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海之滨,到西北山塬,跨越2000多公里的“山海情”隽永绵延。25年来,闽宁协作创建了东西部协作新机制,走出了变“输血”为“造血”的扶贫路,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反贫困治理的成功范例,激励两地干部群众在共同富裕道路上接续奋斗。
这是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新镇建设全景(2019年9月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还是百姓生活常态。推进对口帮扶,东西部协作,优势互补、互利互惠、长期协作、共同发展,联席推进、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与,为闽宁协作搭建了四梁八柱,提供了明确指引。
帮扶脱贫、共同致富,是“山海情”真谛所在。农民的土地流转了、开发了,不等于与农民撇清关系,还要姓“农”,仍然是农民安身立命、脱贫致富的本钱。让农民继续在自己的土地上干活拿工资,增加收入,才是农村深化改革的初衷。黄河边的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主要吸收当地农民打工,收入比以前多三倍。在闽宁镇荒滩上开发的一片葡萄园,就解决了3000多名西海固移民就业。“山海情”之情,就在于带动农民共同致富。通过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形成了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的多赢局面。
“山海情”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山海情”体现社会主义精神高度,承载她的是实实在在的投入,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实际行动。在“山海情”驱使下,来自东部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理念,源源不断输入西部,提升了贫困地区“造血”能力。25年弹指一挥,8000多人的闽宁村已经发展成6万多人的闽宁镇。昔日的“干沙滩”换了新装,绿树成荫、良田万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00元增至1.6万元。东西互助,拔穷根、奔小康,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山海情”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互助互济的现实样本。就脱贫攻坚乃至乡村振兴而言,“山海情”具有开创性、务实性、精准性的鲜明特色。如今,宁夏已相继“孵化”出160多个闽宁示范村,建设了闽宁镇、石狮镇、惠安村、南苑村、团结村等一批生态移民示范村镇。“山海情”不仅是帮带,更重要的是优势互补。福建的菌草技术富了宁夏人,同时也使相关企业得以发展壮大。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山海情”不断推动东西部协作转型升级。目前,闽宁协作已吸引6700多家福建企业入驻宁夏,每年有5万多宁夏人在福建务工,深度互嵌的闽宁协作已成为两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山海一家,情深与共。“山海情”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创造了样板,在广阔的空间场域中,探索出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实践证明,“山海情”作为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能够将诸多“不可能”变成“可能”。(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 张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