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4月27日电 (高志苗)给社区环境消杀、到楼栋收垃圾、帮忙搬运物资……来自塞尔维亚的Nikola Jankovic白天是上海安生(原托马斯)学校的外籍教师,晚上他化身社区“大白”,活跃在小区需要志愿者的地方。
早在4月1日,他就主动报名做志愿者。“一开始社区没有正式录用我,因为我没有学过中文,没有办法和小区里的居民交流。直到后来,我可以去参与一些不需要中文沟通的工作,比如运送物资、清运垃圾,我简直太开心了。”
为何“执着”做志愿者?Jankovic说,“原因很简单,来中国这么多年,这里已经是我的‘第二故乡’,她给了我很多安全感。现在中国正遭受疫情困扰,我觉得我有义务去做些事情回馈她,我有责任站出来出份力。”
虽然被口罩遮住大半张脸,但Jankovic在做志愿服务时也能让别人感受到他“活力满满”。“邻居们看见我总是面带微笑,社区的工作者以及其他志愿者也都很好奇老外居然这么想做志愿者。对我而言,每次志愿服务的体验都好像在奖励自己,有能力去帮助遇到麻烦的人,是一种很棒的感觉。”
Nikola Jankovic和志愿者队友(左二为Jankovic) 受访人供图据了解,上海安生(原托马斯)学校在普陀正式开办时,他就来到了这里,住在上海已将近4年时间。作为学校初中部STEA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研究课程的老师,在上网课期间,他让学生们“就地取材”设计了一些在家里可以完成的STEAM实验项目。同时,他也积极参与到全员导师制中,利用课余时间连线学生询问课业情况,了解学生居家期间的困难,帮助他们缓解居家产生的压力。
对他而言,上海有热爱的工作、可爱的学生。他强调自己并没有做很多事情,但非常开心。他笑称:“做志愿者另一个好处就是我流了很多汗,瘦了一些。”
特殊时期让Jankovic感受到邻里关系的友好。“有段时间,我们比较缺物资,我们社区里的人就开始互帮互助,很快组织了社区团购。或许听起来不真实,但这真是我见过最团结的表现之一。”
“在这艰难的时期,我们都在尽力团结协作,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会回归日常,设定新的目标。”Jankovic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