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蔷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近日,有媒体对1505名受访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0%的受访家长表示孩子最近经历了居家学习。超过7成的受访家长认为要及时关注居家期间孩子的情绪,进行引导、纾解。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青少年由在校学习转变为居家学习,因承受能力弱、应变能力差、应对方式少,易产生各种心理不适和不良情绪。如何妥善地跟青少年沟通,帮助他们做好情绪防“疫”,也是教师和家长的一项重要课题。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202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8444名少年中有27%在过去7天内感到焦虑,15%的人感到忧郁。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不成熟性,疫情反复带来的身体健康担忧、复课时间不确定、家庭经济压力以及谣言传播等,都容易让其产生心理上的焦虑情绪。
学习空间的变化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同样影响青少年情绪。居家学习期间,老师不能即时获取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也因为缺乏老师监督和同伴激励而更容易分心走神,听不懂、学不会,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部分孩子因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易被网络娱乐项目吸引,导致不能及时完成学习内容,学习效率低下。此外,并非所有家庭都有适合线上学习的空间和资源,如家人打扰、多孩家庭设备不足、网络不稳定等因素都会导致课程效果大打折扣。
居家学习让人际交往方式发生改变,容易引发青少年的孤单无助感。居家学习、管控隔离等举措让中小学生失去了与朋友面对面的互动,无法保持社交。伴随亲子相处时间的增多,青少年因强烈的自我意识不愿意向家长袒露自己的内心想法,且容易对家长的过度干涉等产生反抗心理,从而产生无助、烦躁等情绪。
教师、家长及青少年自身都应对情绪进行科学地识别、接纳和管理,在良好的情绪体验中居家学习。首要的是,相关人群要学会识别和描述情绪感受。情绪主要包括主观感受、生理唤醒和行为表达,如孩子为自己控制不住打游戏而自责焦虑,主观感受为焦虑,生理唤醒是心烦、失眠、缺乏食欲等,行为表达为注意力不集中、与家人争吵等。教师和家长往往只关注孩子的行为表达,而忽视了行为背后的主观感受。因此,当青少年有了不良的行为表现,老师或家长不要着急去评价或批评,而是应和孩子一起觉察、识别和描述情绪的种类,讨论其引发的生理和行为反应,从而达到“知己知彼,对症下药”的目的。
情绪并无好坏之分,消极情绪也会有正向效果。家长、老师应引导青少年接纳负面情绪,同时也应防止太过强烈或持久的消极情绪对孩子产生不利影响,如当孩子认为居家学习会造成学习效率低,从而情绪低落时,可引导孩子将居家学习视为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进行补差补缺的时机,从而引发积极乐观的情绪。
家长除了在物质上为孩子提供充足的准备,更要在心理上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精神氛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关于家庭教育的相关建议值得借鉴。比如,父母每日设置固定一对一的亲子时光;用积极正面的语言向孩子说明自己期待看到的行为;为自己与孩子建立一个灵活且规律的日常作息;通过转移孩子注意力等方式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管理和调适家长自身的压力;支持孩子科学地认识和了解病毒。通过实践这些策略,或能有效改善居家学习对青少年的影响,支持青少年在充满爱和安全感的环境氛围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