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1月28日电(记者董宝森、朱悦)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睫毛上凝满白霜,“推进!连结!试拉!”傍晚,绥芬河铁路口岸南场内,调车长关成亮准确地发出一道道标准指令。
绥芬河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地带,是我国东北地区“丁”字形铁路干线东端起点。绥芬河铁路口岸已有百年历史,是目前黑龙江省最大的对俄铁路口岸,实行24小时货物通关。
关成亮今年43岁,是绥芬河铁路口岸运转车间的一名调车长,他所在的调车班组主要负责将俄罗斯到达绥芬河的宽轨重车进行“解体”,并按品类一一挑出,然后将集结好的重车,送进专用场地进行换装或者落地卸车。
“一号连结员,今天风大,要抓牢站稳。”关成亮嘱咐连结员“选好车梯,注意脚下安全”。话音刚出,随口呼出的哈气便在帽子和脖套上凝成冰霜。
“其实我们的工作和拼积木很像。”关成亮说,“但是在极寒天气里拼车箱这个大积木。挂车的时候,寒风刮到脸上,就真的像刀子刮肉一样,特别疼。”
口岸内列车平均时速15公里到20公里,关成亮与同事们会站到列车车梯上,这时双手必须紧紧抓住,身上不舒服都不能动,一旦抓不紧可能会出现危险。在寒冷的室外作业,关成亮经常用脖套和帽子将大半部分的脸盖住,只留两个眼睛在外面。由于寒风凛冽,眼睛也经常被刺得流出眼泪,却依然要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线路和列车运行情况,确保人员、列车安全。
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天气里,要在室外连续作业七八个小时,关成亮经常在鞋里垫三副鞋垫。一层普通鞋垫,中间垫一个发热鞋垫,上面再垫一个普通鞋垫,再穿上两层袜子。即使这样,脚也经常由于长时间室外作业被冻得没有感觉。“手套也不能戴太厚,因为需要拿对讲机,如果手套很厚,抓东西不方便。”关成亮说。
凛冽的寒风中,他们无畏严寒、无惧风雪,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中欧班列以及中俄贸易畅通辛苦“拼积木”。
冬季是绥芬河铁路口岸进口货物旺季。1月25日绥芬河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又增加了口岸过货压力。据介绍,绥芬河铁路口岸第一时间成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组,落实常态化健康监测,同时协调做好防疫工作和运输保障工作。
“为保障口岸运输安全畅通,我们将始终坚守自己的岗位,为国际货运安全运输生产保驾护航。”关成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