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公里到1946公里,宁夏用了近21年。
2000年8月30日,宁夏第一条高速公路姚叶高速公路通车。如今,1946公里高速公路,如毛细血管在宁夏大地延伸、铺展。它们压缩时空、连接城市,助力宁夏经济加速向前。
携手鱼米产业加速跑
2000年,平罗县姚伏镇至青铜峡市叶盛镇高速公路通车,后来成为京藏高速宁夏段一部分。
“姚叶高速公路通车的最大意义在于,它将宁夏纳入全国路网的怀抱,带动沿线产业发展。”宁夏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说,向北,宁夏连接到内蒙古;向南,跨越黄河将石嘴山市与吴忠市串联起来,打通了一条出省的大通道。
5月8日,在贺兰县海吉星批发市场,5000多公斤宁夏淡水鱼坐上特殊的加氧罐车前往西藏拉萨市。经过2天的长途跋涉,这批宁夏淡水鱼进入拉萨市民的菜篮子。
“高速公路没有这么发达之前,想都不敢想。以前,宁夏的淡水活鱼要走一天一夜才能到达甘肃省兰州市。”宁夏渔业协会会长赵峰告诉记者,随着一条条高速公路通车,宁夏的水产业快速发展壮大。目前,宁夏已成为西部水产品集散地,水产品年产量75万吨,产值可达40亿元,八成以上水产品通过高速公路销往西藏、青海、甘肃、陕西以及四川、浙江等地。
产业与交通的相互促进,在青铜峡市大米产业发展中有着鲜明体现。
“宁夏大米以前是养在香闺待人知,现在是全国知名品牌。”宁夏塞外香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胡学文告诉记者,2002年建厂之初,塞外香的大米仅仅在宁夏销售,名气不是很大。
随着交通的发展,塞外香大米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宁夏塞外香食品有限公司也将厂房建在了姚叶高速公路出口附近。“产品装车后5分钟上高速公路,4个多小时就到达兰州。”胡学文说,依托便捷的交通,公司已建成年产15万吨有机大米、2万吨挂面等现代化生产线,产品主打国内高端市场。
引燃百万流量的“财流”
一条高速公路,浓缩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和城乡一体化改革进程。
4月30日,平罗县姚伏镇高荣村,正在设施大棚里给大枣树除草的村民姜学军说,随着高速公路的畅通,他建大棚种植设施大枣和设施葡萄,设施温棚种植面积已由80亩扩至1200余亩,成为当地的设施农业种植大户。
“每年枣和葡萄成熟时,当天采摘,当天就可进入陕甘宁市场。”姜学军说。
路畅,旅游业也随之兴旺。
5月1日一大早,一辆辆大巴车就载着游客来到沙湖景区。游客坐画舫船、沙漠踏浪、吃鱼头泡饭……来自永宁县李俊镇的马超告诉记者,每年四五月,他与家人都会来一趟沙湖。“在沙湖,远山、近水、蓝天、白云、金沙、鸟飞、鱼跃,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深深地印在我们心里。”
“以前去沙湖景区,不仅路窄、车多,在不堵车的情况下需要2个小时才能到达。”从事旅游运输30多年的张庆洪长期往返于银川与沙湖景区,他说,自从通了高速公路,沙湖到银川市区仅需40多分钟,他每天可以多跑两趟,一年下来,比之前多挣几万元。
截至2019年年底,全区公路网总里程3.66万公里,公路密度55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6年,我区成为全国第11个、西部第2个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省区。目前,姚叶高速公路已并为京藏高速宁夏境段,并于2020年扩建为八车道。(记者 赵 磊 实习生 杨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