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60万聘中小学教师,也需避免“唯名校论” 流感和新冠叠加流行风险 如何防范? 河北省辛集市发现4例阳性感染者 活动轨迹公布 北京东城、丰台近百家企业疫情防控不到位被通报 “两弹一星”诞生的更多幕后细节披露:文物里的“功勋”往事 山东日照:志愿战“疫” 青年先行 网络游戏的“代练江湖” 一图读懂 | 深入实施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宁夏这样干! 贺兰县4万余名师生“云端”升国旗 疫情下的书店: 静谧里的坚守彰显温暖 道德模范“披甲”当先锋 世界杯名古屋站:中国队获男子5000米接力银牌 自治区教育厅印发通知 扩大暂停线下教学学校范围 宁夏市场监管厅加强线上监管重点民生商品 春华秋实 机工社文创产品入选2021“北京礼物” 同心:强化“三个一” 切实织密疫情防控监督网 空中课堂“云见面”学生停课不停学 毛乌素沙地飞来白天鹅 中国吸收外资有了新指引 李学峰:在基层就是要奉献 中国男足12强赛再赴阿联酋 迎战阿曼、澳大利亚队 银川为何开展第三轮核酸检测 大武口:“红色引擎”领航乡村振兴 吴忠市政法干警:坚守一线织密平安网 银川市金凤区查处2家无证办学机构 速来报名!银川这些区域单位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 杨振雄:用党建之光照亮乡村振兴路 宁夏防控医疗物资充足完全满足防疫需要 宁夏党委“三察(查)一体”持续发力推动疫情防控问题解决 把传统技艺融入当下生活(为梦想奔跑) 山海情深 福建医疗队助力银川抗疫 宁夏教育厅印发通知 扩大暂停线下教学学校范围 纳达尔计划12月阿布扎比复出 为明年澳网做准备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年度调水创新高 网售洗发水号称能去“80岁白发” 中国科协:切勿听信 布置体育作业,有“第二战场” 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举行 秋衣冬收,电商预售时间为何越来越长 福建农林大团队攻克植物生长素研究难题 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多能干细胞稳态调控机制 有助解决基因组变异难题 出差旅游等返京后建议进行核酸检测 新疆北部有较强雨雪 华北黄淮等地有雾霾天气 武汉警企共管电动自行车 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如何办 网购“大数据杀熟”有专门法律监管了 云南建立扶志扶智长效机制 带动村民致富 吸引更多年轻人保护古民居建设美丽乡村 冬储大白菜正式开卖 售价较去年翻倍 西宁市城西区两名干部因疫情防控履职不力被免职
你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新闻 >

年薪60万聘中小学教师,也需避免“唯名校论”

2021-11-02 11:03:33来源:新京报

■ 观察家

舍得花高薪招聘优秀人才,这值得鼓励,但不能变为唯学历论、唯名校论。

近日,“鄂尔多斯年薪60万招聘清北毕业生当中小学教师”的消息引发关注。据报道,相关学校发布公告,清北毕业生实行年薪制,签订3年聘用合同,每人年薪50万元(税前);一次性签订6年聘用合同,每人年薪60万元(税前)。当地一位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证实了上述信息。

虽说不少网友认为这是“噱头”,但当地已证实信息的真实性,且当地财力较为殷实,即便是“噱头”,也反映出当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愿意在招聘优秀教师方面花钱。

花高薪聘请校长、教师,的确是我国不少地区学校提高关注度的做法。但要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不能只把资源集中在少数教师身上,而应整体提高教师队伍待遇。同时,也不能简单地在“名校毕业生”和“名师”之间画等号,按学历选聘教师定待遇,并不利于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激发教师在岗位上做出教学贡献。

一些人把此事与深圳以高薪招聘中小学教师相提并论,但二者之间是有不同之处的。首先,深圳并非直接明确招清北毕业生,而是面向所有应聘者,最终获聘者有不少清北毕业的硕士、博士,也有其他学校的毕业生。

其次,深圳中小学教师待遇整体较高。据报道,根据深圳市教育局公布的预算,深圳中学今年用于在职人员工资福利支出的预算约为2亿元,该校职工总数为471人,平均每人超40万元。

上述两点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而言非常重要。鄂尔多斯虽在招聘中也给了清北毕业生之外的应聘者以优厚待遇,如获得安家费,但清北毕业生这个条件显然颇具针对性,免不了会引发舆论质疑。此举对其他应聘者来说,或有失公平。

去年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改变人才“高消费”状况,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

花高薪招聘人才值得鼓励,但不能变为唯学历论、唯名校论。评价人才,不能只靠学历,而应把实际岗位表现纳入考量。此番鄂尔多斯的“大手笔”吸引关注,但想从根本上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还需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待遇,在优化基础教育生态层面多下工夫。

我国当前正在推进“双减”工作,在“双减”中,学校教育要发挥主阵地作用,提质增效,因此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能以招聘、获得多少“名校高学历人才”为目标,而要营造平等竞争,重视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成长环境。

□熊丙奇(教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