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救助67名长不大的“孩子”:让那一束束微光照亮人生 医保谈判的背后是人民至上 贺兰县为民办十件实事敲定 去年银川市577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泰山保卫战”背后:俱乐部更名到底改变了什么? 网友爆料:电梯口落水不止好似“水帘洞” “红马甲”闪耀抗疫一线 宁夏公安机关依法传唤16名违规“快手”主播 银川铁路运输法院开庭审理环境资源行政公益诉讼第一案 宁夏壹财经开讲|宁苗生态:把 绿、美、富写在宁夏大地上 特奥冰雪嘉年华宁夏选手获佳绩 8名运动员获23块奖牌 爱冰雪的你,这份《雪场运动安全指南》请收好 银川阅海社区齐心合力抗疫 贺兰淡水养殖的春夏秋冬 宁夏党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银川吴忠固原反馈督察情况 家长请注意!银川三家医院发热患儿就诊流程有变 三十而“砺”:生于1990的他们,真的长大了吗? 宁夏如何答好“限塑”这道题 用好教育惩戒这把“戒尺” 固原农村转移就业实现收入逾71亿元 云南大理发现南诏时期官家寺庙建筑群 宁夏人将用上国家谈判药品 147个美丽小城镇扮靓宁夏山川 做好京冀黑中风险地区疫情输入防范应对工作 苏州打造“太湖生态岛” 满足市民需求 保障市场供应 疫情之下 年夜饭有了新吃法 毕业生就业质量,不必只看眼下的“钱景” 广东拿下四川获连胜 上海力克新疆止连败 新一年,留学之风吹向哪儿 涉嫌多起侵财案件不知所踪!中卫法院悬赏5000元寻老赖 天冷了,你家暖气热不热 在宁的大学生注意啦!这里有70个免费摊位邀您创业 中国铁路的2020年 90后夫妻直播带货月入十多万 “霸王条款”怎能如此任性 广州1.3万“蓝马甲”化身打假代言人 App内置广告“关不掉”怎么办 今年春运广东旅客发送量预计将达1.72亿人次 “我要去当空降兵” 24岁的他如愿以偿 36节私教课才上12节 健身房“跑路”了 新一轮冷空气将影响我国大部地区 华北等地有沙尘天气 黑龙江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3例、无症状感染者68例 广州新建住宅将自带“医保” 山西晋中:在晋中的密接者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90后”真长大了吗? 三十而“砺”:他们生于1990 从小公主到女汉子 17岁成都女孩被牛津大学录取 江浙“两头婚”现象:是“两家亲”还是“两头昏”? “两头婚”普法:权利和义务不因孩子跟谁姓有变 黑龙江省新增确诊病例43例 均与望奎疫情有关
你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新闻 >

宁夏救助67名长不大的“孩子”:让那一束束微光照亮人生

2021-01-14 10:41:10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CgsCHV__bXSAV2ZvABFzGc8irnc558 (1).jpg

冬日,暖阳透过窗棂尽情地放射着能量,照得屋内镀上一层温煦的黄色。

一碗小米粥、一个鸡蛋、两个花卷,1月11日,患者王某正在享受早餐。

看似寻常的早餐,却在细微处透露出不同——

小米粥定量、温度适中,因为王某不知冷热,不会等饭凉一点再吃;

鸡蛋是掰碎的,王某不懂得细嚼慢咽,容易囫囵吞下去……

“小口小口慢慢来。”一边帮王某擦拭嘴角,一边搅拌小米粥。

彼时,宁夏社会福利院心身医学科护士王莉唇角微弯,露出一抹笑意,似暖阳一般。

窗外风景易色、季节倏忽更替,王某在此已经治疗了193天。

2020年7月,宁夏社会福利院多了67名长不大的“孩子”,这些“孩子”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仅28岁,他们有共同的特点——家庭困难且患有精神障碍疾病。

“照看一个人、致贫一家人,是不少精神病患者的真实写照,尤其在脱贫任务刚完成的地区,这些特殊人群的幸福指数和生活品质不高,返贫隐患依然存在。”自治区民政厅有关负责人说,尽管该群体数量不多,但救助他们意义重大。去年7月份以来,自治区民政厅成立深度贫困家庭精神障碍患者救助小组,对西吉县特困供养、未脱贫建档立卡户及低保对象中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以及红寺堡区、原州区等6个县(区)民政福利机构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人员进行全面摸底和问诊评估,筛选出67名重症患者并给予免费入院治疗。

(一)

没有人知道马刚(化名)是怎么得的病。

“不会说话、屎尿拉裤子上、跑出去不知回家的路,前年离家出走,手指被冻伤,被迫截肢……我们要打工养家,实在没精力管了。”在西吉县筛查时,宁夏社会福利院心身医学科主任高书琴遇到一对愁苦的夫妻——马刚的哥哥、嫂子。

<p>医护人员为患者整理被褥。</p>

医护人员为患者整理被褥。

阳光下,46岁的马刚衣服泛着光,满是污垢,一头长发粘在头皮上,乱糟糟的胡子挡住了半张脸,嘴里的口水吧嗒吧嗒不停往下掉。高书琴的心像被人猛揪了一把,脑海涌现出一个想法:帮!让他活出人样来。

3个月后,被诊断为癫痫伴有精神障碍的马刚,“如愿”来到宁夏社会福利院。

初到福利院,正值夏季,马刚身上散发出阵阵酸臭味。身上的污垢硬到用刷子才能清理下来,满身的虱子让皮肤又红又肿,医护人员屏住呼吸,好大一阵忙乎后,马刚终于露出干净清爽却枯瘦如柴的面庞。

入院初期,马刚还表露出一系列怪异的行为——趁人不备,偷拿别人的新衣服,即使身上热得直冒汗,也舍不得脱下来;看到他人掉在地上的饭粒,随手捡起来塞进嘴里;端起碗狼吞虎咽,不管饭是否烫嘴。谁也不知道,马刚究竟经历了什么,或许,他从前过的是饥不果腹、风餐露宿的生活。

从入院起,高书琴和同事就成了马刚的“编外家人”。马刚的生活习惯很不卫生,除把大小便拉在裤子上,还随口吐痰……高书琴和医护人员用足了耐心,反复教其正确的行为,甚至手握纸张,紧跟马刚身后,随时擦拭他弄脏的墙面、地板。

长期的自闭生活让马刚对外界充满敌意,自我保护意识极强。针对马刚的情况,高书琴采取“一人一策”的方案,对马刚进行“药物+心理辅导”。

如今,马刚的精神状态已发生明显变化,癫痫病发作次数也得到有效控制。

<p>患者出行时,医护人员寸步不离,全程陪同。</p><p>(本版图片均本报记者 党硕 摄)</p>

患者出行时,医护人员寸步不离,全程陪同。

67名“孩子”中,马刚并不是个例。

有人拒绝吃药,对医护人员拳打脚踢,甚至朝医护人员脸上吐口水;有人不愿更换衣服,把衣服撕得“千疮百孔”;有人把粪便、鼻涕摸到墙上,弄得满身都是……

被患者抓伤后,仍然耐心地哄其吃药吃饭;为浑身都是虱子的患者清洗身体和衣物,恶心得几天吃不下饭;夜间每20分钟巡房一次,为患者逐一盖好被子……

一边是心智不全、封闭自我、意识较差,很难纠正行为的患者,一边是细致入微、无怨无悔的医护人员。在这里,每一个生命都得到最大的尊重、每一位患者都得到悉心救治,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始终流动在患者心间。

离别前,记者与马刚微笑再见,紧张许久的他渐渐松开了紧攥的手指,挥动着残缺的手与记者道别。

(二)

21年前的那场噩梦,始终萦绕在王强(化名)脑海,夜深人静时,让他痛不欲生。

2000年,家住西吉县某乡的王强在工地讨要工资时,被包工头击倒在地,后脑勺着地,落下病根。在医院治疗11天后,身无分文的王强选择回家保守治疗。

一晃,21年过去了,尽管这期间王强没有过激行为,但不幸的过往逐渐侵蚀着他的正常思维,使他患上了躯体化障碍。

有时,母亲端上热乎乎的饭菜,出现幻觉的王强大喊:“鱼怎么活了?”“菜叶在动,不能吃!”有时,王强整夜睡不着觉,还会无缘无故打骂家人。

“我控制不了自己。”采访中,王强不止一次强调。而一双无处安放的手,不时挥舞在空中。

<p>患者伏案写对联。</p>

患者伏案写对联。

精神上的疾病让王强度日如年,他无数次渴望自己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脑子不再有那些奇怪的想法,哪怕一天也好。”

今年初,王强突然病情加重,犯病时无法行走、呼吸困难,被家人送到医院治疗。但高额的药费让刚脱贫不久的家庭雪上加霜,一宿未眠后,王强抱着铺盖回了家。

病情越来越重,王强甚至半梦半醒间产生幻觉——想杀人!5个月前,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王强被接到宁夏社会福利院。入院第一天,王强就给医护人员一个下马威——发病3次,并伴随打人的行为。

经过分析、测试、检查,宁夏社会福利院心身医学科护士长王娇找到王强的病因:“虽然21年前的灾难过去了,他却未从不幸中走出来。内心畏惧、意志薄弱,把自己‘反锁’在封闭空间,抵触一切挫折和困难,从而导致发病。”

患者病情严重,药物治疗必不可少。可谁曾料到,出现幻觉的王强一度抗拒吃药,甚至把药藏起来。细心的王娇每天早晚将药融化在水中,一点点喂王强喝下去。

有段时间,王强失眠多梦,王娇整夜陪伴在王强床头,不厌其烦地哄他入睡。除药物治疗,医护人员还对王强采取心理治疗、脑电治疗、音乐治疗、绘画治疗,从不同角度助其恢复感官、睡眠和知觉。

<p>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学习刺绣。</p>

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学习刺绣。

每天面对精神状态和行为各异的患者,王娇也曾孤寂、迷茫过,回家后心情糟糕时也会朝家人“无理取闹”。“没办法,我也需要宣泄一下。”

患者的健康是最好的回报。王娇欣喜地告诉记者,王强如今能睡整夜觉了,对事物也有了客观认知,发病次数降到1个多月一次。

采访中,记者得知,王强住院后,王强的妻子终于腾出手来,与母亲开了一家超市,生意做得有声有色。现在,一家人只盼着王强早日治愈出院。

(三)

每天9时30分至10时,都是雷打不动的康复时间。1月12日,伴随舒缓的音乐,患者赵子龙(化名)正在安静地绘画。

“子龙最近情绪不稳定、睡眠质量差,但他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绘画能缓解情绪,或许让我们洞知他的内心世界。”宁夏社会福利院社工康复科副科长王秋香介绍。

在王秋香的引导下,赵子龙很快画出了一幅自创画——一只铅笔、一个缺少一块颜色的瓶子。

<p>医护人员为患者修剪指甲。</p>

医护人员为患者修剪指甲。

画上还有一段他的内心独白——人生犹如空瓶子,要给自己的人生图(涂)色,会更加灿烂。

多年前,赵子龙亲眼目睹家人被伤害,成为记忆中抹不去的黑色回忆。借助这幅画,王秋香分析,赵子龙最近又想到了不开心的过往。“接下来,我们会针对这些新发现开展对应的治疗。”

“做一名正常人!”这是67名患者的努力方向,亦是医护人员默默坚守的动力。

“给这些群体造成最大创伤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内心受创。”宁夏社会福利院有关负责人说,目前他们已探索心理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中医理疗等四大类共计28项辅助治疗,以减少患者的紧张焦虑,促使其放松身心。更重要的是,通过治疗为患者提供安全、轻松的交流环境,帮助患者认识自我、表达自我,唤醒其内心积极的正能量。

截至目前,已经有21名患者治愈出院。回归家庭和社会后,他们能否健康、快乐生活?

从十几米外踉踉跄跄地跑来,一把将宁夏社会福利院精神科主任医师宋红搂在怀里,掩饰不住的喜悦……不久前,家住吴忠市红寺堡区的马某又见到了曾朝夕相处50多天的医护人员,近2个小时的回访中,宋红和同事为马某做详细的测试和检查,并且为家属教授日常护理知识、科学用药管理。

“许多精神疾病患者回家后仍需要服药,因此居家护理至关重要,若不按时服药,1年内复发率高达70%以上。”宋红介绍,去年9月以来,她们对治愈出院的患者开展跟踪服务,指导家属掌握服药的注意事项、常见的不良反应、生活技能训练。

患者居住地较为偏远,到市区买药不便,亟需送药上门;乡村精神卫生专干专业能力较弱、流动性大,发挥作用不明显……针对回访中发现的问题,宋红和同事还向民政部门提交了建议。

让每一个生活无着的困窘者得到救助,考验着一个社会的良心和底线。

<p>患者在书法绘画治疗室内绘画。</p>

患者在书法绘画治疗室内绘画。

去年以来,自治区民政厅把脱贫攻坚战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先后出台一系列暖心措施,逐步扩展低保覆盖范围和覆盖面,提高城乡低保标准、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标准以及机构内孤弃儿童、社会散居孤儿养育津贴标准,有效缓解困难群众的生活压力。同时,对7名低保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开展上门心理疏导,助其恢复正常生活。

“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谢谢你,感谢有你,世界更美丽……”

采访结束,社工康复科治疗室里,10多名患者正跟着医护人员进行音乐治疗,歌声参差不齐,却触动人心。

谢谢你!将一束束散发着光和热的微光,汇聚成火炬,照亮人生、温暖心灵……(记者 姜璐/文 党硕/图)

W020200805667731696692.jpg

短评:多一点关爱 多一份希望

“良言一句三冬暖”,宁夏社会福利院护理人员一句关心的问候、一个小小的安慰,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减轻了患者心理上的压力和精神上的痛苦,也为患者战胜疾病树立了信心。

护理精神病患者,医护人员的辛苦可想而知,她们经常要受到病人的辱骂、殴打。可是这些白衣天使不与患者计较,因为她们心中明白,患者更需要得到关心和爱护。她们擦干眼角的泪水,继续为患者喂饭喂药,继续细心地替他们擦洗身上的污垢,耐心地为患者做心理护理,打开患者郁结的心灵。

精神疾病是一种特殊的慢性疾病,治疗周期长、易复发,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这对许多家庭来说都是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同时,精神病人也是急难事件的高发群体,面临生存和安全困境,往往是“病一个人,困一家人”。

如何让贫困家庭走出无法治疗精神疾病的窘境,是全社会一直思索且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从目前情况看,对严重精神病患者的管理工作具有相当的难度,但也不是难有作为。近年来,我区对社区精神障碍康复对象及康复资源底数进行拉网式排查,并为病情稳定且愿意接受社区康复服务的患者建档立卡。自治区民政厅出台《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工作服务指南》,该标准提供了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工作服务方法、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管理、服务评价与改进等方面的指导。

社会福利院是精神病人暂时的“家”,不应该是永远的“家”。让康复的精神病人回到自己真正的家,是家庭的责任,也是政府的责任、社会的责任。精神疾病患者以及康复人员也是社会一分子,他们也应该受到尊重。全社会应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贫困精神病患者帮扶的长效机制,为他们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康复服务,使患者及家庭获得更多实际帮助。(李志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