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战疫录)星夜社区驰援 响应“最紧急”的需求
中新网上海4月12日电 (记者 李佳佳)“好了!”4月11日凌晨1时29分,建德社区。跑完19个小区的司机吴师傅,发出一张用专业打卡软件拍摄的物资送达照片,结束一天的运程。
特殊时期,运力和物资同等珍贵。为节省运力,吴师傅通常会让车装载10至20单物资量,一车出去就是一天。平日七八单一车已是考验,一二十单几近“极限挑战”。所有这一切,都为了物资更快、更多运抵需求最紧急的小区。驰骋在路上,吴师傅说,“多帮一个是一个。”
这是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简称“复星基金会”)发起的“社区驰援”行动。截至4月9日晚,复星基金会已驰援200个社区39万件防疫、生活物资。
潍坊新村志愿者负责人深夜签字的临时签收单。 复星基金会供图社区驰援需求匹配组的公开征集微信群里,已有200余人。“社区有物资需要”“30名志愿者10件防护服轮换穿了三天”,群里的需求登记表不断刷新。
紧急驰援的200个社区中,浦兴路街道长岛花苑、潍坊新村社区需求又最紧急:物业和居委会因疫情处于隔离状态,靠业主自发组织防疫,志愿者的防护成为头等大事。
潍坊新村志愿者负责人陈思思,组织起28人志愿者小组,服务一半以上是老人的涉疫楼栋居民共390人。在复星基金会支援的100件防护服及其他2000件防疫物资到达之前,陈思思整个楼栋防护服只有到处凑来的10套。防护服每天清洗消毒,大家轮换着用。
辛酸中也有暖心。遇到防护服“青黄不接”的时候,又正好要去确诊居民所在楼层服务,陈思思会被同样没有防护服的男性志愿者拦住,替她上去。收到防护服,她在微信里不停地说谢谢:“这批防护服给了我们继续坚持的勇气。”
陈晓是浦兴街道长岛花苑社区志愿者领队,家住浦西的她,来这里看望公婆时遇到封控,索性就地组织起30位居民做志愿者,服务楼栋,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居民。看到自己发动的小伙伴辛苦保护邻里,她觉得自己有责任甚至是使命要保护伙伴。于是,她发出的防护服需求迅速得到响应,“物资在匹配”“物资在路上了”。她守到晚上11点半,一直等到100件防护服、200件隔离衣送到,转头就把图发群里:“等到了,我们志愿者有‘盔甲’可以放心作战了。”
“社区防疫支持包”的计划是连夜制订出来。
4月1日,复星基金会上一阶段高校驰援和爱心车队行动告一段落。晚上10点开会决定驰援需求最紧急的社区一线。
支持包里是最基本的防疫物资组合,按社区规模、志愿者服务数量,尽可能精确核算,列出5万元(人民币,下同)和10万元两种类型。
复星基金会秘书长张翼飞对接复星亚布力企业论坛“朋友圈”:联想、德龙发起联合捐赠。企业捐赠资金或物资给复星基金会,复星基金会用收到的物资,或用资金代采物资,匹配一个个社区需求,再完成运输分发全流程。
复星基金会匹配物资需求后安排分装发货。 复星基金会供图4月3日,北京联想公益基金会决定向张江镇捐赠5份10万元“社区防疫支持包”。10万元的“防疫支持包”包括各式口罩2100只、防护服和隔离衣1700余套,手套、面屏、护目镜、消毒物资5100多件,还有充电宝、防水袋、电动喷雾机等物资100多件。
4月4日下午,捐赠协议最终签字盖章时,首批价值10余万元物资,已送到张江镇政府对接人手里。
恩派、NCP等上海社会公益组织是“社区驰援”联合行动微信群首批成员。
社区驰援联合行动发布第一张召集合作伙伴的海报前,上海本地公益组织已开始“拉人头”。
NCP拿出一张专业的需求征集表作参考,照这个版本制作的社区驰援需求征集表,在自媒体平台一发,一夜之间群里呼啦啦进来50多人。
恩派对最小单元的防疫支持包复核,按照最基本保障重新确定物资类别和数量、标准。“根据经验,一箱消毒液最多可满足普通社区约1万平方米消杀,建议整箱配备。”
就这样,复星基金会志愿者和联合行动小组同心合力,将一条条需求录入按区域、来源区分的分表,再汇成一张总表,流转到物资匹配组。物资匹配组连夜将需求匹配好物资、制订司机次日路线,再分发给每个项目经理(PM)去执行落地,送抵每个需求来源的小区居委会或业委会手里,保证物资能精准驰援一线防疫工作者。
“我们人在上海。社区、防疫物资情况都熟,放心交给我们吧!”专业合作伙伴说。
合作的公益组织中,不断有新的志愿者加入。一加入就进入“战时状态”:核实需求、整理文案、梳理信息,充分履行角色分工职能。
2单、23单、53单……每天物资发运趟数不断攀升,社区驰援行动,一刻不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