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海口12月29日电 题:海南偏远山乡“教育扶贫移民”:从15年没有高中生到120多人考上大学
作者 凌楠 王晓斌
在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偏远山区王下乡,上大学对于当地孩子来说,曾是遥不可及的梦想。2006年起,得益于昌江实施“教育扶贫移民”政策,王下乡已有千余人走出大山,从连续15年没有高中生到如今120多人考上大学、500多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扶贫先扶智
山区学生接受优质教育
王下乡地处霸王岭山区,受限于地理位置,曾是海南最贫困、教育发展最落后的少数民族乡镇之一。在2006年以前,王下乡学校初中毕业生已连续15年无人考取普通高中。
今年刚大学毕业的韩赛(左一)已获聘王下乡钱铁村村务专员。王晓斌 摄为改变贫困面貌,2006年,昌江县以“扶贫先扶智”为指导方向,实施“教育扶贫移民”政策,将王下乡初中生全部迁移到位于县城的昌江民族中学就读,实行寄宿制教育,让大山里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王下乡最远居民点离县城有近百公里,山路崎岖。每逢节假日,校方还会派车接送每位学生。
2006年以来,昌江县投入9600多万元集中建设职业教育中心、民族中学、思源实验学校、王下乡中心学校等4所教育移民学校,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当地教育水平。
“初一的时候学习不是很好,现在上初二,成绩已经赶上同学们。”近日,从王下乡中心学校毕业后来到昌江民族中学学习的韩少欣说,在学校有一对一帮扶老师,每学年还有4000多元生活费补贴。
海南昌江民族中学团委副书记李学来介绍,昌江民族中学对“移民学生”实行一对一关爱。学校要求老师做到“四个一”,即每天一见面,每周一谈话,每月一汇报,每学期一小结。通过和学生日常见面、谈话,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身体状况,及时给家长汇报学生在校情况,总结评估学生优缺点等总体情况,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李学来认为,“教育扶贫移民”政策,关键是可以改变山区学生的思想观念,激发他们追求上进的内在动力。“多到外面看一看,才有目标和理想,才有学习的动力,才会用知识改变命运。”
图为海南昌江民族中学校园环境优美。凌楠 摄大学生归来建设家乡
为山区发展注入活力
在昌江王下乡,记者偶遇刚获聘该乡钱铁村村务专员的韩赛,她是“教育扶贫移民”项目的受益者。今年6月,22岁的韩赛从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11月中旬,回到王下乡。
韩赛父母务农,家里种植了橡胶和水稻。她说,小时住在茅草屋,现在住上了水泥平房。村里道路硬化,通了自来水,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听闻县里招村务专员,她立即报名,“我恋家,能回到家乡工作挺开心”。她看好家乡的发展,畅想将家乡资源串联起来,发展旅游业。驻钱铁村第一书记黄昌平说,像韩赛这样新一代有文化有干劲的青年村干部,将为黎村带来新气象。
王下乡洪水村正在建设以黎族船型屋为特色的民宿旅游项目。今年30岁的韩巧珍也是新上岗的村务专员。她是较早一批“教育扶贫移民”项目学生。“在王下乡上初中时,每周放假要回家背米到乡上的学校,单趟走2个小时的山路。在学校,同学们要自己煮饭。后来到了县城,食宿条件都有了改善。”从琼台师范学院学习四年毕业后,她曾先后陵水、临高、儋州的私立学校做老师。和丈夫协商后,她从儋州回到昌江工作,“我生在这里,熟悉家乡的情况。希望自己能为家乡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图为王下乡的一处风光。王晓斌 摄“以前乡里村民思想观念保守,‘等靠要’思想严重,往往仅满足于家里几亩橡胶的微薄收入和政府补助勉强维持生计。”王下乡党委书记刘永辉说,如今,不少通过“教育扶贫移民”项目从大山走出的孩子们,回归家乡,带领乡亲们发展产业,改变了村民的思想观念,实现“扶智”带动“扶志”的双赢。
据了解,2011年至今,海南围绕“全上学、全资助、上好学、促成长”目标,出台了近百个教育扶贫文件和多项配套方案,构建了完整的教育脱贫攻坚体系和完善的工作机制。此外,针对海南农村人均收入偏低但物价高的特点,2016年起建立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特惠性资助政策,小学每生每年2400元/年、初中每生每年2900元/年,实现义务教育“衣食住行学”政府兜底资助。
海南在全国率先开展“教育扶贫移民”工程,2008年至今,共建成24所思源实验学校,改扩建14所学校,覆盖了16个市县,提供优质学位5万多个,使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和山区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