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社区治理是一篇大文章。近年来,宁夏积极创新和完善社区治理,用心用情解决社区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撬动”更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共同织就社区治理“连心网”,激活社区治理“一池春水”。
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街道锦绣苑社区在“邻里驿站”为老人庆祝节日。
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街道锦绣苑社区:“邻里驿站”成为便民之家
“饭菜可口、价格便宜,最主要的是解决了我最头疼的‘做饭苦恼’。”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街道锦绣苑社区居民胡生明说。
今年74岁的胡生明独自居住,腿脚利索的他出门散步、购物、找朋友聊天等都不发愁,最发愁的就是:吃饭。“一个人的饭不好做,做多了剩下倒掉浪费,做少了就凑合,时间长了也不行。”胡生明说。直到2021年7月,锦绣苑社区“邻里驿站”的“老饭桌”重新开业,胡生明立刻成为最忠实的“粉丝”。
“胡叔,今天下午做牛肉臊子面,你稍等,我给你盛。”因为近期疫情防控,“老饭桌”不能堂食,但胡生明依旧每天“打卡”,将饭“打包”回家吃。
银川市幸福居社区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刘立冬介绍,锦绣苑社区“邻里驿站”老饭桌自开业起,每天有70多名老人定期来就餐,最多时可达130多人。
近年来,银川市大力打造社区便民生活圈,其中,“老饭桌”“小饭桌”一直是探索重点。如何从服务社区老年人、儿童到覆盖、惠及更多居民,为他们提供营养健康、品种多样、方便就餐、有安全保障的餐品,成为银川市积极探索的方向。为此,一些社区积极尝试引入第三方运营商,既有专业团餐公司,又有政府引进并培育的专注社区养老公司,还有一些公司主动进入社区服务。
锦绣苑社区自2015年打造便民生活服务中心,建设活动服务中心,包括“老饭桌”、活动室、舞蹈室。但该社区目前只有9名工作人员,为了维持“老饭桌”,还要抽调2名公岗人员负责做饭、做清洁等,社区运营出现了人手紧张、工作更加繁重、服务质量无法有效提高等问题。为此,2021年,锦绣苑社区党委书记冯雪娟大胆尝试,将重新装修打造的“邻里驿站”交由第三方银川市幸福居社区服务有限公司运营。
社区免费提供场所,第三方负责投资运营,双方共同打造了“老饭桌”、“小饭桌”、活动室、多功能室、舞蹈室、书画室、康养室等,为老人们提供便民就餐、为小学生提供就餐和午休,同时还可以享受按摩、理疗、针灸、理发等服务,每周还有美术、书法、音乐等公益课堂。
同样,湖滨小区居民赵秀英步行不到15分钟就来到银川市兴庆区解放西街市民驿站,在一楼食堂吃早餐,到阅览室看书,或者到康复室做按摩,或者到书画室练毛笔字……直到11时许,到食堂吃完午饭再回家。该市民驿站集“一站式”党建群建、政务服务大厅、社区食堂、文体娱乐活动中心、医疗健康康复中心、居家养老综合服务站等多项特色服务功能于一体,可基本满足市民就近办事、老年人就餐、日间照料、看病配药、文化休闲、亲子活动等需求,辐射周边文艺、健康、银湖等社区居民近2万人。
这也是刘立冬打造的第一家街道“市民驿站”。在免场地费,水电暖不掏钱的支持下,刘立冬推出了早餐3元、中餐8元、晚餐6元的“亲老”价格,老年人可以在社区食堂就餐,也可选择带餐,还可以选择让食堂工作人员送餐到家。在不影响老年人用餐的情况下,还推出低于市场价格的各类面食及健康快餐,吸引周边市民、附近经营户就餐。
公益属性,兼具微利,银川市正努力探索更多力量加入社区治理,多方资源共享,共同托起居民乐享生活的“生活圈”,让居民享受更丰富多彩的服务。(记者 杨超 文/图)
在社工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老人为社区治理发挥余热。
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富平社区:“五社一心”奏响社区和谐曲
“老姚,在家吗?”马红梅和搭档宋学义站在高龄独居老人姚凤歧家门口喊道。
近日,听邻居说姚凤歧好几天待在家中不出门,担心他出事,二人便一起上门看望。原来,姚凤歧得了重感冒,身体不舒服才没有出门。
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富平社区有很多独居高龄老人,姚凤歧是其中一个,他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平时有个头疼脑热的家中无人照顾,马红梅知道后,将此事反映给吴忠市至善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社工,社工迅速将情况上报给社区,经过居民会议协商后,姚凤歧由“银龄志愿服务队”志愿者马红梅和宋学义结对照料。
看到马红梅和宋学义来看望自己,姚凤歧打心眼里高兴,子女常年在外,很少回来,逢年过节都是马红梅和宋学义代表社区过来看望。姚凤歧因感冒没胃口,马红梅熬了些小米粥,宋学义找来社区医生给姚凤歧诊治。经过一周的照料,姚凤歧感冒好了,逢人便说志愿者的好。
56岁的马红梅从农村老家搬到城里住了两年了,每天的生活就是领娃做饭。自从吴忠市至善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在富平社区实施独居老人互助支持项目后,马红梅在社工的带领下加入社区“银龄志愿服务队”。
社区环保志愿宣讲、高龄独居老人结对照料、社区文化节……都能看到马红梅和志愿服务队队员的身影,他们和很多像姚凤歧一样的老人形成了结对照料的“低龄”助“高龄”模式。
“在社工的协助下,为‘银龄志愿服务队’备案,成为社会组织。社区、社工和社会组织三个‘社’联动起来,建立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为指导,充分发挥社区居民自治的作用,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吴忠市至善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肖林说。
近年来,吴忠市至善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社工从积极推动“三社联动”到探索“五社联动”再到摸索“五社一心”的服务机制,探索以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公益慈善力量和心理服务专业力量“五社一心”多方联动的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共促社区治理能力提升。(记者 马忠 文/图)
在社区开展心理咨询。(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石嘴山市阳光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服务从“心”开始
“居家隔离好多天,心中焦虑怎么办?”
“可以尝试通过听音乐、适当运动转移注意力,缓解焦虑情绪……”
近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淑华常会接到社区居民打来的类似求助或咨询电话,每次通话最少半小时,最长达到一个半小时。
刘淑华不仅是心理咨询师,同时还是石嘴山市阳光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联合党支部书记、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政协委员。近年来,刘淑华积极开展志愿服务,累计服务28200余人次,同时带领社工开展“两癌女性心理援助项目”,创新两癌女性关爱的新方式,主动配合检察机关,调查走访401名涉罪未成年人,完成179名涉罪未成年人的帮教,在石嘴山市开通心理咨询热线6条,服务市民232人1047人次;制作2期心理减压视频课,带领社工、志愿者深入大武口区朝阳街道万盛社区前康小区卡点执勤,提供志愿服务时长220小时。
墙纸上一片蔚蓝的天空与大海相接,窗台上数株嫩绿的盆栽,门口摆放着舒适的沙发和别致的茶几、书架,室内布置以蓝、黄、绿等鲜艳颜色为主,营造出温馨、明朗、阳光的氛围。这是石嘴山市信访局专门为信访群众设立的心理疏导室——“心理驿站”,主要聘请宁夏理工学院、宁夏工业学校校内心理咨询师及公安部门、社区心理疏导专业人员,定期到信访部门坐班,为信访群众及各类群体免费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
“心理咨询进社区、机关,可有效提高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意识,有效预防因精神、心理潜在危机可能引发的各类问题。”刘淑华说。
2020年以来,石嘴山市阳光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组织专业心理咨询师、治疗师到石嘴山市惠农区部分社区,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心理疏导和思想改造的教育矫治“心”模式,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健康风险进行测评,建立有针对性的心理档案,制定专业的心理矫正服务方案,帮助社区矫正对象解开“心”结,及时疏导负面情绪,真正补齐基层社区矫正心理矫治的“短板”,为防范和化解不稳定因素,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帮扶工作,帮助社区矫正对象重新回归社会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平罗县也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搭建线上心理矫正平台,“钉钉钉”心理矫正“云”辅导为全县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线上心理矫正,防范和化解不稳定因素,帮助社区矫正对象重新回归社会。
“我们还积极与各县(区)妇联、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对接,组织社工、志愿者开展大走访大排查活动,广泛开展需求调研,了解困境妇女的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基本需要和实际需求,按照区域及各类需求将困境妇女进行科学分类、分类干预、个性化服务等方式,运用社会工作方法,针对初步确定的20名个案服务对象,通过石嘴山市妇女儿童维权中心下设的5个业务部门认领,建立动态服务档案。”刘淑华说,今后将通过开展妇女维权服务、婚姻家庭服务、家庭教育服务、心理援助服务、个人增能服务(包括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兴趣爱好及自我成长)等专业服务,从生活、心理、维权及能力提升等方面开展帮扶,进一步传递妇联组织对困境妇女的关心、关爱,帮助困境妇女克服自身弱势心理,增加自信心,有效促进困境妇女自我成长,提高生活幸福指数。(记者 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