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彝族博士返乡创业:望民族文化成区域发展“法宝” “深海一号”能源站顺利抵达目标海域 开启安装调试工作 广西五旬铁警值守春运一线 7年参与抓获犯罪嫌疑人超千人 成都:路人癫痫发作晕倒街头 大四医学生急救送医 重要调整!北京“健康宝”进返京行程核验有了新变化 北京、天津地铁乘车二维码实现互联互通 工地暖心迎新年 留穗工友体验家的温暖 网红仙女棒也属“冷烟花” “禁燃禁放”有规定 福建南安突发森林火灾 森林消防出动扑救 江西乐安:1批智利产樱桃检测阳性并售空 流调正继续 旱情严峻 厦门开展抗旱保供水工作 “原年人”的近忧与远虑 沈阳一母婴护理中心部分婴儿感染肺炎 核酸检测为阴性 超萌暴击!你有一份“国宝级”新春祝福,请查收~ 女子举报疫情管控被打?宁夏固原:纪委监委介入调查 河南: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应修建防护级别6级以上人防工程 今夜北京山区将迎小雪 明天气温骤降最高气温仅5℃ 年集烟火气 最抚菜农心 南华山下糖瓜甜 百年技艺代代传 大运场馆工地上的暖暖年味 让不一样的年过得更有意义 记者手记:特殊年份 别样“年集” “天路之巅”派出所的别样“小年夜” 自治区政府检查节前市场保供稳价及疫情防控情况 自治区政府明确77项任务责任主体 让破坏环境付出沉重代价 数字经济下 新年新过法 志愿军老战士火山统话幸福生活 宁夏正式加入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省州长联合会 “2021年中东欧国家优秀影片播映活动”开幕 中国科技大学晒年夜饭菜谱 可可西里300多只藏羚羊重回自然 四川多所高校放大招!花式宠留校学生太暖了…… 综合消息:超七成农民工选择就地过年 专家称新冠病毒在不断适应不同人群和环境 年味渐浓!你的春节进度条已加载至99% 陕西:草原雕获救护恢复后放归野外 江西强化极端气候事件和重大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 小城东风来——崇礼人的幸福“钥匙” 河北廊坊新冠肺炎确诊住院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双清零” “腾挪”经营贷 中介竟称能帮“开公司” 专家指出风险 黑龙江省新增确诊病例3例 均在望奎县 央视春晚总导演陈临春 今年最流行的歌来自小区阳台 公序良俗就是从艺底线!“劣迹艺人”没“戏”唱啦! 中消协呼吁对“消”字号 产品广告宣传彻底清理 消除购票平台服务猫腻,需有监管刚性约束 让“春节+防疫”过出特别的年味 春运守护者:乘警“老周”的最后一次春运 早产“巴掌宝宝”体重仅650克 住院104天康复出院 安徽宿松一船只发生侧翻 致10人死亡1人失联 雅鲁藏布江畔雪山峡谷中的女“掌柜”
你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新闻 >

大凉山彝族博士返乡创业:望民族文化成区域发展“法宝”

2021-02-06 13:03:46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春见闻)大凉山彝族博士返乡创业:望民族文化成区域发展“法宝”

中新社四川凉山2月6日电 题:大凉山彝族博士返乡创业:望民族文化成区域发展“法宝”

中新社记者 岳依桐

机器切割木材的轰鸣声、铁锤敲击扁凿的叮当声此起彼伏……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城郊的一家木材加工厂里,工人们正在赶制春节前的最后一批订单,“90后”彝族博士杨丁拿着设计图纸与木工师傅沟通着制作细节。订单中的这批木制零件完工后将被运往临近的喜德县,组装成为富有彝族风情的公交车站。

杨丁是“彝居匠造”品牌的创始人,致力于传承和创新彝族传统文化,并通过家具、建筑等载体进行呈现、传播。她认为,“随着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不少地方的发展趋于同质化,比如千篇一律的古镇,一些地方的本土文化正在逐渐消亡”。凉山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杨丁在外求学期间日益意识到彝族传统文化在凉山持续发展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在未来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民族文化才是支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为了保护彝族特色建筑文化,学习家具设计的杨丁放弃了北京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大凉山创业。在2018年创立“彝居匠造”品牌前,她和团队花费3年时间深入凉山州17个县(市)开展调研,走进230户家庭收集彝族传统建筑素材。“我想将彝族传统建筑的美带出大山,让更多人看到。”

如今,“彝居匠造”的产品已走出大凉山、走出四川,甚至走出国门,销往美国、加拿大,去年总产值超过300万元人民币。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杨丁说,目前正在与英国、意大利的企业洽谈合作。

在每件产品上平衡现代和传统文化元素,是杨丁面临过的最大挑战。“资深的木工师傅年龄都比较大,最初对设计图的解读会有出入,做出来的样品差距较大。”杨丁和团队成员不断与师傅们沟通,逐渐磨合,“师傅们丰富的经验也在设计上给了我们很大帮助”。

“年轻一辈有想法,我们老一辈就把他们的想法制作出来。”52岁的木工师傅甲呷拉沙子说,与杨丁团队合作后,自己工厂的订单明显增加,年收入也从过去的五六万元增长到十余万元。“新的设计很好,既体现了我们彝族本身文化的精髓,又很受市场欢迎。”

“彝居匠造”生产链条释放出大量工作岗位,可以带动木工制作、漆画绘制、彝族刺绣、毛毡擀织等领域的从业人员脱贫致富,目前已经帮助300余人实现就业,其中不乏曾经的贫困户。杨丁说:“在活态传承彝族文化的同时,还能助更多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回乡创业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

谈及创业期间最大的收获,杨丁说是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让她在创业之路上不觉孤单。“和我一样选择回凉山助力家乡发展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为彝绣、彝族银饰、彝族漆艺等非遗文化传承、创新带来新技术、新观念,激活了家乡‘沉睡’的特色资源。”

“除了弘扬彝族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优惠的创业政策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也是吸引年轻人回归的关键。”杨丁说,她的新年愿望是希望传统文化不再只是标签,更是助力区域发展的“法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