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女跟帖“暴露”91岁爷爷支边往事催人泪目
近日,一位“平凡的清华爷爷”因为孙女的一则留言受到了许多关注,他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支援大西北,后来就一直留在了陕西省定边县。在定边县的几十年间,他带着同事们一起发展当地的电力系统,为这个偏僻的小城点亮了万家灯火。80后的孙女被爷爷的家国情怀感动,在清华大学的公众号留言区写下了一段描述爷爷的文字,让这位“清华爷爷”低调、谦逊的形象跃然纸上,网友纷纷留言点赞,同时评论区涌现出了更多“平凡的支边人”。孙女把这些留言打印下来一条一条给爷爷看,爷爷笑着说:“这就是我们那一代人吧!如今看到小县城越来越好,觉得特别欣慰。”
紫牛新闻记者 张冰晶
素材来源/受访者提供
一则备受关注的留言
孙女讲述爷爷往事引发网友点赞、跟帖
近日,清华大学公众号发布了《清华电机系,你可太敢了》的推文庆祝清华大学电机系成立90周年,推文获得了不少读者转发,同时受到关注的是推文下方的一则留言。留言中,一位孙女用饱含深情的语调描述了她的“清华爷爷”。这位爷爷今年91岁,是清华大学电机系的学生。出生在上海的他大半生都在陕西省一个偏僻的小县城定边县里为当地的电力事业“开荒”。留言中一个细节更是让很多网友泪目:
“2011年,爷爷收到清华百年校庆的邀请通知时激动不已,说清华大学没有忘记他,可是半个月后却对家人说:国家培养了我,我除了在北京技术改进局写的一篇论文值得上口外,几十年来碌碌无为,没有为国家作出什么贡献,无颜回清华校园,还是不去了吧。去年,县里召开了支边人员杰出人才表彰会,爷爷的事迹在县城内被广泛报道时,他才意识到自己曾经的坚持与付出对这个小县城的建设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那时爷爷才说自己没有给母校丢脸。”
这则几百字的留言,在评论区引来了许多网友点赞,还有不少读者想到了有类似经历的亲人:“我父亲是清华67届工程物理系毕业生,从他身上我看到一生秉持的清华校训。学子长念荷塘泮水,清华亦感校友清风。”“致敬老一辈纯粹朴实毫无保留的付出。立德立言,无问东西。”……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到了写留言的孙女毛女士,她是一名80后,现居宁夏银川。她告诉记者,她的爷爷名叫毛裕贵,“我从小常听爷爷讲起他在清华大学求学的故事,又从家人那里了解到爷爷到大西北支边的经历,很敬佩爷爷,觉得爷爷那一辈人真的有浓浓的家国情怀,所以就在留言区把爷爷的故事写了下来。没想到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评论区的留言我都转述给了爷爷,爷爷很感动,他还和我开玩笑说,我给他‘捅了个大娄子’。”
老人家的支边故事
91岁电机系学长白发苍苍支边岁月仍历历在目
毛裕贵爷爷告诉记者,他1966年来到定边,那时候的定边很少有人能用电灯,大家用的都是麻油灯,直到他参与的110千伏输电工程完工、四个变电站先后建起来,定边县才实现了全县的灯火通明。毛爷爷笑着说:“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好多事情记不清了。但总能记得当年和一名年轻同事一起负责勘察工作时候的场景。当时架设输电线路,必须要经过盐湖,那是一片盐碱地区,架设线路面临很大困难。我和那名同事每天骑自行车,一截杆子一截杆子取土样。勘察线路都在荒滩野地,没有道路,有时候自行车没法骑,我们就推着走,推不了了再扛着自行车走,一路走一路找杆位。还有的时候一天能在崎岖的路上骑车跑几十里,颠得全身都散架了,往往到家腿都是僵硬的,自己从车上下不来,需要老伴扶住我,我才能慢慢地下车。”
1975年,为了进一步解决定边县通电的问题,毛爷爷自学土木、建筑方面的知识,带着同事们在定边县建变电站,“白天在工地上指导工人,晚上工人们都下班了,我就在工地上走走,一个人看资料。变电站不能盖在城里,只能盖在野地里,所以我在野地里睡过,在帐篷里睡过,在铺着麦草的院子里也睡过。当时工地附近的土壤一下雨就湿滑,人站不住。有一天雨下得特别大,泥地滑得没法走,我就在帐篷里饿了一天。帐篷漏雨,只有一件雨衣,我用唯一的雨衣把图纸和资料包起来,我想,人能淋湿,这些宝贵资料千万不能湿。”
“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了,我也退休好多年了,但是现在想起来,这些画面还历历在目。”毛老感慨万千地说,自己出生在上海的黄浦江边上,但大半辈子都生活在陕西的黄土地上,黄浦江和黄土地都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老百姓,都是他热爱的家乡,“定边的老百姓特别淳朴,对我也很尊敬,总是‘毛老毛老’地喊我。现在的定边比起当年真的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街道上的车子都停不下了,也有了立交桥,我真的特别为定边感到开心!”
满分学霸说人生
“我是清华最平凡的一名学生我这一生再平常不过了”
今年,清华大学电机系成立90周年,几乎和电机系同岁的毛爷爷说,如今想起清华大学来还热泪盈眶,“刚到清华的时候,特别惊喜,因为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房子、这么漂亮的大礼堂,我们宿舍在大礼堂的边上,是一幢四层的小楼,每间房都装着纱窗,窗外还布满了常青藤……”
毛爷爷说,当年觉得能进入这么漂亮的大学学习真的是太幸福了,所以大家都特别珍惜,同学们学习都特别努力,“那时候上课是没有教材的,老师都是根据自己的讲义上课,我们用笔把知识点写下来,课后还要反复看,当时心里的想法很纯粹,就是要努力把知识学好,将来要报效祖国。”
毛老到现在还能如数家珍地说出教授们的名字和所学的课程。那个年代,清华大学实行的是5分制,毛爷爷毕业时每门功课都是5分,毕业后,他就被分配到电力部北京技术改进局(现在的电力科学院)从事高压的研究工作。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为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大西北,他去了西安,1966年,又辗转到了陕西省定边县,后来,毛老就在定边扎了根。
采访的最后,毛爷爷云淡风轻地挥一挥手说:“其实,我是清华大学里最平凡的一名学生,我这一生,再平凡不过了。但到如今,我仍旧很感谢那段一心求学的清华时光,那时候学到的很多东西,都让我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