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化服务需求量激增 有年味的“文化云餐”挺丰富 “钢丝棉烟花”被要求全部下架仍有网店在售,客服:后果自负 除夕到大年初一 太原有31人燃放烟花爆竹被查处 福州人就地旅游消费热度全国第三 牛年春节线上线下业态多样 节日消费市场新意多 “最美快递员”汪勇:每天解决7500名医护供餐问题 比山樱开得更早!杭州午潮山、西山“金檫迎春” 调节身心状态的四剂良药 宁夏春节市场供销两旺呈强劲复苏势头 犇向牛气新生活——三代人的牛年祈愿 宁夏民政为50万困难群众发放救助补贴资金3亿余元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令我们惊叹” 世预赛40强赛大概率延至6月 压岁钱该怎么管?儿童心理专家支招培养孩子“财商” 春节期间宁夏A级景区接待游客55万人次 在这里,遇见记忆里的老手艺 春节期间,宁夏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春节假期广东接待游客近4000万人次 省内游客逾九成 宁夏6位“国字号”健儿斩获4银6铜 “就地过年”助河南春节旅游收入147.59亿元 利通区3位刑警忍痛搏斗完成抓捕任务 中宁枸杞种植踏上标准化新征程 文艺星开讲丨贾玲:《你好,李焕英》的喜剧“套路”是真诚 宁夏气象农业部门会商灌区春播适宜播种期 包饺子、看春晚……外国留学生入乡随俗体验中国年 归巢与守望:返乡“小镇青年”群体探究 阑尾并非演化残迹 切除后可能增加多种疾病风险 逾15万富士康员工留守郑州过年:过好年、挣到钱 北京南站出站检票闸机“一车一消毒” 春节大假成都景区预约“热”进全国前十 “压岁钱地图”广东最少?让压岁钱完成单纯使命就好 警报声触发的“职业病”——走进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2021别样春节图鉴:仪式感足、春节档火、宅经济热 中疾控披露吉林通化“1传81”超级传播细节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名单出炉,张定宇等当选 “回谁家过年”成小夫妻选择题 “两头婚”能否两头甜 解码幸福城市 “像成都人一样生活” 为证明麻醉药能“一捂就晕” 网红医生竟把自己迷晕 黑龙江警方:北安2.16特大杀人案嫌疑人尸体被发现 北京:老字号年夜饭外卖增五成 张桂梅:把山区孩子培养成合格的接班人 “非京籍”留京服务忙:菜商凌晨就上货 小哥送餐不歇气 粤迎春运返程客流高峰 员工回家过年拒绝带电脑工作被开除 法院判单位违法 感动中国2020年度特别致敬抗疫英雄 点赞14亿人中的每一个你 新冠患者隔离病房中打电话拜年 外国人的中国年:此心安处是吾乡 雷达上天前 在这个布满“钉子”的实验室测试 北京迎来返程小高峰 16条火车站夜班公交适时增发车次 回暖!北京开启升温模式 后天最高气温将升至15℃
你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新闻 >

数字文化服务需求量激增 有年味的“文化云餐”挺丰富

2021-02-18 11:04:12来源:大众日报

年俗、艺术在指尖流淌,数字文化服务需求量激增——

有年味的“文化云餐”挺丰富

□记者 张 鹏 薄克国 石如宽 刘 磊

通讯员 杨惠麟 史海莹

这个春节,“云演出”、“线上年俗”、民宿体验等过年方式备受人们青睐,为节日增添了别样色彩。

当传统佳节搭上社会发展的快车,过年的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如今的春节,不只是聚在一起热热闹闹、买上众多的年货才有年味,而是相隔再远也能“见屏如面”,独处异地也能体味家乡年俗。各地公共文化场所相继开展线上服务,云剧场、民俗直播、云书场、线上学艺等“数字套餐”,让年味更广地传开来。

正月初四,青州古城的匠人们少有关门者,这是他们展示技艺的绝好时机。阜财门古街杨光铝艺店,一条条铝丝在杨光的巧手下弯曲环绕,银光飞舞中编织成惟妙惟肖的铝艺凤凰。店员将师傅的制作全程拍摄下来,剪辑成短视频放到网上,让线上观众也能欣赏。

青州铝艺是青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逢春节在青州古城都会有展演。今年,为丰富节日期间的群众文旅生活,同时结合疫情防控实际,青州准备了“非遗迎新春 致敬手艺人”短视频线上展示活动。

古城人少了,欣赏老技艺的人却不少。“我们围绕‘采年货’‘赶大集’等主题,由青州能工巧匠、手艺达人等介绍各自的手工艺品、特色文创产品等,并组织花毽、花边大套、八角鼓等数十种传统手工艺项目开展展示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彰显年俗特色,传承优秀民间文化。”青州市旅游发展和景区管理委员会市场开发部部长范鹏说。

如果你是胶东人,同样有精彩的“文化云餐”等你品。轻触手机屏,切换到“青岛群星云书场”,“彩云朵朵·贺新春”系列线上文化活动的青岛市群文工作者之一的刘宗琦身着长袍马褂,现身即墨古城。他手拿快板,说相声,套评书,边走边讲,细说春节的民风民俗。2月11日,青岛市文化馆录制出“我们的节日·春节——‘大奇说民俗’之话说春节”节目,投放到网上,虽然时长只有5分钟,却前后花了5天时间。“这个节目历经写稿、审稿、联系场地拍摄、后期剪辑制作等环节,可谓‘线上五分钟,线下五天功’。但想到能为市民送上欢乐,依然感觉很值得。”刘宗琦说。

不再频繁忙碌演出,文艺工作者们也没闲着。他们静下心来,创作出一批主题鲜明、充满正能量的优秀文化作品。

“群众公益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包括声乐、舞蹈、绘画、书法等,就像一朵朵彩云。”青岛市文化馆馆长陆玲介绍说,春节期间,市文化馆和10个区(市)文化馆的同仁们,根据各自区域特点和市民爱好,将“朵朵彩云”通过网络分享给每一位市民,把优质公共服务和文化资源配送到基层。

陆玲认为,疫情防控常态化状态下,线下演出虽然按下“暂停键”,但是“居家抗‘疫’”的群众对文化需求呈现几何式增长,这也为数字文化馆的建设,提供了一个推进、提升、提速、提质的良好机遇,“消费者对数字文化服务的需求量在增大,服务质量要求在提高,不仅要求好看,还要参与、互动。”

“妈,您看看淄博的年味如何?我在这边好着呢,放心吧!”2月11日正值除夕,晚上11点半,在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东东峪村叮咚小院民宿内,潘英正拿着手机与家人视频通话。她走出屋子,让家人看了一圈红红火火的喜庆景致。

大学毕业后,潘英从贵州黔西老家来到淄博工作。在今年“就地过年”的防疫号召下,潘英早早预定好了淄博当地的一家民宿。

大年三十的民宿小院,从上午11点就开始热闹起来。民宿还为顾客准备了软枣、柿饼、香椿芽等土特产作为礼物,并布置了灯笼等烘托节日气氛的小物件。“除夕晚上,前来体验的房客不少,我们互道平安,一起贴春联、包水饺、放烟花、看晚会,大家其乐融融,院子里充满欢声笑语。”潘英说,虽然无法回家过年,不过留在山东的这个春节很值得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