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时花钱格外大手大脚? 这笔钱或不在“心理账户” 北京社区一线抗疫:16人对7300人,“数据不过夜”最难 新方法抑制蓝藻生长 将降低水环境污染防治成本 河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5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98例 减少社会面流动,不给病毒可乘之机 老人不慎坠河 热心市民接力下水营救 “最快的快递小哥”跑在抗疫一线 恐龙如何换牙?古生物学者揭秘古老角龙换牙方式 水果味电子烟10月起禁售 武汉超市副食店纷纷下架电子烟 飞旋的温烙歌:交会时速870公里!驾着高铁列车破纪录 “花钱戒手机”背后的真问题 多家药企布局 国产口服类新冠防治药再迎进展 北京西城通报3名核酸检测阳性人员行程轨迹 北京新增61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对话“弃北大读技校”当事人:职业教育如何“破局”? 人参、鲍鱼免费领,一刮卡就是“3万大奖”? 餐企多收4元被罚1500元,冤不冤? 恪守“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撑起清朗网络天空 建设公共文化 那是你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可穿戴设备可持续监测多项身体指标 在疫情危机中,寻回温情暖暖的熟人社会 中国(云南)第21批援助乌干达医疗队完成任务分批归国 别再叫新冠感染者“小阳人”了 双面月球:一次巨大撞击的两种结局 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34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780例 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80后”返乡甘当“田保姆” 胃部不适自己买药吃,24岁研究生确诊胃癌晚期 自媒体时代,一群乡村教师的新作为 武汉“试飞员”将千架无人机送上蓝天 湖北援沪核酸检测队:援沪35天,检测两百万管 带伞!今天北京降雨或影响晚高峰 山区局地可能出现弱雷电 “智慧求药”化解用药焦虑 让代配药走上信息快车道 “合适”的专业精准匹配“适合”的学生 韶关始兴: “动物红娘”为禾雀花授粉 定睛一看,志愿者竟是我小区楼下的中介小哥 社区书屋 居民家门口的“文化充电站” 5月10日至12日,北京朝阳、顺义、房山连续开展三轮区域核酸筛查 “闻风而动”的浙江援沪方舱机动队:每天都是“硬仗” 北京农商银行数据中心发生聚集性疫情 顺义倡全区居家办公 通讯:这家人三代种桑养蚕半世纪 带领全村人走上致富路 外出采购需要注意啥?网购取货如何更放心? 手术如“高空走钢丝” 粤医生巧取背部皮瓣修复面部缺损 【十年@每一个奋斗的你】高山上的“夫妻”瞭望塔:瞭望、防火、守林,森林里的家 脑中风瘫痪无法站立?粤医生通过3D打印助患者重新走路 北京农商银行数据中心聚集性疫情累计判定密接人员915人 专家解读入汛以来最强降雨 军嫂在隔离点当“管家”:尽力让每个人“生活如常” 北京5月12日起公共场所查验48小时核酸证明 中小学幼儿园暂停返校 江苏宿迁辅警救助跳河轻生男子 黑夜中从堤坝跃下 (上海战疫录)长时间居家如何少焦虑?社区心理咨询师建议居民穿上“心理防护服”
你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新闻 >

为何有时花钱格外大手大脚? 这笔钱或不在“心理账户”

2022-05-10 09:07:45来源:扬子晚报

为什么有时花钱格外“大手大脚”? 这笔钱也许不在你的“心理账户”里

心理聊吧

栏目主持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睿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很多人在“报复性消费”,没多久就瞬间后悔了——花钱那么冲动干吗呀!也许可以让消费来得更加经济和划算一些。实际上,“花钱”这一行为和心理学、社会学有着很大联系,学界甚至还专门为它衍生出一门新的交叉学科——行为金融学。怎样才能让日常的消费变得更加理性?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陈庭强应邀为读者分析“行为金融学”背后的理性消费心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1

觉得买东西没花自己的钱?那是因为这笔钱被你分割在了不同的“心理账户”里

关于“花钱”,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很常见的例子:妈妈看上了一件价值不菲的大衣,心疼钱,舍不得买。爸爸得知后毫不犹豫买下当做礼物送给妈妈,妈妈开心坏了,觉得大衣是“从天而降”的礼物。这种心理上的愉悦,其实是一种“假象”,因为爸爸买大衣所花的钱,实际上依然是从“家庭账户”中支出的款项。但妈妈为啥会这么开心?这正是“心理账户”在“暗地里”起着作用。

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陈庭强教授告诉记者,妈妈之所以觉得大衣是“从天而降”,不再心疼买大衣的钱,根本原因是觉得这笔买大衣的钱并没有从自己的“账户”中支出,而将爸爸的礼物列入到“情感账户”中,作为自己的获得而存在。心理账户是行为金融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理查德·塞勒提出。他认为,除了钱包这种实际账户外,在人的头脑里还存在着另一种“心理账户”。人们会把在现实中客观等价的支出或收益在心理上划分到不同的账户中。比如,我们会把工资划归到靠辛苦劳动积攒下的“打工所得”账户中;把年终奖视为一种额外的恩赐,放到“奖励”账户中;而把买彩票赢来的钱,放到“天上掉下的馅饼”账户中。

对于“打工所得”账户里的钱,我们会精打细算,谨慎支出。而对“奖励”账户里的钱,我们就会抱着更轻松的态度花费掉,比如买一些平日舍不得买的衣服,作为送给自己的新年礼物等。“天上掉下的馅饼”账户里的钱就最不经用了,通常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就是“心理账户”在起作用。

2

宁可练到伤也不愿浪费健身卡? 相比“风险”,绝大多数人更加厌恶“损失”

再来看另一个案例。假如你在健身房花费一千元办理了一张月卡,可以在一个月里健身10次。可是到了月底你忽然发现,过去这三十天里,你只去健身房“打卡”了两次,很显然,你偷懒了。一千元就这样“打水漂”了?此刻,绝大多数人的反应一定是不甘心,会选择在月底健身卡失效之前,到健身房再猛烈锻炼几次,以达到 “没吃亏”的目的,哪怕把自己“练伤了”也在所不惜。这是行为金融学中一种典型的厌恶损失的心理。

“在行为金融学里有两个概念,‘风险厌恶’和‘损失厌恶’。”陈庭强介绍,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风险厌恶者,但并不是不能接受风险。但损失厌恶就不一样了,它是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要做出一种对“自利”有利的决策的典型表现,也是人性的体现。“在健身房办卡这一案例里,‘不去健身房’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一种损失。损失带给人们的体验更差,人们在面对损失时,会产生‘无比痛苦和后悔’这样一种心理,因此才会出现‘把自己练伤也在所不惜’这一结果。”

“还有一个类似的案例,人们的社交。”陈庭强举例,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人们会更加选择“已知或熟悉”的人、事、物,这样会让他们觉得更加靠谱。比如,“同乡会”这一组织的出现,来到陌生的城市,人们会更加倾向于和老乡做朋友,这就是人们对于“风险”的认知体现。

3

怎样才能更加理性地“花钱”?专家建议:做决策时减少主观情绪

陈庭强教授告诉记者,“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学科相交叉的一门学科,力图揭示金融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和决策规律。这门学科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当时的股市从业人员在统计数据时发现,股价的波动竟然能找到规律,周一到周五的股价波动里,收益率在星期一为最低,星期五为最高。这个发现没有办法用传统金融学理论来解释,于是,经济学家开始将目光转向心理学等交叉学科。现如今,“行为金融学”已经成为高校中的一门新兴热门学科,深受学生的喜爱。

“这是因为大家有一种心理行为,大家会在周五的时候预测周末两天政策面会出现什么变化而做出买入或卖出股票的举动。”陈庭强说。基于这一发现,经济学家开始结合心理学知识来分析,市场主体在市场行为中的偏差和反常,“定义表述很书面,‘力求建立一种能正确反映市场主体实际决策行为和市场运行状况的描述性模型’,通俗地说,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分析得知,到底应该如何来‘摸透’人们的心理与行为反应。”

怎样才能让日常的消费变得更加理性?陈庭强建议,在进行消费决策时,尽量减少个人情绪的代入,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通过理性的数据分析和需求分析来做决策,在面对大型消费时还是要多听听有经验的人或专业人员的建议,让决策的主观情绪色彩降低,这样可以让经济行为变得更加客观和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