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北小营镇后礼务封村后
因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顺义北小营镇后礼务村自2020年12月30日起实行封闭管理,1725名村民的衣食住行均要靠工作人员代买代送。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身患慢性病、有医疗需求的老人在村里生活还方便吗?记者近日来到顺义北小营镇一探究竟。
运输小分队挨家挨户送货
95岁独居老人一日三餐有保障
早上8点半,穿防护服、戴口罩手套、消毒小三轮车……徐春凤骑上三轮车直奔村口,动作利索。一路上家家户户大门紧闭,鸟儿扑棱翅膀的声音都听得真切。村外,一辆货车缓缓停下。这是村民们订购的蔬菜瓜果、日常用品到了。
徐春凤是后礼务村疫情临时指挥部后勤保障组的一员,同时也是后礼务村两委成员。自村里启动封闭管理后,北小营镇第一时间在村里设立临时指挥部,组建物品采购、药品采购、生活品配送、物资保障、消毒消杀、政策解答6个工作组。村民日常买菜或买其他生活用品都在线上完成。“村民在网上下单后,统一配送到村口,再由我们逐家逐户送过去。”徐春凤快速按照单子挑拣出各家要送的东西,开始配送。
“大妈,我们来给您送东西了。”“来了来了!”徐春凤的大嗓门一吆喝,一位老人满面笑容地出来开了门。徐春凤和同伴将老人儿子送来的早饭和棉拖鞋递了过去。老人名叫孙淑兰,今年95岁,身体硬朗,自己住在后礼务村,平时由住临近的儿子过来照顾。如今封了村,一日三餐就由家人送到村口,再请工作人员送上门。“您要是缺啥了,就给咱村委会打电话,那儿随时有人值班,我给您送家里来。”问了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家中生活情况后,徐春凤放下了心,推着三轮车又赶往下一家。
“咱们村里老人不少,不会用智能手机的不在少数。每天都有专人给他们挨个打电话询问身体情况,还会再问问有没有需要买的东西。”徐春凤说,村里封闭管理后,村外的亲朋好友每天都会送来水果、牛奶等物品,就放到村口的传递柜上。
天气寒冷,运输小分队怕东西冻坏,一点儿不敢耽误,走街串巷、一户一户送至村民家中。“咱们测个温扫个码,先登记后放物,写好收件人姓名,我们立马给您送到位!”小分队的陈大海每天都在卡口负责这些工作。
驻村医生随叫随到
患慢病老人常用药不断顿
在后礼务村,还有一个特殊的保障组。医生赵毓和肖红红、郭旭两位护士就住在村里,连同村委会工作人员陈海菊组成了医疗服务小分队,帮村民代买常用药品,满足医疗上的应急需求。
上周,指挥部接到一通特殊的电话。电话中,村民高阿姨显得有些着急,村子封闭管理之前她在医院做了腰椎微创手术,如今已经到了拆线的时间。高阿姨对村庄封闭式管理很理解也很支持,可拆线这事能不能拖到解封,她心里也没底。
“您别急,赵医生这就过去给您看看。”得到答复后,高阿姨安下了心。驻村医生赵毓今年52岁,是北小营镇卫生院外科医生,从业超过20年,也是土生土长的后礼务村人。封村后,赵毓主动申请成为医疗保障组的成员,帮助村内协调采购药品、联系医院、转运病人等,日常还负责解答村民医疗上的疑问,对老年人、有慢性病的村民上门问诊、随访。
了解高阿姨的情况后,赵毓带着医疗箱赶到她家。查看伤口愈合情况后,赵毓熟练地操作完成拆线。“有事随时给我们打电话。”临走前,赵毓反复叮嘱高阿姨拆线后的注意事项。
赵毓医生的下一站是患有慢性病的刘跃柏家。他需要长期服用降压降脂药,每周都要到镇里的卫生院开药,封村后买药成了难题。“刚听说封村的时候,我还担心家里存的药吃完了怎么办,没等我开口问呢,村里立马就挨家挨户问有没有慢性病需要买药的,安排得非常周到。”刘跃柏很是感激。
村里有驻村医生和护士,指挥部还成立了药品采买小组,为了确保药品购买准确,村民把医保卡和药盒一并交给工作人员,药买好后送到家再按照实际情况付款。
“优先选择智能支付,尽量全程无接触。”陈海菊负责送药上门。她每天上午接收药品,按照事先登记的需求单分装好,再跟医生护士核对药品名称和用法用量。每天下午陈海菊就走街串巷去送药。有的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也没有现金,陈海菊就先把药送到老人家,由村委会留存买药的底单,等解封后再支付。
心理疏导热线24小时在线
村子实行封闭管理后,不仅要考虑满足村民生活上的各项需求,也要保持大家的心态稳定。为了让村民有事有人可找、有话有人可说,副总指挥王晓松开通了一条心理疏导热线,负责日常接收村民的咨询、宣传政策、安慰情绪等,24小时待机接收村民的来电。
午后,王晓松接到了村民陈万春的电话,明显变快的语速透露出紧张:“我们家租户张金龙发烧了,体温37.8℃,这可咋办呀?”
“您先别紧张,他既没有接触过病例,核酸检测结果也一直是阴性,您先让他不要出屋,也别胡思乱想,我马上到您家门口。您把他的电话号码发给我,我来说。”王晓松一边安抚陈万春让他镇定下来,一边快步向外走去。当得知张金龙刚喝完酒后,王晓松叮嘱其多喝点水,隔一会儿再测。“如果持续发烧,我们安排人带你去发热门诊,这样您安心,我们也放心。”最终,张金龙的体温恢复了正常。
如今,后礼务村已经封闭了近两周。封到什么时候?解封之后家人能不能来探望?需要什么条件?……这些都是村民咨询最多的问题。“解封要经过专家评审,满足一定条件。咱们还是要安全为主,不要急,坚持住,很快会有序解封的。您放心,村里一应保障绝不会缺!”设身处地,王晓松一遍一遍地为村民耐心解释。王晓松掷地有声的承诺也给大家吃下了“定心丸”。
元旦佳节,无论村民还是外来租户,家家都拿到了新年礼——50斤米、50斤面、一桶油、一箱奶和一大袋子鸡蛋。
“新年快乐,给大伙儿送点吃的。”当时,村民陈自柏正在客厅晒太阳,听见门外的说话声赶忙出屋。只见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麻利地从三轮车上搬下了一大堆东西放在地上。
“不想自己包,这里有速冻的饺子。新年来了,饺子汤圆可不能少!”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笑语盈盈,说话间又将两大袋汤圆、水饺递过去。
“还惦记着我们,心里真暖和。”陈自柏连连道谢,内心充满感激。来不及寒暄,工作人员推着小三轮又赶往下一家。寒冷的冬日,家家户户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
目前,后礼务村已经完成了两轮全员核酸检测,即将在今天开启第三轮全员检测。如今,后礼务村封闭管理已近两周,驻村专班、包村干部、国企干部职工、医护人员等前来支援,每天做好物资保障、巡逻值守、物品配送、消毒消杀、逐户慰问……工作人员每天平均的工作时间超过18个小时。
在这些“守护神”的保护下,封闭村的老人们,生活挺美。
本报记者 王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