。

在18年的发展历程中,生殖中心从人才培养、设备引进、技术创新、优质服务等方面比学赶超,先后填补宁夏人类辅助生殖技术10余项空白。

科技人才培养,是宁夏科技支撑人口健康领域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环。

“当时实验室只有两人,现在发展到了6人,其中高学历人才5人。”金锐介绍说。

这些年,银川市科技局共支持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引进关键技术设备84个,引进硕士、博士等重点专科科研人才16人,培养医护人员94名,发表论文32篇,出版专著1部,获得专利3项,研究形成科研成果2个,形成或参与制定医学救治规范流程8套。

尤其在承担国家级课题项目及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攻关项目、惠民项目,获得自治区级科技进步奖、被评定为银川市人才小高地后,金锐和她的团队不断壮大,水平也不断提升。

而放眼全区,医学人才队伍建设亦呈欣欣向荣之势。

目前,宁夏人口健康领域共认定自治区科技领军人才16人,支持经费800万元;认定创新团队24个,支持经费1200万元;柔性引进创新团队1个,支持经费45万元。

下一步,宁夏将以提升医疗机构科技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优化科技创新体系,立足科技创新项目,加大创新平台建设,促进医疗技术成果持续向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的方向转移转化。

“更多宁夏人将享受医疗卫生科技创新成果。”宁夏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记者 王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