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的“包干到户”,让贺兰县原通义公社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从此,贺兰县的农业产业格局悄然改变。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始终是农村改革的主线。从“包干到户”到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如今贺兰的一片片黄土地上到处盛开着幸福的花朵。
在宁夏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工人在补秧。
从“包干到户”第一村到“农业+”
在贺兰县,全县“包干到户”第一村——立岗镇通义村早已名声在外。
“当时的通义是全县最穷的一个公社,一个劳动日10分,核算下来挣0.6元钱,家家户户粮食都不够吃,每年要向生产队借粮食。”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庄学礼回忆,村民吃不饱肚子的日子在“包干到户”责任制后发生了改变。到了1980年夏收时,整个通义公社总共打了260万公斤小麦,比最好的年景多收了75万公斤小麦。“包干到户”从此在贺兰县全面推开,贺兰县也由此成为全面实行“大包干”的全区第一县。
“几十年前我们村的土地改革走在了全区前列,现在贺兰县年龄大点的人都忘不了当年红红火火‘包干到户’大生产的场景。”5月23日,通义村党支部书记马瑞宁告诉记者,如今的通义村通过“农业+”发展模式,不断释放土地改革红利,让村民们享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退役军人荣辉2014年开始流转村里土地种植有机水稻。从开始的1000亩发展到如今的3000余亩,荣辉流转了50余户村民土地发展“订单农业”,土地流转费不仅让村民有了保底收入,还可以通过打工获得工资,实现“一地双得”。
“我有40亩地流转出去了,我在自家的土地上打工,种水稻开拖拉机,一年工资5万余元,再加上土地流转费,一年有8万多元的收入。”55岁的谢广文是第一批土地流转的受益者,他坦言,村民都对现在的改革很满意,家家户户年收入都实现了翻番。
和很多村子一样,近几年,随着大量年轻人外出,通义村家中老人无人照顾的情况越来越多。于是,通义村利用废弃的学校建了一座养老院,实现全村老人集中供养。“老伴去世了,孩子们都在外面打工也顾不上我。我住在这里有专人照顾,啥事不用操心。”78岁的李凤莲早已将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
“通义村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产权制度改革,盘活集体资产,集约经营土地。推进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通义村党支部副书记丁海兵介绍,如今,通义村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2021年,村里订单农业认购水稻1500亩,认购户达1000户以上。通义村已形成认购、加工、储存、包装、配送的一体化产业链。
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打造新型现代农业
说起常信乡四十里店村的宁夏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大多数银川人都耳熟能详。这个把水稻种出花的乡村生态观光园已成为全国人民的打卡地,每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
“稻田画的秧苗基本插完了,这几天就是在补秧。”5月22日,“全国十佳农民”获得者赵建文正在和工人们商量农耕文化的相关事宜。
8年前,四十里店村还是大片盐碱地,村民种出的水稻品种杂、产量不高、价格低,一度让当地百姓失去了种植的信心。
“一个人富不算富,要带动村民一起富。”2012年,赵建文通过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将四十里店村486户3200多亩土地进行入股,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稻田里养着螃蟹、鱼、泥鳅、鸭子,水里种着彩色水稻,形成了一幅“稻渔空间”的美丽农田画。
“每年直接带动稻蟹种养1万亩,实现一地两用、一水多收,辐射带动近500农户致富。”赵建文表示,园区采用循环种养、以渔治碱、统防统治等新技术,实现从传统种植到稻鱼(蟹、鸭)立体种养,水稻产量和品质大幅提升。园区示范智能化低碳高效养殖、稻渔水循环生态立体种养等新技术,解决周边农民300余人就业。
村民陈红兵一家4口以种植水稻和小麦为生。“那时,种植技术不行,种出的稻谷净是瘪壳,收成不好,除去所有开支,每年纯收入不到1万元。”陈红兵表示,2012年,他把30亩土地流转出去,土地流转费加分红一年就是2万多元。现在他还在园区打工,又增加了一份务工收入。
2017年以来,赵建文在宁夏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建设了稻田画景观区、农事活动体验区、农耕文化展示区,通过开展春季农耕文化插秧节、农业嘉年华、农民丰收节等休闲节庆活动,带动周边农户从事餐饮、服务、特色农产品销售等。同时,利用四十里店村十八社农户闲置房屋和宅基地打造精品特色民宿,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如今,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已成为宁夏乡村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记者 张晓慧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