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迁安:北方小城复兴“轩辕文化” 受降雪影响 北京多条高速部分路段封闭 “进博会年年办,我年年来” 留住最美秋色 成都将延迟清扫银杏落叶 全国首个针对乡村振兴特别设立火车站开通 岭南膏方节广州开幕 冬令膏方进补受民众热捧 疫情风暴眼的“摆渡人”:黑河没有过不去的河 泾源县团委联合爱心企业开展“请党放心 抗疫有我”集中慰问 宁夏交通运输系统全力清除积雪保畅通 暴雪橙色预警发布:河北大部、北京等地有大到暴雪 新华全媒+|放心!“南菜园”今冬蔬菜产量还要增 云南规划5年内建成覆盖所有乡镇(街道)地震烈度速报 额济纳旗:疫情防控已从社区防控阶段进入攻坚清零阶段 云南瑞丽一地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呼和浩特:启动重点人群疫苗第三针加强免疫接种工作 呼和浩特本次疫情确诊病例病毒基因测序为21A—德尔塔毒株 2021海峡两岸科学嘉年华福州启幕 推动闽台科普交流合作 广州援疆培育致富带头人 带动乡邻增收致富 第四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在武汉揭晓 成都激活社会力量参与疫情防控:同心抗“疫”彰显城市温度 二连浩特首批688名低风险地区滞留酒店旅客返程 北京工人体育场改造复建城市新地标 预计明年底竣工验收 常州连续三日无新增病例 复课时间待定 云南民族大学建校70载 累积培养20余万人才 内蒙古新增治愈出院本土确诊病例21例 累计出院67例 北京今冬第一场雪进山了!怀柔琉璃庙雪花飘洒而下 内蒙古妇幼保健院解封 700余人有序离院 内蒙古多地严控邮件、快件 满洲里暂停境外邮件 云南瑞丽公布新冠肺炎新增病例近期行动轨迹 银川市金凤区:“四个一”模式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 蒙牛连续四年亮相进博会 “老朋友”贡献可持续发展“新思路” 大连新增3例本土确诊均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 活动轨迹公布 照顾植物人丈夫17载 河北任丘妇女用爱托起一个家 湖南怀化一男子驾车肇事致2死2伤 初步排除酒驾毒驾 北方草原内蒙古迎降雪 航班取消、高速路封闭 进博会上海实现公共卫生状况“点、线、面”全掌控 北京3432座居民供热锅炉房正式供热 北京发布暴雪黄色预警: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大于6mm的降雪 “中国镍都”金昌“80后”女工程师的 “炼金术” 第三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智库峰会在盐城举行 共商沿运河区域发展大计 河南中风险地区增至7个 新密市今日起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80后”小伙10年复刻近400座老院落 在微缩世界留住记忆 跨越铁道线的亲情“暗号” 中缅边境云南芒市:山城古镇守边人 甘肃局地最低温跌至零下18℃ “疫”线人员雪中获“温暖礼包” 石家庄:满足三个解封条件的单元楼栋小区可陆续解封 甘肃戈壁井下采矿师:与“庞然大物”为伴13载成为技术“多面手” 宁夏高速公路全力迎战今冬第一场降雪 成都:“黄码”人员核酸检测费用由市级财政全额承担 长春积极应对极端天气 1.5万环卫工人全时在岗在线
你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新闻 >

河北迁安:北方小城复兴“轩辕文化”

2021-11-07 09:04:05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唐山11月6日电 (记者 白云水)霜降节气之后,中国的北方秋意更浓。6日,轩秀民老人收拾好家里活计,早早便坐上了去往迁安博物馆的班车,探望馆藏在那里的一个“老物件”。

今年70岁的轩秀民是河北省迁安市轩坡子村村民,这个“老物件”是他于1972年在村里挖出的一块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的轩辕氏墓碑。这块墓碑后来被北京大学等单位专家考证为“中华民族姓氏祖庭有62姓起于迁安”。

晚秋时节,轩坡子村村民坐在村头晒太阳。 赵亮 摄晚秋时节,轩坡子村村民坐在村头晒太阳。 赵亮 摄

轩坡子村位于迁安市沙河驿镇北部,东临沙河,北倚白蟒山,自古为适宜人类居住之地。据迁安博物馆文字记载,当地官方普查有古遗址200余处,证明远在黄帝时代至少有18个氏族曾生活在这里,从事渔猎和农业生产。《山海经》《诗经》《尚书》等文献典籍中亦有多处关于黄帝部落在迁安地区活动的记载。

因存有中国独有的地缘和血缘相互印证的轩坡子村的轩辕黄帝嫡系后人——轩氏家族,2012年12月,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迁安市“中国轩辕黄帝姓氏文化之乡”称呼,并在此建立“中国轩辕黄帝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在轩辕小学,老师在教孩子们用毛笔书写“轩辕”二字。 赵亮 摄在轩辕小学,老师在教孩子们用毛笔书写“轩辕”二字。 赵亮 摄

轩秀民称,当地轩姓人家皆为“轩辕”复姓的简化称呼。村里遗存轩辕文化遗址有两处,分别是轩辕家庙和香台寺(轩台寺)遗址。在他记忆中,儿时的家庙很是简陋,只是一间5米高的瓦房,中间墙面画着一张轩辕黄帝的画像,两侧墙面的几幅画内容大多是人们田间耕作的场景。“上世纪40年代,家庙因为太陈旧,塌了,那些瓦片和祭祀的物品都被清理走了”。

在轩辕氏墓碑前,轩秀民一遍遍仔细端详着碑上文字,“右边的字还能看清,左边不太清楚喽。”他表示,只要家中无事,自己三四天便来一趟。

讲起轩辕族人的事情,轩秀民滔滔不绝。他说,轩辕姓氏是黄帝后代,在中国大概有67000多人,分布在河北、山东、北京、辽宁等地。他们每三年会举行一次聚会,参加者都是各地轩辕氏家族的代表,而他则代表迁安一脉后人去参加。

在这个只有1050口人的轩坡子庄,轩氏一族超过300人。2014年,迁安当地复建轩辕家庙,这让全村轩姓族人无比兴奋,也开始为恢复“轩辕”复姓、保护黄帝文化积极奔走。

在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会员、河北省国学学会副会长徐春瑞看来,复兴轩辕文化让百姓看到自己家乡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闪光点,增强了文化自信和社会归属感。

轩坡子村西北方向的轩辕小学内,稚子童音声声入耳。“凡我学子,笃行致远,承轩辕文化,做家国栋梁……”这是孩子们常诵于口的童谣。校长蔡建昆说,自从轩辕文化被更多当地人重视后,学校也以轩辕文化为特色,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

“保护黄帝文化不是单纯传承轩辕姓氏,而是传承一种文化。”徐春瑞说,随着轩辕黄帝文化研究开发的深入,来当地旅游观光、寻根问祖的民众增多。

2017年以来,当地以轩辕文化、孤竹文化为主题,辅以边塞文化、地址文化、燕赵文化元素打造了天元谷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日前,该项目中的轩辕里民俗休闲街区被认定为河北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时至晚秋,轩秀民家小院里的柿树上挂满果实。每每坐上炕头,支起方桌,打开《中华轩辕氏宗族志》,也是轩秀民最有“成就感”之时。“之前有部分家谱丢失了,后来补充了些。我这年纪越来越大,趁着还没老眼昏花,给全族做点事。”他说,恢复“轩辕”复姓这个念想儿一直都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