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办学,不能“一切为考研让路” 不间断的120生命线 “这个城市一定会一天天好起来” 打破35周岁职场门槛 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 深圳法院党建引领“硬核”抗疫 今天北京降温明显最高气温仅19℃ 上午仍需防范大风天气 既要守好“南大门”又要保障市民“菜篮子” 我国大视场巡天望远镜 主焦相机研制取得进展 掐灭诱惑青少年的水果烟 1.6万种口味引人入“坑” 线上教学有酒店推出“托娃套餐” 有家长担心防疫安全 用户“继续浏览”,理应更加便利 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94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2348例 灭绝动物复活技术能圆侏罗纪公园之梦吗? N95口罩等防疫产品需求增加 近两周广州血氧仪销量增长近四成 沙尘大风天气来袭 北京天气开启“变脸”模式 辽宁大连连续发现3例核酸阳性人员 疾控中心发布紧急提醒 青海海东:5人被困黄河河心岛 消防紧急救援 “浙”里全力守“沪”记:脸上的勒痕,是治愈的力量 辽宁大连发现3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异常人员 北京丰台新增3例确诊病例 均为集中隔离管理密接人员 浙江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确诊376例 无症状感染者333例 城市“静止” 社会医疗机构全力保障慢病患者续药 喷嚏鼻涕不止怎么办?专家提醒:要重视春季过敏问题 以标准化助推农业发展升级 挪威邮轮公司3月份上涨12.3% ShibaInu本周末启动元界土地购买活动 这些图表显示了电力成本上涨最多的地方 根据华尔街的数据3支涨幅高达95%的道指股票 泰尔将巴菲特称为比特币的第一号敌人 NearProtocol是本周发布价格上涨的少数前50种加密货币之一 谁准备好迎接41年来最大的社会保障福利增长 这些高增长的创新公司的耐心可以带来丰厚的回报 这是收入投资者可能想要寻找的地方 你以后可能会因为现在不购买这种成长股而自责 男子居家隔离期间擅自外出 山西交城“检警”联手处理 辽宁大连对主城区居民开展核酸检测 全市所有居民“非必要不离连” 上海高速公路临时设置5处集卡车辆专用服务区 上海海陆空集疏运扫描 “疫”线有温度 山西加强对疫情防控一线社区工作者关心关爱 内蒙古赤峰发现1例确诊病例 曾到山东、北京被劝返 天津:到2025年市区两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实现全覆盖 支援上海 河南有“心” 探访河北唐山“重启”首日:凤凰城再次升腾起“烟火气” 柴达木盆地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增至143种 兰州中川机场调整管控措施:外省来兰绿码旅客一律就地核酸检测 福建宁德两天新增本土“7+12” 严防外部输入、内部扩散 吉林市:方舱医院逐步休舱合舱 13日晨木星“合”海王星“同框” 民航局:将在4月15日之前制定并上报民航专项检查方案 成都市新都区一仓库发生火灾 无人员伤亡
你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新闻 >

高校办学,不能“一切为考研让路”

2022-04-12 09:04:49来源:光明日报

高校办学,不能“一切为考研让路”

2022年我国考研人数450万,占全国应届毕业生总数4成以上,占应届本科毕业生总数6成以上;分数线比去年足足抬高10来分,如愿者不足1/4。

因此,考研难再度引发热议。众多意见中,正面的反面的、赞成的反对的、积极的消极的、批评的建议的,不一而足。实际上,笔者注意到,考研季不仅考生们在忙碌,有些高校也在努力——宣传表彰重奖考研率高的院系、年级、宿舍和个人,为学生开辟可以挑灯夜战的学习场所,食堂医院为考生就餐就医提供便利,更有甚者,那些与考研科目无关的老师睁只眼闭只眼地允许考生缺课,而课业成绩照样合格……一切的一切,都在“为考生着想”、为考研让路。

学校为什么对考研如此热衷?一方面当然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考研率就是就业率,考上研究生就等于学生就了业,并且是有质量的就业,这是一举两得的事。近些年,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进程加速,就业压力变大。而就业率正是各种评估、评价、排名的重要指标,如果某一专业学生就业率不理想,没有达到本地或全国平均水平,那么这个专业就可能面临着减招、隔年招甚至停招的危险。这对于“双一流大学”可能影响不大,但对于大量的省属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却无异于雪上加霜,这也是为什么一些高校大力劝导学生考研的重要原因。

应不应把学生就业与学生考研直接挂钩,要不要将高校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直接挂钩?这个问题,最近几年有过很多讨论。一些专家参照西方高校经验,认为高校不应该关注学生就业问题。笔者认为,高校是否将教育教学与就业一体化考虑,应该从实际出发,依据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西方发达国家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确实不需要考虑学生就业问题,因为其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比较高,法律法规体系健全,信息服务体系发达。我们国情与此不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有待提升,人才市场体系、法律体系尚不健全,不能与西方机械比较,大学生就业依然需要国家政策干预和调节,需要高校有计划地开展工作,不能完全交给社会与市场。即使政府和高校做了大量工作,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仍面临挑战。因此,国家把保障就业视作重要的民生工程,社会各界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来看待大学生就业,高校应该积极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

与此同时,高校将就业工作直接纳入职责范围,也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此前,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研工作,都习惯居于象牙塔内,对于学科知识、书本知识、课堂教学轻车熟路,但对社会发展变化、人才市场需求情况关心较少。近年来我们一直倡导,要求高校面向社会开放办学,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科教融合,尤其是21世纪以来,政府对高校进行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以此促进高校分类办学和特色发展,一些地方高校致力于走地方化和培养应用型道路,但课程建设没有同步跟进,依然按照传统模式办学,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流于形式。笔者多年参与组织地方应用型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其中双师队伍、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是重要的评价指标,恰恰是这几项指标,专家给出的评分往往最低。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也普遍不够丰富、深入,对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较少。因此,把就业作为高校重要工作,可以倒逼高校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密切与企业行业的合作。实践证明,已经有一些高校在产学合作教育方面迈出了可喜步伐,取得了重要成果,其学生以高水平应用能力广受用人部门欢迎,给高等教育改革和高质量人才培养带来了一缕春风。

笔者虽然赞同将教育教学与就业联系,但不赞同将考研与就业率联系或直接挂钩。因为考研作为升学目标,与高校办学主体目标并不全然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既定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我们看到,一些新建院校把学生考研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而其办学定位本是侧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其课程体系也是按照应用型目标定位构建的,如果从学生入学开始就仅仅重视与考研相关的几门科目和课程,其他课程要么不开、少开,要么走形式、“放水”,那么,很难为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学生即使成功考取,对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我们不反对高校鼓励学生考研,但前提是认真切实地完成培养目标及规定课业任务。希望学校拿出真招实策,大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高质量专门人才。

(作者:刘振天,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