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经常追求完美,但有时候,残缺比完美更能体现情感,就像锔瓷技艺一样。作为一名锔匠,张兵修补过无数残破的器物,那些经过练泥、制胚、施釉、绘彩、窑烧等一系列工序形成的瓷器,一旦破碎无法还原,就只能通过锔活拼补。锔瓷会留下痕迹,但张兵深感,就是这种不完美,给器物带来更多可能性,也承载了人们的惜物之心。
“常活”与“秀活”
张兵的爷爷以前就会修各种铁器,这手艺以一份记忆沉淀在张兵的心里,后来他逐渐了解到锔瓷这门手艺,大约七八年前,张兵干脆跑到山东学习锔瓷。
“锔瓷的发源地就在山东,周边河南、河北有很多锔瓷手艺人。”张兵说,锔瓷和文物、古董修复有相似之处,它们都讲究“修旧如旧”,不过文物、古董修复是要看不出痕迹,而锔瓷的痕迹不仅明显,上面还大有文章。如今山东等地的集市上还有些会锔瓷的老人,帮别人修补器物,这种修补是常活,主要以实用性为主,修得比较粗。还有一种行活,也叫秀活,修得很细,而且要讲究审美,属于一种艺术加工。
张兵的工作室里,有一个用磨盘改造的茶台。磨盘本身有一处断裂,张兵用锔钉把它固定在一起,使用过一段时间,锔钉表面生锈,显得更加自然。“这样的就是常活,像这个磨盘,没必要修得太细,修精致了反而不和谐。”他说着,又找出一张修过的紫砂壶照片,壶盖的破损被一块银覆盖,上面还沿着原先的图案进行了錾刻,将壶盖上的竹叶补充完整。由于不同材料的拼接,使得紫砂壶更有设计感。“这种行活,就要修得精致,修得美,让人能够欣赏。”
把记忆镌刻下来
尽管锔瓷有粗细之分,但具体到某件器物的修补上,界限也不是特别明显。张兵说,之前有个画家将自己喝茶的陶碗送来修补,这件陶碗因为本身古朴,加上碗边防烫手缠绕的线绳浸满了茶渍,而且盖子已经裂了好几块,看起来非常破旧。不过,张兵也并没有完全按照常活那样,粗略地修正一番,而是用上了他会的几乎所有的工艺。“裂缝上了锔钉,盖子内沿做了包边,盖子上把手修牢,又在修补痕迹处做了錾刻……”张兵介绍,这个盖子,该粗的粗,该细的细,整体修好后,依然是旧的,但却多了一些韵味,感觉比新的更美。
“这个画家说陶碗用顺手了,都不舍得扔。”张兵说,锔瓷就像一个纽带,连接着器物和人,承载着使用者的情感与记忆。即便有裂痕,修复后就像把这份记忆镌刻下来。
匠人的耐心与智慧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这话说的就是锔瓷。张兵找出自己的金刚钻,大小像一支笔,在瓷器上打眼就靠这个。接着,他又找出一个像二胡弓一样的工具,套在金刚钻上左右拉动,钻头便在瓷器上打出一个小孔。“我刚才用的是过去老匠人的工具,打得比较慢,现在都不这样打孔了。”张兵说,尽管现在有更先进的工具,但打孔这个环节依旧是对匠人的考验,因为有些瓷器很薄,只有两毫米左右的厚度,一不小心,就可能打穿或者炸裂崩瓷,“初学者有的是打坏的,即便是手艺成熟,这个时候也不能走神。”
孔打好要锔钉,做锔钉得非常讲究,既要大小适中又要美观耐用。它决定瓷器锔后的使用寿命及美观程度。“很多人就喜欢锔钉,打上一排很漂亮。不过手艺高超的匠人,可以用很少的锔钉把一个大裂缝补得滴水不漏。”张兵说,物体中存在应力,只要找到那个点,在上面打孔锔钉,可以让修好的器物非常牢固严密。
锔瓷要保证器物的实用性,恰恰就是因此,也让这门手艺的难度提升不少。张兵说,除了打孔锔钉,锔瓷还有錾刻、金缮等工艺,根据不同材质的器物,不同破损情况,选择相应的工艺。“所有工艺囊括了大量现代科学知识,过去的老匠人虽然不懂这里面的物理原理,但他们善于运用规律,这就是一代代匠人的智慧。”
一份惜物之心
过去物资匮乏的年代,一件器物总是反复修补使用,而今,修补的意义也有了变化。
“好多人送来个杯子、盏子,可能也就一百来块钱,原本也没那么贵,可我这一次锔活还一两百块呢。我有时候建议没必要修,但对方常常要求,不管多少钱,一定要修好。”张兵说,其实大部分人就是冲着锔瓷的手艺来的,就喜欢器物修补后的样子。甚至有人还跟他说,想把东西打碎,让张兵来修,“这就更没必要了,锔瓷的内核本来就是人们的惜物之心,故意打碎再修,反而违背了初衷。”
除了喜欢锔瓷的效果,还有那么一部分人,纯粹因为对某件器物的情怀。张兵说,之前有人送来个杯子要修,自已一看这杯子也就值几十块钱,于是依旧建议多衡量一下。但对方表示,这是旧友生前送的,想修好留个念想。经一番仔细修补后,张兵将重获新生的杯子递给对方。对方拿到杯子眼睛里流露出感动的神情,张兵看在眼里。“有时候看到别人喜欢我给他们做的锔活,我自己也特别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