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银川市银虹社区党委书记闫园:我们辖区老年人多,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元化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是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医养融合”将医疗和养老资源有机整合,能切实满足老年人就医和养老的双重需求。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医养融合”存在专业服务人员紧缺、医疗机构康复管理理念滞后、政府配套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解决?
【代表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王东新:近年来,我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大部分老年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医养融合”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长远之计。
一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明确监管责任主体,设立监管标准和管理规范标准,实现“医”和“养”有效对接,加快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健康服务融合发展,积极推进医养综合体发展模式。
另一方面要从“细”入手,实现康养和医疗资源的科学整合,鼓励高水平综合性医院将优质医疗、护理资源和人才、技术优势,纵向延伸到康养机构,发挥学科优势,提供医疗服务。
为老人建立健康管理档案,在医院与康养机构间形成“平时定期体检、病时及时转运”等模式,形成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积极培养相关领域人才,培养老年医学、康复营养、心理咨询、老年护理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为老年人提供医疗需求、慢病管理、生活照护、康复锻炼等一站式服务,有效解决老人看病特别是慢性病、老年病、常见病不便的后顾之忧,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委员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戴秀英: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是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现实需要。建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资金扶持,整合多种资源,不断推进医养深度融合。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申请开办护理院、康复医疗中心等;整合医疗资源,引导有闲置医疗资源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或转型为“医养结合”机构。推进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运营。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数据中心,打造老年人居家呼叫服务系统和应急救援服务网络等虚拟平台,调度各类社会资源提供线上线下养老服务。
在基层职业教育学校科学设置养老护理专业,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具备专业资质的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引导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4050”人员、城乡低保人员及其他就业困难人员到养老服务机构就业;增加家庭医生补贴,不断加大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居家养老服务力度。(记者秦磊王瑞智慧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