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与物 物与人 人与人
刚柔并济“冰丝带” 运行团队紧磨合
日前,国家速滑馆已完成速度滑冰赛道的首次制冰工作
瞰冬奥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主赛区标志性场馆,也是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随着今年1月22日首次制冰顺利实施,这座“蕴含着中国人刚柔并济智慧”的场馆拥有了“冬奥史上最快的冰”。而“冰丝带”运行团队的目标就是让全世界的观众能够体验到一次充满科技感的冬奥会速滑比赛。
运行团队:让观众体验充满科技感的冬奥会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运行团队自2020年11月下旬首批人员进驻场馆以来,已与场馆建设团队深入融合70余天,他们高效有力地推进着冬奥会各项筹办工作。
如果把场馆比作“战场”,那么运行团队成员就是冲锋在前线的“将士”,他们是赛时指挥运行的管理服务主体,赛前负责组织编制运行计划、统筹整合赛事资源、提供场馆运行保障,并抓紧抓实场馆运行这个关键点,确保完成赛时的各项工作任务。
团队进驻 伴着挖掘机和电钻声工作
作为北京赛区标志性新建竞赛场馆,国家速滑馆2020年11月下旬迎来首批运行团队工作人员。当时“冰丝带”还处于建设冲刺阶段,运行团队的办公室是集装箱式房屋,进入场馆时还需佩戴安全帽,伴着挖掘机和电钻声工作,虽然条件有些艰苦,但大家干劲十足,有序推进各项工作。据北京国资公司副总经理、国家速滑馆公司董事长、国家速滑馆运行团队主任武晓南介绍,“作为场馆建设承办方,我们亲眼见证了 ‘冰丝带’的拔地而起。我常用六个词来形容场馆的建设进度:精耕细作、拔地而起、编织天幕、丝带飞舞、最快的冰和智慧的馆。国家速滑馆是首个采用PPP模式进行投资、建设与运营的冬奥场馆。可以说是汇各方之智,集各方之力,才能确保建设过程顺利实施。”
落实计划 让业主方和团队运行像齿轮一样咬上扣
武晓南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运行团队的到岗标志着前期制定的各种运行计划进入到落实阶段,对于这座标志性新建场馆来说,已经开始了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磨合。“以技术团队为例,赛时他们要负责计时等工作,比如,速度滑冰是体力和实力的比拼,赛时顶尖运动员将会向世界纪录发起冲击。这不仅是与时间赛跑,更主要的是对手与对手之间的竞争,可以说是冰刀尖上决胜负,这就需要整个团队进行反复的测试和调整。”武晓南说。
据了解,目前,国家速滑馆计时记分机房的结构已经建设搭建完成,相关计时记分设施设备的安装、穿线、调试等工作还需要技术团队和施工团队共同完善。武晓南表示,“运行团队进驻场馆后,先找到各自工作位置、明确职责、找出不足,再缺啥补啥,最后达到工程建设收尾与场馆运行之间有效衔接,真正做到让业主方和团队运行双方像齿轮一样咬上扣,为之后的测试活动等做好扎实的基础工作,这也是运行团队尽早进入场馆的意义所在。”而不久前首次制冰成功,也标志着国家速滑馆为全面保障2021年测试活动和2022年奥运会顺利举办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一场一策 积极探索疫情之下办赛的新模式
据悉,国家速滑馆运行团队现有来自30余个业务领域的60余名成员,团队在场馆主任层的领导下,勤恳务实,紧紧围绕运行设计主线,“组团队、定机制、推进度、抓落实”,在赛时运行设计5.0、赛时运行计划(V1版)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正同步推进场馆测试活动的相关工作。
在国家速滑馆场馆运行团队中,医疗防疫领域团队备受关注。按照“一场一策”的场馆疫情防控方案要求,医疗防疫团队进驻国家速滑馆之后,开始实地验证防疫流线等方案内容是否合理并随时进行调整,通过专业的管控确保场馆防疫标准达到安全等级。
目前,国家速滑馆也在积极探索疫情之下办赛的新模式,力争让观众体验充满科技感的冬奥会速滑比赛。武晓南说,“比如,我们将会进一步增强智慧售卖水平,提供更全面的机器人指引服务、语言服务甚至是机器人颁奖等,让观众既能体验充满科技感的奥运会,也将有利于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
探馆
“冰丝带”三年打造史上“最快的冰”
深冬时节,高颜值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灵动飘逸。国家速滑馆自2017年开始施工建设以来,无论是从建造技术还是建设速度,均体现了我国当前建筑行业的最高水平。完工后的“冰丝带”与雄浑的钢结构“鸟巢”、灵动的膜结构“水立方”交相辉映,共同组成北京这座世界首个“双奥之城”的标志性建筑群。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国家速滑馆飘逸流畅的曲面幕墙外,环绕飘舞着22条“丝带”。据国家速滑馆设计总负责人郑方介绍,“水立方是把柔软的水设计成坚硬的方块,而‘冰丝带’则是把坚硬的冰设计成柔软的丝带。这其中蕴含了中国人刚柔并济的智慧,一种自然界隐藏的均衡。最初的方案有很多条丝带,最终采用了22这个数字,是代表北京冬奥会举办的2022年。22条飘逸的丝带,就像是速滑运动员在冰上风驰电掣划过的痕迹,象征速度与激情。”
2020年12月25日,历时三年建设,北京2022年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宣布完工。主场馆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高度33米,能容纳约1.2万名观众,是冬奥会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场地,届时将有14块金牌在这里诞生。日前,国家速滑馆已完成速度滑冰赛道的首次制冰工作。首次制冰的成功,也标志着国家速滑馆正式具备了迎接测试赛的条件。
“冰丝带”的顺利完工,也创下了多项场馆之最。国家速滑馆采用了双曲面马鞍形单层索网结构屋面设计,这种结构设计能够极大地节约材料,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的四分之一。速滑馆建设团队将这张索网称为“天幕”。“编织天幕”的过程犹如一个巨大的羽毛球拍“绷”在了场馆的上方,只不过这个球拍是由粗大的钢索编织而成,且不是平面而是马鞍形,建设难度可想而知。“对建筑师来说,最大的难点在于建立一个严格的几何逻辑体系。速滑馆几乎全部由三维曲面构成,大到整个屋面的马鞍形的曲率,小到幕墙的每一个螺栓定位,屋顶雨水管的走向,都需要在三维空间建模来模拟。”郑方介绍道。
国家速滑馆采用了全冰面设计,冰面面积1.2万平方米,是目前亚洲最大冰面,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的冰面、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冬奥场馆。这项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环保的制冰技术,碳排放趋近于零,同时也是最先进的制冰技术,冰面温差可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这样制冷不仅比传统方式效能提升20%以上,且制冷均匀,不会出现各部位温度不同的情况,特别是在以0.001秒计时的高水平竞技中,这些都是关键性的因素。因此,“冰丝带”的冰面也被誉为冬奥史上“最快的冰”。同时,国家速滑馆将制冷产生的余热用于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浇冰等,一年可节省约200万度电。
国家速滑馆在建造过程中,除了大量使用先进建造、绿色节能技术外,还在全生命周期应用了工程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整个项目建设,无论是从幕墙系统还是到屋面系统,无论从预制看台还是索网结构的平行施工,均采用了BIM技术,实现了施工全过程的仿真分析,真正实现了“智慧建造”。
考虑赛后的可持续利用,国家速滑馆还采用了独创的全冰面设计。郑方表示:“场馆为比赛服务是非常短暂的过程。我们从最初的设计开始,就考虑到它在冬奥会之后如何持续运行。”
人物
王北星:冬奥“五朝元老”情怀依旧
1月22日,随着首次制冰成功,国家速滑馆迎来了第一位试滑者,她就是速滑前世界冠军、国家速滑馆运行团队速度滑冰项目竞赛主任王北星。毫无疑问,她是再适合不过的试滑者,在史上“最快”的冰面上,王北星流畅的动作和自如的加速,充分展现着这项追求速度与技巧的运动的魅力。
7岁开始接触速度滑冰,在15年的职业运动员生涯中,曾获得过冬奥会铜牌、世锦赛金牌和13次世界杯冠军,王北星堪称中国冬季运动项目的翘楚。她以运动员身份曾参加过三届冬奥会,2006年都灵冬奥会,首次登上奥运赛场的她取得500米比赛第7名;2010年,王北星第二次参加冬奥会,获得了女子500米项目铜牌;2014年的索契冬奥会她获得了女子500米项目第七名。索契冬奥会后,王北星选择退役,之后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MBA。在求学期间,王北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推广冰雪运动。王北星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利用课余时间,我多次到中小学进行冬奥冰雪项目的宣讲和培训,积极参加体育公益活动,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7年5月,王北星被任命为国际滑冰联盟速度滑冰项目技术委员会委员,她开始参与竞赛规则的制定和修改,参与国际裁判的培训,协助各国家(地区)协会组织比赛,在竞技场外续写着与速度滑冰的缘分。2018年,她首次以技术官员的身份参与冬奥会,协助平昌冬奥组委做好竞赛组织工作,同时学习冬奥会办赛经验,更好地为北京冬奥会做准备。
2018年8月,王北星被正式任命为北京冬奥组委速度滑冰竞赛主任,开启了她的第五次冬奥之旅。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项目的竞赛场馆为新建场馆,这对竞赛组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给她的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王北星表示,“在运动员时期,作为被服务的一方,其实更多关注个人的成绩发挥。如今作为竞赛组织者,就要更多地为每一个竞赛相关方考虑他们的需求,这就需要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去考虑为他们提供怎样的服务。”
此外,王北星还积极联络国际滑冰联盟,邀请其来华进行场地考察,使场馆建设按计划推进。她多次组织国内技术官员培训班,提高国内裁判员的执裁水平,有效解决办赛人才短缺问题。研究竞赛规则,积极借鉴速度滑冰强国的办赛经验,努力为各国运动员带来最佳参赛体验。她与特聘专家保持密切沟通,就制冰规划、人员培训等问题寻求专业支撑。王北星坦言:“因为热爱这份工作,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难时,都能够以最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北京冬奥组委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关照。”
16年时间,5届冬奥会,王北星将最好的青春时光献给了速滑事业。从运动员到技术官员再到竞赛主任,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但她始终保持着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北京冬奥会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会始终坚守体育人的使命与担当,为实现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而努力。”王北星说。
冯刚:期待在“冰丝带”见证奇迹
日前,2022年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国家速滑馆完成赛道首次制冰工作。北京青年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国家速滑馆规划发展部副经理冯刚正驾驶着全新的engo浇冰车在赛道上进行浇冰工作。制冰期间,他要随时根据制冰系统的数值,观察室内外湿度和温度,记录冰场的厚度、平整度,对冰场进行维护。
作为北京冬奥会新建标志性竞赛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从设计方案公布开始就吸引着公众目光。建成后的国家速滑馆拥有全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也是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冬奥速度滑冰场馆。对于全新的冬奥场馆,冯刚直言充满机遇和挑战:“我最早接触冰场是2007年在首都体育馆进行冰场改造,当时经验不是很丰富。通过学习和摸索,现在逐步掌握了制冰的技术。国家速滑馆是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随着技术的更新,冰场的建设也会越来越顺利。”
对冰上项目而言,要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一块专业的冰场非常重要。为了确保冰面质量满足冬奥会比赛标准,北京2022冬奥会组委会体育部特聘制冰专家马克。他与国内外制冰师联合进行国家速滑馆首次制冰工作。经过底板清洁、底冰浇筑、喷漆划线、分层多次浇冰、冰眼埋设、防撞垫安装多道工序,国家速滑馆首次制冰顺利完成,以实际行动践行开放办奥的理念。
据了解,在北京冬奥组委的统筹安排下,三台红色engo制冰车如期到场。冯刚表示,“浇冰是最考验制冰师技术的环节,从冰板降温到制冰完成大概需要15天的时间。制冰初期,工作的时间要短一些,随着温度达到-6℃左右,我们就要不停地在上面浇水,每次浇水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然后再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让它冻结实,接着再进行下一次浇冰。”
2022年北京冬奥会越来越近,冯刚表达了他最大的愿望:“那就是在我参与制冰的‘冰丝带’内见证奇迹,运动员能够在赛道上创造最好的成绩。”
文/周学帅 统筹/杜锐
摄影/本报记者 郝羿
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