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内蒙古大兴安岭中的森调员:心中有尺的森林“活地图”
中新网内蒙古大兴安岭9月14日电 题:内蒙古大兴安岭中的森调员:心中有尺的森林“活地图”
作者 张玮 韩雪原 白丽云
一大早,内蒙古森工集团阿里河森工公司森林调查设计队技术股股长霍玉炜忙着整理工具包,今天他要上山完成数据调查任务。
秋天,对于中国北疆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来说特别短暂,森调员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
“抓紧时间,摸清‘家底’。”霍玉炜如是说。
森林调查设计是林区最苦、最累的工种,森调员夏天与蚊虫为伴,冬天与风雪共舞,却可以为林业生产提供第一手资料。森调是进行森林资源动态监测、资源档案数据更新的基础,更是森林资源有效利用和培育后备资源的重要保证。
阿里河生态功能区总面积451958公顷,森林覆盖率为87.7%。在阿里河森工公司森林调查设计队,霍玉炜和同事们用一组组详实的坐标点守护这绿色林海。
为了能弄清阿里河地区地形地貌,森调员们一起踏遍了阿里河林区的山山水水,手上、臂上、脚上甚至脸上都被荆棘划破过。为使测量的数据更加精确,他们背着仪器爬山头、攀悬崖,在平均海拔400米以上的山上反复测量,哪里山高他主动上,哪里沟深第一个下,渴了喝一口山泉水,饿了啃一口凉干粮。
现在的霍玉炜对阿里河林区的地形地貌、立地条件、林种结构、林木生长等情况都了然于心,被同事们誉为阿里河林区的“活地图”。
霍玉炜说,森调员的工作常态是“5+2”“白加黑”。每年调查工作中,霍玉炜和队员们一起揣着干粮,背着水壶,手握斧头,一路披荆斩棘,翻山越岭。
“夏季在烈日暴晒下带的水不够喝,渴得嗓子眼儿直冒烟,只要遇到水源,趴在那里就痛饮一番;到了滴水成冰的冬季,饿了就吃口冻透的干粮……”回忆着这些“痛苦时刻”,霍玉炜心里还是觉得快乐。
工作之余,霍玉炜还自学了《林区森林抚育伐调查设计实施细则》及相关内容,边学习、边实践、边思索,不仅自己学透了,还教会了内业人员ArcGIS软件的运用,使生产制图实现了数字化。
如今,已经是三类调查技术骨干的霍玉炜更注重发挥技术示范和“传帮带”的作用,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积累的实践经验传授给队员们。
2019年,为完成森林抚育、补植补造、国土绿化场地的任务,霍玉炜和同事们入山作业,每天往返20多公里,一走就是一天,每天是一身土、一身泥、一身汗。
霍玉炜总说,森调队员要敢于吃苦,全凭腿到、眼到、脑到的“三到位”,才能真正地掌握林地条件、地形地貌。在他的影响下,新来的森调员李鹏成了他的徒弟。经过他手把手地教,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讲,李鹏很快地热爱上了这份工作,现在已经成为技术骨干。
在霍玉炜眼里,每个森调队员心中都有一把尺子,那就是提供最准确的伐区调查数据,当好先行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