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博士夫妇创办分享收获农场 充满治愈的新农人乐园
顺义区龙湾屯镇有一家农场,名为“分享收获”。350亩的面积虽不大,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写入了可持续农业案例集。
农场的两位掌门人,石嫣、程存旺夫妇都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农学博士。两人打小儿在城市长大,却选择走出书斋、躬耕乡野,把农场打理得葱茏热闹。很多人在博士夫妇的带领下亲近土地,种瓜点豆。
有机农场
让农作物和动物按自然规律生长
车子一路驶向京城东北,景色越来越美。约一小时后,到达了“分享收获”的柳庄户农场。
“你要找掌柜的吗?她在草莓大棚,我带你去。”一位工作人员带记者在农场穿行,四周都是冷棚,一座座排列舒朗。
石嫣今年40岁,被大伙儿称作“掌柜的”。石嫣的爱人程存旺的昵称是“镇长”,因为他曾在南方某地挂职副镇长。
钻进草莓大棚,浓浓的牛粪味儿直冲鼻子,石嫣正蹲在垄间查看草莓长势。她清瘦而朴素,高颧骨,一根头绳扎着长发。“今年草莓种得晚,这是最后一茬儿了。”她招呼记者:“自己摘了尝尝,放心吃,没打过药。”
不打药,是农场十年来一以贯之的最重要原则,也正因如此,这里的农产品符合严苛的有机标准。一年四季,“分享收获”农场会先后栽种100多种蔬菜水果,全都不使用化肥、激素和杀虫剂、除草剂。
拨开翠绿的叶子翻看草莓,时不时能碰到有虫眼儿的。“菜果不打药,不怕生虫吗?”记者问。
“这样问的人太多了。可你不觉得这问题本身就本末倒置了吗?”石嫣说:“就好像我们问一个健康的人,你为什么不吃药啊?不怕生病吗?”
在她看来,菜果长虫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没什么好紧张的,更不能“未雨绸缪”去打药。重要的是能够早发现,及时通风、排涝,通过精心的管理将病虫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只要不成灾就好。
万物有时。让农作物和动物按照自然规律生长,也是农场的重要原则。在这里,菜不催熟、蛋不催产、猪不催长,奶牛也不会为了高产而接连孕育小牛犊。
有机蔬菜、水果采摘下来,还带着露水,运到不远处的分拣房,经过简单的装箱,快递送往订户家。一家人吃多少就订多少,没有好看的包装,吃的就是新鲜与健康。
伉俪情深
每一顿饭都是亲近土地的机会
夫妇俩性格互补,石嫣开朗,程存旺则内敛讷言。但两人对农业的认识却完全一致:“我们希望让更多人亲近土地,重建人与土地的连接。”
石嫣是在城市里长大的。在26岁之前,她和其他女孩一样,喜欢漂亮衣服、名牌包,也有点儿小虚荣,“农业”仅仅是书本上的遥远词汇。转折源于她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期间,赴美国明尼苏达访学,在农场住了半年。
日复一日,这位高材生干的都是苦差事,因为不能打药,所以每天要除草,又累又乏味。指甲缝里的泥土怎么洗也洗不干净,手掌皲裂,涂再多护手霜也不顶用。“太煎熬了,我几乎都要放弃了,只想赶紧回北京。”石嫣说,直到吃到自己亲手种的蔬菜,那种美味让她一下子明白了,自然生长的蔬菜是多么珍贵。
回到北京,石嫣和同学们在凤凰岭开垦“小毛驴农场”。正是在那里,她和师弟程存旺成为恋人。
如今,“分享收获”农场仍挂着他们结婚时的照片。没有婚纱、舞台,更没有车队,照片中,新郎骑自行车载着头戴花环的石嫣在乡间小路上穿梭,两人都笑得灿烂。
时隔11年,同学们对那场特殊的婚礼还记忆犹新:所有食材都是有机的,提倡宾客赠送农产品以代替礼金,所有餐食都吃光。就连两人的对戒也很特别——是请村里的老师傅,用核桃皮打磨的。
此后不久,他们就在顺义租地开办“分享收获”农场。“很多人觉得,农业只是农民的事儿,跟城里人没关系。”石嫣摇头否定:“应该把脚下的土地当做身体的一部分,应该把每一顿饭当成亲近土地的机会。”
沉默的程存旺谈起土地时,居然也滔滔不绝:“十年前,农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是1.5%。去年再检测,已经超过了5%。”
夫妻两人多年躬耕乡野,脸颊被晒成小麦色,还生出了细小雀斑。石嫣总穿一身运动装,平时不施脂粉,只在记者要为她拍照时,匆匆涂上了枫叶色口红。
体验农耕
让自然生态培育社会生态
“分享收获”有两个分场,柳庄户农场主要栽种叶菜和水果,三公里之外的梨园农场则主要饲养牲畜,还栽有60亩梨树。
石嫣看大家停车的样子,忍不住笑:“城里来的人,总喜欢把车停得规规矩矩,一辆紧挨着一辆,生怕地儿不够使。”
的确,这里跟水泥丛林太不一样了。举目四望,农场内外天宽地阔,孩子们尽情奔跑,暄软的土上覆着厚厚的野草,摔了也不怕。石嫣和活动部的橙子带大伙儿来到核桃林,上百株老核桃树枝繁叶茂,地上散落着一个个“黑煤球”,那是去年秋天掉落的果实。“嘘,大家不要说话,摸一摸树皮,闭上眼睛,听听有什么声音……”小朋友们跟着石嫣的指引一一照做。
这个环节叫做“听大树的心跳”。每次都有家长问:树怎么会有心跳呢?但只要看看孩子们的惊喜表情,就会明白他们真的听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声音:林间春风轻拂、芦花鸡“咕咕”叫,还有无数不知名的鸟和虫,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用石嫣的话来说,这个环节是希望孩子们能感受大自然。
年轻人、老年人,也在这里找到了久违的快乐。爱笑的姑娘橙子带着大伙儿种玉米、挖野菜。“阿姨,您挖的这不是苦菜,是板蓝根。快种回去吧。”听到橙子的惊呼,50多岁的王女士怪不好意思的,“哎呀,好多年不挖野菜,都不认得了。”
“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怡然自得,放下戒备、成为朋友。让自然生态培育社会生态,这是我们创办农场的初心。”石嫣说。
找到与治愈
五湖四海的新农人纷纷来到农场
农场办公室门口,一面展板上印着几十位农场职工的照片。他们有的拎着葡萄,有的抱着南瓜、白菜,笑得非常灿烂。照片下面写着他们的年龄,其中多数是80后,也不乏90后,甚至00后。
侯纪春是种植技术员,在“分享收获”干了两年多,草莓、甜瓜大棚都由他一手打理。他生在农村,“小时候,农村特别美,山青水绿。可后来,不合理使用氨肥让土壤板结,村口小河也浑了。土壤的理化性质被破坏了,千百年形成的有机质,多珍贵啊,这都是人工合成不了的东西。”侯纪春说,所以,当他听说北京有一对博士夫妇,开了个不使农药、化肥的农场,他立马儿收拾好行李就来了。
在石掌柜的农场里,侯纪春的梦想实现了。“我每天下棚四五次,植株有一点点儿衰弱的信号,我就赶紧补救,降低病菌着床率。”侯纪春说,常见的白粉病等虫害,一次都没有成灾。
五湖四海的新农人被有机农业的魅力吸引,纷纷来到农场。开拖拉机的帅小伙儿是85后南京人晓龙,他大学学的是服装设计,硕士学陶艺,却一直挺迷茫。直到来到农场,他终于找到了生活的笃定感,“你种的是菠菜,就一定能收获菠菜。”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也治愈了很多困顿的人。前几年,一个重庆男孩儿来农场打工。两年后他离开时才告诉掌柜,自己有严重的抑郁症,两年的劳作之后,他可以停药了。
农场里挂着石嫣参加国际会议的照片,她一身浅蓝色的中式斜襟上衣,背着双肩包,完全是学生模样。十年过去了,她的样子几乎没变,只是多了几丝白发。“这十年,认可我们的人多了,亲近土地的人也多了。”石嫣说,“农业进城、市民下乡”的目标更近了些。
本报记者 朱松梅 曾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