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荔波9月7日电 (周燕玲)7日下午,贵州省荔波县小七孔镇架桥村的鲟鱼养殖示范基地多位村民正忙着将鲟鱼从水池中捞出进行称重装车,发往越南。
“这次出口的活体鲟鱼有13吨,经广西友谊关口岸出口越南。”鲟鱼养殖基地负责人耿志前一边装鱼一边介绍说,已与越南方面签订了500吨鲟鱼订单合同,预计到2021年底前会全部配送完成。
鲟鱼属于冷水鱼,素有“水中熊猫”和“水中活化石”之称。地处中国西南山区的贵州,冷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无污染,给鲟鱼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2020年贵州鲟鱼产量达1.91万吨,产量居中国第二。
图为鲟鱼养殖示范基地。 刘威 摄“鲟鱼的人工养殖不仅保护了濒危的野生鲟鱼,还能带动乡村振兴。”耿志前说,目前基地养殖有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等鲟鱼,全部供应越南市场。
数据显示,越南每年的鲟鱼进口量为1万吨至1.2万吨,而且还在持续增长。在耿志前看来,由于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冷水资源优势,在贵州养殖鲟鱼前景广阔。
走进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麓,山涧处处清泉涌,位于贵州江口县德旺乡的冷水鱼养殖基地,不同品种的鲟鱼在圆形养殖池中畅游,摆动着尾巴不时溅起水花。
“产品除了销往广州等地外,还出口到东南亚地区,且供不应求。”冷水鱼养殖基地相关负责人说,公司年产鲟鱼苗250万尾、年产标鱼300余万斤,带动4200人增收致富。
图为鲟鱼装车。 刘威 摄记者了解到,目前在中国西部山区四川、云南等地,都在利用丰富的冷水资源人工养殖鲟鱼,活体鲟鱼、鱼子酱等鲟鱼产品正为当地“鲟”出致富新路子,助力乡村振兴。
在贵州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所长李正友看来,鲟鱼生长速度缓慢且野生数量稀少,人工健康养殖鲟鱼不仅能保护鲟鱼野生资源,还对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满足市民生鲜消费需求、保护自然资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今,西部山区正在把冷水鱼“养成”热产业,鲟鱼这个长着尖尖长嘴的黑色家伙翻山越岭从大山“畅游出海”,走俏海外市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