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陈琳)在购买食品及化妆品类商品时,消费者如何快速判断包装是否属于过度包装?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召开国家标准专题新闻发布会,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发布,设置了两年过渡期,将于2023年9月1日正式实施。
食品及化妆品包装超四层即为“过度包装”
成语“买椟还珠”的故事,如今正发生在我们身边。市场上部分食品和化妆品企业对产品过度包装,并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既浪费了资源,又增加了消费者负担,更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近日批准发布上述强制性国家标准。按照新标准,粮食及其加工品的包装如超过三层,其他类食品及化妆品包装如超过四层,或是商品包装材料为昂贵材质,均可初步判定为“过度包装”。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副司长陈洪俊表示,目前,市场上部分食品和化妆品企业存在包装过度、不环保、不节约的情况,表现为包装层数过多、空隙率过大、成本过高,超出了包装本身的基本功能。
研究表明,我国包装废弃物约占城市生活垃圾的30%至40%,在这些包装废弃物中,大部分是过度包装产生的。“可以看出,商品过度包装既浪费了资源能源,又增加了消费者负担,产生的包装废弃物更是对环境造成了污染。”陈洪俊说。
如何判断商品是否“过度包装”?
新标准规定了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和包装成本要求,以及相应的计算、检测和判定方法。其中,极大地简化了商品过度包装的判定方法,消费者只需要查看商品本身的重量或体积,并测量最外层包装的体积,通过计算就可以初步判定商品是否存在过度包装问题。
此外,新标准还严格限定了包装层数要求,食品中的粮食及其加工品不应超过三层包装,其他食品和化妆品不应超过四层包装。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副司长魏宏解释称,消费者可通过“一看、二问、三算”,简单判断商品是否属于过度包装。“一看”,就是要看商品的外包装是否为豪华包装,包装材料是否属于昂贵的材质;“二问”,就是在不拆开包装的情况下,问清包装层数,判断粮食及其加工品的包装是否超过了三层,其他类食品及化妆品包装是否超过了四层;“三算”,就是要测量或估算外包装的体积,并与允许的最大外包装体积进行对比,看是否超标。
以上三个方面,只要有一个不符合要求,就可以初步判定为不符合标准要求。从绿色环保的角度,消费者应避免选购过度包装的商品。
新标准将于2023年9月1日正式实施,为企业和市场设置了两年过渡期。陈洪俊表示,考虑到新标准发布后,食品和化妆品生产企业需要根据新标准要求,对产品包装进行合规性设计,同时需要消纳库存包装以及待售商品,尤其是化妆品类商品保质期长,流通环节消纳周期也相对较长,因此设置2年的实施过渡期。
企业:更好的交互不意味着必须“过度包装”
新的强制标准对企业来说,会带来哪些变化?
在2021年服贸会上,包装企业一撕得创始人邢凯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消费时代,消费者行为发生了巨大变化,包装也被重新定义了。“以前包装要解决功能、成本和量产的需求,但是今天首先要解决的是用户的分享需求,你的包装能否让用户产生下一个消费行为、分享行为,是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邢凯称,如果商品不能引发分享,那么这个商品开发一定是失败的,所有新消费产品一个重要价值就是引发分享,包装的差异化也就更加显而易见。
因此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包装也就成为了品牌的加分项,所以很多企业会花心思在包装上下功夫。
但他同时表示,用户追求体验是消费行为在长期过程中的一种转变,包装从原先的简单到华丽、繁复,再到如今走向绿色环保,是一个趋势。企业要求包装要体现交互性,与环保也并不冲突。“用户希望包装有很好的交互性,企业并不一定要过度包装,可以通过创新的材料和技术,让原来看起来不环保的包装拥有环保的能力。”他举例称,今年下半年,他们将在“双11”推出一个“干掉塑料薄膜”的包装,也就是将传统精美包装外面覆盖的一层塑料薄膜取消,而用环保的涂层来解决纸质包装遇水软化、变形的问题。“我认为最终消费需求和国家意志会走向统一,这中间是彼此向对方靠近的过程。”
新京报记者 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