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振兴乡村、振兴农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要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而在这其中种子产业堪称是一项关键的产业。正因为如此,2021年,种子问题更是直接被放在了中国经济工作的任务单里。那么,今年我国的种业发展有哪些新的亮点值得关注?2021年2月5日这天,青岛航空公司一架航班的旅客发现,他们所搭乘的飞机有些与众不同,机舱内外到处都有“海水稻”的身影。原来这是一架以“海水稻”命名的航班。随着“海水稻”号一飞冲天,预示着这些小小的稻米很快将走入我们的生活。
“海水稻”也就是耐盐碱水稻,是指能在沿海滩涂和盐碱地生长,可以不施肥、不打农药,不惧海水短期浸泡的水稻品种。2021年1月15日袁隆平团队宣布,今年将正式启动“海水稻”商业化运营,拟用8至10年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中国有15亿亩盐碱地,小小“海水稻”种子背后是万亿级的产业蓝图。未来“海水稻”将成为解决农业种源“卡脖子”问题的有力武器之一。“奔月”种子萌芽 我国首创航天育种2020年12月17日,完成探月任务的嫦娥五号返回地球,带回的礼物除了月球土壤,还有一批参与太空旅行的作物种子。华南农业大学提供的40克水稻种子就在其中。令人惊喜的是这批种子刚回家不久,有些就已萌芽。我国是首创利用航天技术进行作物诱变育种的国家,在科学家眼里这批奔月种子就是无价之宝。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 打好种业翻身仗太空种子为丰富我国种子资源多样性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年中国的种业科学和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暴露出不少“卡脖子”的问题。202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