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转圈大王”老沙的最后一个春运
中新网牡丹江2月26日电 题:“转圈大王”老沙的最后一个春运
中新网记者姜辉 魏来 解培华
冬日清晨,雪城牡丹江还沉浸在正月的喜庆之中。7点,老沙走出家门,如往日一样,沿着走了近40年的固定线路来到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牡丹江机务段,开始又一天的工作——“原地转圈”。
老沙,全名沙恩波,今年60岁,是牡丹江机务段一名转车盘司机。每天,他都需要操作转车盘把机车转向或者送入相应库房检修、清洗,以保证机车安全上线运行。
直径27米的转车盘24小时不停歇运转,近40年来,老沙的除夕之夜也是边“转圈”边吃饺子。
老沙操控转车盘将机车转向。 吕品 摄“转圈”开始前,老沙拎着工具锤沿着转车盘和另一端的扇形机车检修库敲敲打打。“东北冬天严寒,主要是查看转盘铁轨、附件是否有破损,电机是不是正常通电”。
始建于1935年的牡丹江机务段扇形机车检修库曾是亚洲最大扇形库。如今,这座86岁高龄的扇形库“披挂上阵”,30个库房分别承担着机车检修、检测、保洁、清洗、刷油等工作任务。
所有进入库房的机车,都需要先开到转车盘上,由转车盘司机操纵转车盘旋转,将机车对准相应库房股道驶入库房。
机车在转车盘上旋转进入车库维修。 吕品 摄“准备上盘,转21号库房……”不足5平方米的操控间里,老沙站得笔直,透过窗户,在对讲机里引导机车上转车盘。
随着轰隆巨响,一台138吨重的钢铁巨兽随着牵引车缓缓开上转车盘。
“21米……22米……23米……”凭借高超的眼力和经验,老沙准时按响警报,23米长的机车分毫不差停在27米长转车盘轨道平衡线上。
转动凸轮控制机、踩闸门、插入定位插销、机车下转盘……一气呵成,不到10分钟,一台机车顺利入库。
学习司机引导机车驶入转车盘。 姜辉 摄“春运以来,转车盘每天转动次数达到上百圈,每天运送的机车也超过100台次”。1981年从绥化铁路司机学校毕业后,老沙就从事转车盘司机工作,1983年来到牡丹江机务段后一直“转圈”到现在。
“刚来的时候机车还是蒸汽机,操控间就是一个四处漏风的空屋子,冬天零下三十多度,冷了只能跺脚,实在受不了就去旁边的看道房里烤下火,后来,机车变成内燃机车、电车,屋里也配上了空调和电暖气”。老沙告诉记者,他的工作是倒班制,白班是8点到17点,前半夜班是17点到24点30分,后半夜班是24点30分到第二天8点,一个大班下来能休息2天。
“今年除夕,我正当班,单位领导给我们送来了水果、坚果还有热腾腾的饺子。我老伴在家、儿子在北京,我家三口三地过年”。老沙的老伴退休前在饭店工作,对于老沙除夕不回家的事已经司空见惯。“除夕的时候,我们三口人通了电话,儿子老伴都担心我的身体,明年过年就团圆了。今年是我最后一个春运,在这转了快40年,要离开了,心里有点儿不是滋味”。老沙摩挲着已经“包浆”的定位插销操纵杆沉默了下来。
“我们牡丹江机务段有4名转车盘司机,沙师傅工作时间最长、经验最丰富。转车盘旋转对应铁轨,误差大于2厘米就可能造成机车脱轨,沙师傅从未出过一次差错,伙计们都称呼他‘转圈王’”。牡丹江机务段整备车间支部书记任铁钢告诉记者,今年9月老沙就要退休了,这是老沙最后一个春运了,大伙都能看得出老沙的依依不舍。
太阳斜挂,直径27米的圆形转盘台上,老沙用自己的方式演绎了一首人生的“圆舞曲”,也用平凡的坚守为自己的工作生涯画出了一个圆满句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