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中国航展 见证我国空军飞出新高度
从1996年创办以来,走过25年的中国航展,见证着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崛起,成为“陆海空天电”全覆盖,集贸易性、专业性、观赏性为一体,代表当今国际航空航天主流科技、展示世界航空航天发展水平的国际盛会。
飞出空军新高度——中国空军的飞行表演,已经成为航展名片,作为世界四支超音速飞行表演队之一,八一飞行表演队以歼-10为表演机,其飞行水平折射出中国空军部队的战斗力跃升进程。创出航空新梦想——这次航展,中国航发集团携多款新型航空发动机精彩亮相,特别是首次公开亮相的“太行”发动机发展型,让不少参展观众驻足流连。
参展历程,见证空军腾飞
开幕式上,配装“中国心”的歼-20呼啸而至。这是歼-20换装国产发动机后首次对外公开展示。
从1998年八一飞行表演队首次炫舞蓝天,到2008年空军航空兵部队首次大规模参加飞行展示;从2014年运-20飞行首秀,到2021年换装“中国心”的歼-20呼啸而至……中国空军的参展装备今非昔比。
“装备在不断升级,体系在不断完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军事专家王明志表示,参展装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空军建设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本届航展上,空军以动态飞行表演、静态装备展示、军事训练论坛、空军招飞展台、每日新闻发布等多种方式,集中展示了中国空军历史性跨入战略空军门槛的新气象。空军研究院研究员杨宇杰表示,展示的歼-20、运-20、空警-500、轰-6K、歼-16D、无侦-7等现役主战装备,都是战略空军体系能力的可视化载体。
未来已来,加速空军转型
中国空军首次亮相的两型高端无人机——无侦-7、无侦-8,成为极具未来感的装备,体现出无人化装备发展的广阔前景。“无人作战力量崛起是战争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的重要特征。”杨宇杰说,“此次中国航展再一次展示了空军面向无人化、智能化发展的步伐。”
然而,无人作战力量建设只是战略空军建设的一个领域,中国空军秉持“建设一支强大人民空军”信念,紧盯世界一流空军目标,全面提升战略威慑、空天防御、远程打击、战略投送等能力,加速推进“空天一体、攻防兼备”战略转型,全面担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任务。
空军歼-20飞行员李吉宽说:“未来作战中,歼-20将作为‘刀尖’发挥重要作用,助力空军更好肩负起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神圣使命。”
战鹰航迹,支撑空天逐梦
10月1日是第十三届中国航展首个公众日,也恰逢新中国72周年华诞。蓝天之上,中国空军两支飞行表演队拉出红、黄、蓝三色彩烟,为祖国庆生。
空军新闻发言人表示,在空军官兵的心目中,“中国红”是使命,“中国红”是荣耀,“中国红”是传承。鹰击长空心向党,万里蓝天护和平,人民空军将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昂首新征程,奋飞新时代。
“领土、领空、领海就是我们和祖国之间最强韧的纽带。祖国是我们共同的依靠,我们是祖国可靠的力量。”轰-6K飞行员宋波说。
仰望天空,追溯过往。如今,人民空军警巡东海、战巡南海、前出西太、绕岛巡航,飞了过去没有飞过的航线、到了过去没有到过的区域,正在更大范围更好地履行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据新华社
回眸中国空军精彩瞬间
换发
中国空军9月28日在第十三届中国航展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表示,歼-20战机用上了“中国心”!
亮相
歼-20、运-20和空警-500、轰-6K等一大批主战装备出现在航展上,展示了中国空军历史性跨入战略空军门槛的新气象。
升级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歼-16D首次亮相。
上新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无人装备集中亮相。
同 | 步 | 播 | 报
北航青年科研团队
打破油动固定翼无人机续航时间世界纪录
记者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悉,由该校青年科研团队研发的“冯如三号-100型”无人机续航时间新世界纪录,近日被国际航空联合会(FAI)正式认证。
据介绍,该无人机持续飞行80小时46分35秒,超过由美国极光飞行科学公司研发的“猎户座”油动固定翼无人机2014年创造的80小时2分52秒的世界纪录,跃居全世界油动固定翼无人机(重量等级无差别)续航时间榜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破纪录的团队由25名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本科生组成,平均年龄不超过20岁,90%以上为“00后”。
据了解,“冯如三号-100型”无人机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冯如三号”团队研发、设计、制造,全机为黑色,翼展约10米,机身呈潜艇形,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潜在的应用领域包括测绘、通信和侦察等。
据新华社
专家详解
跨入战略空军门槛
对中国空军有何历史意义?
在本届航展上,中国空军歼-20、运-20、空警-500等一大批主战装备集中亮相,这些先进装备展现了中国空军推进战略转型的新成就,展示了中国空军历史性跨入战略空军门槛的新气象。记者为此专访了空军研究院研究员杨宇杰。
问:从这届中国航展空军展示的装备看,中国空军历史性跨入战略空军门槛的标志是什么?
答:战略空军门槛不是哪型战机或武器系统能够简单标志的,它是空军在任务、能力和效果三个维度具备战略属性的共同结果。概略地说,装备是基础,更重要的是能力。中国空军成立72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致力于联合、体系、能力、基础四个维度,有了质的提升。这几年,在“20”系列支撑下,空军的跨越有目共睹。“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中国空军必将飞得更高更远。
“跨入门槛”意味着空军有能力遂行战略威慑、空天防御、远程打击、夺控制空权、战略投送、支援陆海等作战任务,全面担负起国家赋予的战略任务,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后勤保障、人员素质等方面,都有了“空天一体、攻防兼备”战略空军的初步样子。
问:中国空军历史性跨入战略空军门槛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建设强大的人民空军一直是我们的不懈追求。从1924年我们党选派优秀青年学习航空,到东北老航校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从抗美援朝边打边建到全面转入现代化建设,从改革开放乘风振翅到新时代高飞远航,中国空军一直在朝着“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方向坚毅前行。
航展上集中展示的空军装备领域建设新成就,就是这种不懈努力的真实反映。人民空军的装备发展史,就是人民空军发展壮大的生动写照。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空军建设发展迎来重大机遇。完成第一步,同时也站上了新起点。“跨入门槛”,既是空军给前辈人的交代,也是对当前加速推进战略转型的自我激励,更是向国家和人民的庄严承诺:空天有我,祖国放心!据新华社
另类展品
外骨骼、“灵犀手”
这些成果将带来哪些改变?
本届航展上,一些“小而美”的人机混合科技创新成果也十分“吸睛”,让观众一窥未来生产生活的新模样。
外骨骼:
穿上它,上楼不费力
在展览现场,中电科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的一件外骨骼机器人引来不少观众围观体验。它外观好似一副简易的铠甲,可以为腰部和腿部提供助力。记者将其穿在身上,走路、跑步、弯腰、起身,都明显感觉轻松不少。
中电科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李昀佶介绍,这款“白虹”髋关节助力外骨骼机器人在左右髋关节装有两个驱动模组,通过分析人体当前的运动状态,以及预测人体下一个周期的运动意图,对人体的髋关节进行助力。
“无论是走路、上下楼梯还是弯腰搬运、蹲起,都会对人体进行助力。经过我们测试,使用该款外骨骼机器人时,人体耗氧量会降低约35%,可以跑得更快、走得更远、搬起更重的东西。”李昀佶说。
“灵犀手”:
用意念控制的智能假肢
给一位小臂以下截肢的患者外接一只机械手,他就可以依靠意念控制手部动作,如同健全人一样拿起杯子、做出手势。这样科幻的画面,已经成为现实。此次亮相中国航展的“灵犀手”可穿戴设备由中国电科14所研制,集成了意念控制、人工智能、生物交叉等前沿技术,可根据人体动作或动作意图实现对机器人等设备的精准控制。
中国电科14所高级工程师刘川介绍,“灵犀手”可以通过读取大脑控制身体时发出的电信号,判断人做了什么动作,再控制机械手去做出相应的动作。新一代“灵犀手”还增加了神经反馈,手指尖的传感器可以将抓握物体时的压力和位置信号反馈给使用者,以获取更真实的“手感”。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