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雷锋同志逝世60周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将今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的主题定为“传承雷锋精神,助力先行区建设”。近年来,宁夏各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全面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加入志愿队伍,参与理论宣讲、政策宣传、关爱帮扶、义务服务、助农帮农等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出一批制度化、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品牌,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志愿者,他们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用无私付出和行动,将温暖和关怀带给他人。一个个叫得响的志愿服务品牌如一面面旗帜,红遍宁夏山川,成为助力先行区建设的正能量。
兴庆区: “老师傅”发挥余热
记者 王沛瑶 文/图
“刘师傅,我家的菜刀钝了。看见你们今天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就赶紧过来了。”燕翔园社区居民李女士说。
“没问题。您先歇会儿,我这就帮您磨。”“老师傅”志愿服务队的刘玉田立马接过菜刀,坐在长条凳上磨起了刀。
3月12日,在银川市兴庆区大新镇燕翔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二楼志愿服务室内,“老师傅”志愿服务队正热情地服务居民,理发的、测量血压的、磨菜刀剪子的……各项活动有序开展。
“‘老师傅’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8年10月,由最初的5名队员发展到现在的23人,队员中年龄最小的69岁,最大的76岁,大多是党员。”志愿服务队队长刘玉田介绍,刚开始,维修工具大家都是从自家拿的,去市场买两块木板做成长凳,就开始了志愿服务活动。
退休前,他们都是所在行业的业务骨干,如今,各自发挥所长,把服务社区居民当成是退休生活中最大的快乐。“我从19岁开始当炊事员直到退休,退休后加入志愿服务队,能发挥余热,帮居民们磨菜刀,心里挺开心的。现如今,会磨菜刀的人不多了,也希望通过我们的行动,给子孙们做个榜样,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志愿者李守全说。
3月以来,“老师傅”志愿服务队开展了8次志愿服务活动,李晓萍作为志愿服务队里的理发志愿者,每次都积极参加,“这个月给200多人理了发。”李晓萍告诉记者,她是跟理发店的师傅学习的手艺。“能得到社区居民的认可,我很有成就感。”李晓萍说。
“‘老师傅’志愿服务队还经常入户,为社区里的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和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服务。”燕翔园社区党委副书记马小平说。“老师傅”志愿服务队每月固定开展两次志愿活动,成了燕翔园社区的一面旗帜、一个响当当的品牌,赢得了辖区居民的好评。
截至目前,“老师傅”志愿服务队共为社区居民义务磨菜刀4800余把、磨剪刀3600余把,修理自行车180多辆,义诊2400人次,理发3800余人次,入户为行动不便高龄老人服务350余次。“通过传帮带把雷锋精神传承下去,是我的梦想。”刘玉田说。
“下一步,社区将购置更先进的维修设备和更舒适的劳保用品,为‘老师傅’志愿服务团队提供更多便利条件。同时,我们计划扩大‘老师傅’团队的力量,吸纳更多有专业知识和有志愿服务意愿的人,扩大服务范围,带领‘老师傅’志愿服务队走出社区,将雷锋精神传承下去。”马小平说。
“老师傅”志愿服务队为居民修理自行车。
海原: “银发”“义工”在行动
记者 王文革 文/图
“蒋老师,您什么时候来我们村呢?再给我们提升一下香水梨树修剪技术吧。”近日,正在海原县科技馆受邀担当临时讲解员的蒋儒龄,陆续接到许多乡、村和农民朋友的邀请电话。
在海原县,活跃着一支30余人的“银发志愿服务队”——海原县老科协科技志愿服务队。他们中年龄最大的70岁,平均年龄63岁,65岁的蒋儒龄是这支队伍的“领头羊”。他带领这个志愿服务队走遍海原的田间地头、沟渠梁峁,用他们毕生的专业经验和热情,为广大农民传授农业科技、传递温暖和希望,促进乡村振兴。
“玉米和大豆套种,种2行玉米套4行豆子,总行距控制在2.9米。”蒋儒龄说:“小麦要‘种在冰上,收在火上’,地里上层解冻了,下面还没解冻,就要趁早种下去,赶在3月20号前播种结束,这样种出来的麦子穗大粒多。”
开春以来,在海原县史店、三河等乡镇,处处留下了“银发志愿服务队”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指导农民提高种植技术的身影。群众如饥似渴学习生产技能,不放过任何一次培训指导机会,因为“这些老先生教的办法,每年都能让庄稼在长势和收成上见效”。
多年来,这支广受海原群众欢迎的“银发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高光效玉米、脱毒马铃薯、设施蔬菜、小杂粮、香水梨、红梅杏等栽培管理技术推广和讲座、现场指导培训各类科普志愿服务宣传活动。他们为种植户提供无公害种植、合理施肥、正确使用农药等技术指导,引导农民增产增收。在大力实施科技扶贫的同时,认真做调查研究、课题研究,用科技成果染绿荒山,把最好的科技论文写在海原大地上。共完成各类科技培训210多场次,参加培训人数达9000多人次,受益群众数万人次。
另一支在海原十分耀眼的志愿者团队海原县义工联合会,则在关爱儿童方面谱写了动人乐章。
海原女孩小凤自幼父母离异,与姥姥、姥爷一起生活。贫困的家庭和传统观念,使她在初中阶段就被姥姥要求辍学准备嫁人。海原县义工联志愿者周世芳了解到小凤的情况后,开始对小凤实施困境儿童陪伴成长计划。
志愿者们先后4次将小凤送到学校,并通过暑期陪伴、心理辅导、补习课程以及对接社会资源捐资助学等志愿服务,使小凤慢慢走出辍学阴影,性格也变得阳光起来。如今,小凤已上高二,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小凤只是海原义工联多年关爱的众多困境儿童之一。该义工联先后开展“月芽一对一助学”“爱领航”困境儿童陪伴成长计划、暖冬行动、关爱卡车司机救助,益路有吾、携童共进,爱助成长、亲情陪伴等公益志愿活动。累计受益学生达1万余人,受益金额110余万元。如今,在受助困境儿童眼中,周世芳已成为孩子们最亲切的“周妈妈”。
志愿者周世芳为小朋友换新衣。
彭阳: “寸草心”温暖人心
记者 剡文鑫 文/图
3月13日,王春能、王彦才、李志旺、周国军等志愿者像往常一样,来到彭阳县民生家园清理垃圾。草坪上的果皮纸屑、枯树枝、包装袋,路边的烟蒂,他们一个不落地捡起,归类处理。
“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让小区变得干干净净,自己也很开心。”王春能等志愿者每天8时到小区开始保洁,至18时回家,不论刮风下雨,坚持准时“上下班”,从未迟到或早走。
民生家园有住户1000多户,以劳务移民和租住户为主,过去由于卫生环境不是很好,彭阳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时,将民生家园作为治理重点,将小区划分成20个创城片区,组织46名志愿者进驻,开展清扫保洁、文明劝导、宣传创城知识、引导居民文明停车等志愿服务活动。
“最难的工作是劝导居民拆除‘飞线’,这边拆了那边搭,需要三番五次上门做工作。”王春能说,由于小区居民多,必须时刻不停走动,清捡垃圾,一天下来,双腿酸痛难忍。去年中旬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以来,王春能等人已在民生家园持续工作9个多月,将志愿活动变成了固定工作。
“在志愿者努力下,现在的小区大变样,垃圾及时清理,道路干净整洁。居民公共卫生观念增强,随地丢弃垃圾的现象明显减少。”彭阳县民政局“寸草心”为民服务志愿者服务队队长马继军说。
民生家园的志愿服务活动,仅仅是“寸草心”为民服务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众多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片段。“自2020年1月1日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以来,164名志愿者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项,累计服务时长1.6万小时。”马继军介绍。
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志愿者服务队抽调135名志愿者到街道社区,配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还为特困供养人员和孤儿理发、陪老人聊天、开展心理疏导,协助茹河街社区居委会在水岸星城小区值班值守,登记外来人员。
同时,志愿者自发组织救助流浪人员,定期对车站、市场、废弃房屋、建筑工地、桥梁涵洞等区域巡逻搜救,及时帮助因寻亲不遇、务工不着、离家出走等原因陷入困境的人员,先后救助流浪人员18人,帮助6人找到家人,护送12人还乡。
两年多来,“寸草心”为民服务志愿者服务队围绕疫情防控、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救助流浪人员、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温暖城市。
志愿者在小区清捡垃圾。
青铜峡: “春常在”生机盎然
记者 蒲利宏 文/图
“年纪大了,行动不便,志愿者们上门为我理发,还经常帮我打扫卫生、整理家务,真的非常感谢!”3月14日,家住青铜峡市青铜峡镇峡西社区清水园小区的崔娥老人高兴地说。
3月是学雷锋志愿活动月,为进一步传承雷锋精神,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连日来,青铜峡镇“春常在”志愿服务联合会开展了以“弘扬雷锋精神绽放志愿之花”为主题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系列活动,服务辖区居民。
“奶奶,我们来看您啦,您最近身体怎么样?”铝厂中学学生王梦馨来到铝厂社区杨东翠老人家,慰问社区孤寡老人,为老人们送去温暖。少年志愿者们津津有味地听杨东翠老人讲故事,纷纷表示自己收获很多,以后想经常参加志愿活动,争做新时代雷锋精神的践行者。
去年以来,青铜峡镇“春常在”志愿服务联合会,立足镇情实际,总结形成以建强一支队伍、立足三个融合、畅通五个渠道、九度工作精神为架构的“一三五九”工作模式,探索了一条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新路子。
在青铜峡镇,感人的志愿服务故事几乎每天都会上演。开展文明劝导、提质人居环境、关爱困难群体、疫情防控……志愿者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心坎上,也让志愿红成为古镇里最美的风景线。截至目前,该镇已有志愿服务队20支,志愿者489名,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530余场,结成帮扶对子130多对,帮助办实事好事400余件,受益群众受教人数达一万余人次。
“通过‘一三五九’志愿服务工作模式,青铜峡镇提升了志愿服务的覆盖面、提升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利用率、提升了志愿者的活跃度,基本实现了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青铜峡镇相关负责人陈飞表示。
“春常在”志愿联合会的志愿者给孤寡老人打扫庭院。
惠农区: “张大姐”让爱涌动
记者 朱立杨 李 良 文/图
择菜、洗菜、切菜、剥葱……3月8日一大早,石嘴山市惠农区火车站街道全体干部职工齐聚食堂,一起动手为辖区环卫工人准备丰盛的午餐。
12时许,15名环卫工人走进火车站街道食堂,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美食,一边聊着天,其乐融融。
“大家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街道环境的美丽离不开你们每一个人的辛勤付出,我以茶代酒敬大家。”火车站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栾宁笑着说。
“工作虽然很苦很累,但能感受到人们的关心与尊重,我们更有信心和决心做好这份工作,用更加干净整洁的环境回报社会。”环卫工人王淑红笑着说。用过午餐后,工作人员还为环卫工人们赠送了精心准备的礼物。
近年来,火车站街道办事处围绕实际开展“张大姐帮帮团”“龙嫂房管家”等志愿服务项目,用心用情服务群众零距离。
近日,从惠农区前往包头市的田秀改来到惠农火车站,在进站口看到围栏上有一块醒目的“旅客驿站”站牌,便拉着行李箱来到马路对面的火车站社区。
一进门,便有“张大姐”带着她来到一楼的休息区,她看到一名旅客正在一边充电一边在沙发上看电影。
“时间还长,您要是困了,那个屋子有床可以睡一会儿,还可以连接我们的无线网络。”火车站社区党支部书记张燕华一边说一边为她递过去一杯热茶。
家住平罗县宝丰镇的田秀改每年要往返内蒙古包头市3次,习惯了赶早不赶晚的她每次都提前3个小时到达火车站。
“第一次感受到这么暖心又温馨的服务。小到针线包,大到体检器材,二楼还有上网室,感觉比家里还便利。”田秀改在社区功能区和体检区参观的同时,用手机拍下了驿站的各项便利服务,发布到了快手平台。
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惠农火车站定时进行消杀,提前一小时才能检票进入,而很多像田秀改这样的旅客会提前几个小时来到火车站。针对春运期间客流量增多的情况,火车站社区党支部充分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资源打造“旅客驿站”,向过往惠农火车站的旅客免费开放,用贴心服务温暖群众旅途。
据了解,驿站功能区设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心理疏导室等,并配备打印机、微波炉、急救药箱、口罩、轮椅等物品。
火车站街道通过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建设志愿服务阵地,发展应急志愿服务、培树先进典型等活动,营造传承弘扬雷锋精神、人人争当志愿者的良好氛围。
火车站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为环卫工人准备饭菜。
用品牌照亮志愿服务之路
龚其云
有一种力量叫志愿前行,有一种温暖叫尽我所能,有一种精神叫甘于奉献……近年来,我区各地以品牌建设引领志愿服务新风尚,志愿服务品牌遍地开花,形成了志愿品牌蓬勃发展、志愿精神源源不竭、薪火相传的良好社会氛围。
今年是雷锋同志逝世60周年。我区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的主题为“传承雷锋精神,助力先行区建设”。连日来,全区各市县(区)、区属单位(企业)、中央驻宁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等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保护母亲河”环保服务、植树绿化、科技支农、文艺演出、巡诊义诊、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用真行、真情、真心、真意播撒爱的阳光,让塞上山川处处充满爱的温暖。与此同时,全区各地以志愿服务品牌活动为引领,深化志愿服务理念,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使得更多人加入志愿者队伍中。截至目前,宁夏注册志愿者127万,实名注册率17.63%,志愿服务组织8680个,志愿服务记录时长6800多万小时。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如今,品牌化志愿服务已逐步成为带动性强、影响力广的活动。从“张大姐帮帮团”到“银发志愿服务队”,从“保护母亲河”到“争做小兰花”,一大批具有宁夏特色、宁夏风格的志愿品牌坚持在服从服务中心工作中找准目标方位,在参与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担当作为,不断赋予志愿服务品牌新的内容和内涵,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学雷锋志愿服务深度融合中,引领志愿服务工作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持续迈进。
志愿品牌凝聚志愿精神,志愿精神壮大薪火力量。愿更多的志愿品牌在宁夏大地熠熠生辉,为加快我区先行区建设步伐、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