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报道(记者 柳洪华):经过了一月有余的艰苦战斗,西安本轮疫情社会面基本实现清零,疫情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大规模反弹风险已经基本控制。
在眼下正是对疫情发起总攻、巩固抗击疫情成果的关键时刻,这座城市需要对本轮疫情的防控经验进行全面总结。正如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所言,希望西安能够创造一种新的经验,在疫情早期失控的情况下,如何在短期内控制。
雪夜中的医护人员,诠释着“一个人的勇敢,便是一座城的勇毅” 摄影 刘晓辉
快速严格 “超常规”管控
西安市本轮疫情来源于12月4日巴基斯坦航班输入的德尔塔毒株。据西安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发现,引起西安本轮疫情德尔塔毒株的CT值非常低,导致病人的病毒载量高、传播风险大,这种现象与以往其他几起本土疫情不同。同时,此次病毒毒株传播隐匿特点,部分感染路径暂未找到明确的传播证据。
本轮疫情病毒的特征,致使以往的疫情防控措施在实际工作中的成效“打了折扣”,再加之西安人口基数大、密度高,交通体系发达,学校、高校、城中村多等因素,均成为了病毒传播的“便利条件”。
疫情呈现出的新特点,使得防控形势往往是“发现即是决战”,极大地缩短了疫情防控的准备时间,需要采取比以往更为迅速、更为严格的管控措施,“超常规”、系统性制定实施政策。
西安本轮疫情要打的第一场战斗就是不折不扣做到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治尽治,尽快阻断疫情社会面传播。在出现社区传播的情况下,自2021年12月23日零时起,西安全市小区(村)、单位实施封闭式管理, 其核心逻辑便是“让全市慢下来,就是让潜在的病毒传播速度慢下来,才有可能跑赢病毒”。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封控措施,要快下决心、科学施策、做好配套,同时预留一定的政策缓冲时间,避免引起恐慌情绪。
陕西省委书记刘国中2022年1月10日晚出席西安市疫情防控调度会。他强调,当前疫情防控的主基调仍然是“严”,从严的工作必须从细做。这样的要求,表明西安的疫情防控举措要张弛有度、严中有细。
严是确保管的住,细是突出人情味。这是西安可以为特大、超大城市疫情防控提供的第一个“参照物”。
将心比心 “超规格”服务
疫情之下,既要让城市慢下来,又要保证城市在“封闭”状态下非常规运转,是一种考验。而这种运转,包括确保居民在封闭式管理中的基本生活需要,满足居民就医购药及特殊医疗需求,特殊人群、特殊区域的特殊管理,以及防控中可能遇到的研究生考试等重要事件。
食在,心安。身处封闭区、管控区的居民,米面、蔬菜等生活物资是人们居家隔离的最基本需要。不客气的说,居民一日三餐的温饱,关乎民心向背共战疫情的大局。
2021年12月28日晚,西安市连夜部署发起动员,各区县开发区迅速跟进,分社区、分时段为居民配送物资和急需药品等,打通“最后一百米”;对不具备做饭条件的居民、未拆迁城中村不具备做饭条件的租住户、外来滞留人员等群体给予特定补助,送去方便食品。
2022年1月10日上午,西安市市长李明远督导检查疫情防控期间物流配送工作时强调,要强化物资保障,做好一线抗疫人员、隔离人员的用餐保障和特殊配餐需求,提高配送速度,丰富产品内容。经过不断的完善和检验,西安逐步理顺货源进市通道、稳定商超开放、保障配送顺畅等整条通路,稳住疫情防控的大后方,打赢“物资保卫战”。
医畅,身健。在就医保障等方面,西安经历了一些曲折、走了一段弯路,但随着规则的不断细化和明确,特殊人群信息汇总掌握,以及包括增加120接线员数量等补短板措施的完善,就医通道也越来越通畅。
1月9日,为进一步满足疫情防控期间第一类人员(封控区、管控区人员,集中隔离人员和其他健康码为黄码人员)就医需求,西安市在前期医疗服务保障定点医院基础上,再增加西安航天总医院等16家医院,调整后第一类人员医疗服务保障定点医院总数为36家。
此外,充满人文关怀的暖心之举也不断的发生在隔离场所、管控区域中。如在元旦、腊八节等传统节日期间,各区县工作人员为隔离人员带去节日慰问。
物资到家定人心,医药保障解人忧,节日问候传人情。这是西安可以为特大、超大城市疫情防控提供的第二个“参照物”。
面对未来 需要超前谋划
目前,西安本轮疫情整体平稳并向好发展,总体呈动态下降态势,风险区域在逐步减少,社区病例趋于动态清零状态,防控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全市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但纵观近期暴发的几轮疫情,国内的疫情防控正同时面对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异株,这让以往所形成的防控经验需要“更新”。面对未来不断发展的防控态势,需要超前思考和谋划。
比如西安本轮疫情所表现出的社区传播、隐匿性强、大学出现聚集性疫情等特点和情况。未来,高校、城中村等人员密集区域,是否应该定期进行核酸检测,值得认真科学评估。
病毒在不断变异,防控形势也要随“疫”而变。这一个月的艰苦战斗告诉人们,没有一劳永逸的防疫经验,西安正在以“孤勇者”之名,为未来疫情防控可能出现的新情况解锁“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