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活力,让优秀青年科研人员挑大梁
报 纸杂 志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27日 星期六
——科技部相关负责人谈创新型国家建设
作者:本报记者 徐畅《光明日报》
【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基础研究占研发投入比重首次超过6%,建设13个应用数学中心,涌现了“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一批国之重器……“十三五”以来,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决定性成就,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
在2月26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未来5年,希望通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显著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链整体效能,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超过60%,实现预期目标
“十三五”以来,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变化。对此,王志刚列举了一些数据予以说明: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5年的1.42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预计2.4万亿元左右,研发投入强度2020年预计达2.4%左右,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比2015年增长近一倍。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超过60%,实现预期目标;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居到2020年的第14位。“整体上,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了决定性成就。”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还有一些短板和弱项。王志刚坦言,我们的关键核心技术还不能自主,基础研究、原创性研究还比较薄弱。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的能力还不够高,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能力还不够。同时,企业创新能力还不够强。
王志刚表示,面向“十四五”,要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一是要围绕推动产业链高端化的问题,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育种等领域实施一批科技重大项目。二是围绕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大规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高技术企业,加快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三是围绕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创新药物、医疗器械等的研发应用。四是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力推进污染防治、能源资源高效利用、应对气候变化等技术攻关和应用推广。五是围绕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以激发人才活力为重点,启动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创新生态。
支持科研人员勇闯创新“无人区”
强大的基础研究是我们国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前提和根基。据透露,“十三五”期间我国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基本上增长了1倍,2019年达1336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支出的比例首次突破了6%,预计2020年超过1500亿元。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叶玉江指出,面向“十四五”,我国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勇攀科学高峰。同时,强化应用是基础研究的生命的理念。
“当前我们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还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因此我们要引导更多的科学家开展目标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来突破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难题。”叶玉江强调,基础研究要瞄准或者聚焦科学问题,要鼓励科学家从真正的科学问题出发,形成原创课题,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
发布会上,叶玉江还介绍了关于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2021—2030)》的初步考虑。一是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支持新兴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的发展,特别是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二是要制定实施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强化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三是要加快组建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四是要改革完善基础研究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支持广大科研人员勇闯创新“无人区”。
“揭榜挂帅”是“十四五”科技计划项目改革的重中之重
国家科技计划是政府组织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据介绍,“十三五”期间,科技部在科技计划改革方面着力破解大家长期反映的“重复、分散、封闭、低效”等问题,形成了新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建立了更加公开透明而且是专业化的管理运行机制。
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解鑫指出:“‘十四五’期间,我们肯定还要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活力,提高我们科技计划的整体绩效。”
在具体改革举措方面,“揭榜挂帅”是“十四五”科技计划项目改革的重中之重。“榜就是临床任务批件,拿到批件,我们就分阶段给予支持,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研发力量。”解鑫介绍,“揭榜挂帅”改革的核心就是紧紧围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紧迫需求来设计研发任务。在执行过程中,通过“军令状”等改革举措来压实责任,让最终用户考核成果,使科技计划能够更加聚焦国家需求。
解鑫透露,“十四五”期间,国家科技计划要全面推行青年科学家项目。“青年人已经是我们现在科技计划实施的主力军,但是我们在‘十四五’要给他们搭更高、更大的平台,让优秀青年科研人员挑大梁,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大胆创新,同时也为我们国家科技发展培养一批未来能够领军挂帅的青年后备军。”
(本报记者 徐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