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扬州8月17日电 (记者 崔佳明 朱晓颖)江苏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已降至个位数。从江苏省及各市通报内容看,数据之“变”值得关注。
王劲松通报,16日,扬州对主城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进行了核酸筛查,共采样、检测147.15万人;截至16日24时,当日检出3例阳性,其中2例来自隔离人员,1例来自封控小区筛查。
骑车的市民在南京街头经过。 泱波 摄扬州:3组数据在下降
首先,扬州的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出现了连续下降。
扬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王劲松17日在该市举行的第十九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通报,16日0-24时,扬州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例(均为普通型)。
10日、11日、12日、13日、14日、15日的0-24时,扬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分别为54例、37例、25例、18例、18例、6例。
其次,自扬州于13日首次通报新增确诊病例的来源构成后,扬州疫情“摸清底数”的重要方面——社区筛查当中筛出的确诊病例数字也在下降。
16日0-24时,扬州新增的3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集中隔离点2人、封控小区筛查1人。
回头看,12日0-24时,扬州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5例中,来源为集中隔离点13人、居家隔离1人、主动就医3人、社区筛查8人。
第三,扬州核酸检测“包围圈”在缩小。
扬州已开展7轮主城区全员核酸筛查。目前,针对主城区重点地区的核酸筛查,已进行到第十一轮。
“扬州疫情防控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每日新增报告病例持续下降,感染来源发生结构性变化,(新发现病例)基本都在隔离范围内,社区传播链得到有效阻断。”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思源16日在江苏省政府于扬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
南京多个封闭小区解封,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 泱波 摄南京:连续出现“零新增”
17日,南京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情况(第二十八场)发布会。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丁小平表示,16日0-24时,南京没有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近期,南京连续保持本土确诊病例“零新增”。
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8月8日、10日、13日、14日的0-24时,南京单日本土确诊病例均为“零新增”;8月2日、3日、4日、5日、6日、7日、9日、11日、12日的0-24时,南京单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均为个位数。
经全力救治,出院者不断增加,转入定点医院进入下一轮康复治疗。
丁小平介绍,南京又有7名确诊患者达到出院标准,17日将转至定点医院康复。截至16日24时,南京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35例,累计出院达59例。
“当前,南京禄口机场疫情趋稳向好,处于持续巩固阶段。”王思源16日表示。
南京街头,民众佩戴口罩出行。 泱波 摄江苏:聚力打出抗“疫”组合拳
7月20日至今,江苏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805例(南京市235例,淮安市12例,扬州市555例,宿迁市3例),累计出院本土确诊病例80例。南京溧水、扬州邗江已启用定点康复医院,帮助患者愈后康复。
目前,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的确诊病例有739例,其中本土确诊病例725例(轻型131例、普通型549例、重型27例、危重型18例)。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6例,其中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
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江苏调遣28名救治专家、1465名医疗队员进驻南京二院汤山分院(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集中呼吸、重症、感染等多学科专家展开救治;组织了医疗专家37人、医疗队伍558人支持扬州展开救治。
核算检测是锁定传染源的重要抓手。为尽早打赢疫情阻击战,江苏向南京调派了9184人次的医疗卫生骨干支援南京核酸采样和检测工作;调派3425人支援扬州核酸采样和检测工作,调度10台移动方舱,建立气膜核酸检测实验室,满足一天一轮的核酸检测需求。
流调溯源是阻断传播链的有效手段。对此,该省组织了25名省级流调专家和171名流调人员充实南京流调力量,抽调233名流调人员充实扬州流调力量。截至15日,江苏流调人员已累计排查在南京密接、次密接1.5万多人以及潜在风险人员2.2万多人;排查在扬州密接、次密接2.8万多人。
此外,江苏统筹调配,在南京周边城市腾出近5000个房间,用于机场工作人员转运和异地隔离;在扬州周边各市提供和储备隔离房间2.6万间,累计转运1.79万人到周边城市隔离。
截至15日,江苏全省共有集中隔离场所1296个,正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重点人员6.61万人,已解除隔离1.6万人。
近期,江苏下发了180项“按图索骥”问题清单,“拉单式”完善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将针对流调溯源、核酸筛查、隔离观察、医疗救治、社区管控、重点场所管理、群防群控、社区服务保障等方面的薄弱环节,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把疫情防控网扎得更密更牢。
“经过前期艰苦努力,江苏疫情防控形势趋稳向好。”王思源16日表示,“下一步要扎牢社区封闭圈、扎牢主城封控圈、扎牢市域防控圈,让流动性降下来,让城市静下来,以全面‘管得住’保障尽快‘放得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