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追踪高质量:农业节水,增产增效不增水 专家学者广州聚焦肿瘤防治:40%癌症可预防 冀推进基层科普 浙江象山发现一来源不明集装箱 内有不明冷冻食品 厦门方特冰雪节:开启冬日奇幻之旅 2021“研考”首日 北京多考点有序开考 今天北京继续走晴暖路线 明起将遭“速冻”冷到怀疑人生 昌赣高铁开通运营一周年:带动经济交流 改变居民生活 严格防疫 安全有序——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首日见闻 辽宁大连新增4例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 详情公布 寒潮天气将影响中国中东部 寒潮黄色预警发布 我国生物医学成像领域大科学工程项目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昆明确诊病例所涉区域应检人群3816份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我国各类养老床位数达到807.5万张 广西侦破一特大跨境武装贩毒案 侦办过程惊心动魄 停产、限产!宁夏500余家企业响应落实大气攻坚行动 宁夏大武口:地标美食凉皮让冬日“热”起来 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 涉案两人涉嫌诽谤案被立案侦查 警方通报西安地下赌博案:先后在多地抓获15名涉案人员 贵州余庆:大山里的“新农人”培训班 甘肃千余种农特产品“赶集”“晒颜”:客商众里寻“甘味” 上海首个5G乡村:全村防控数字化 垃圾分类更聪明 甘肃青少年科普“第二课堂”:趣味“抖秀”诠释科学与生活 拼过2020的你还好吗|挥别武汉,她又回到“红区” 非洲籍医生杰西:和广州人民共战“疫” 江西南昌地铁3号线正式开通试运营 援鄂护士周国红:向生命“硬核”喊话 山西首条地铁集成“黑科技”:无人驾驶、刷脸乘车 华东师大成立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 宁夏大武口:地标美食凉皮让冬日“热”起来 “唐风晋韵·锦绣太原”文旅推介会走进扬州:实现客源互动 四千余跑者陕西三原跑“微马” 促全民健身与文旅产业“联动” 北京疾控再强调:这几类场所和人群必须戴好口罩 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销售将迎来统一监管规则 热评丨元旦春节将至 疫情防控需打起十二分精神 哀兵之战!安徽男手力克广东队迎来赛季首胜 陕西首针新冠病毒疫苗完成接种 重点人群接种工作全面启动 山西首条地铁集成“黑科技”:无人驾驶、刷脸乘车 焦点访谈:2035年的中国交通是什么体验?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0,开启“超级模式”的中国航天 扶贫相册——老窝来了位“柑橘博士” 北京公布25日新增2名确诊病例活动轨迹 江西南昌地铁迈入三线换乘的线网时代 成都中院一审公开宣判万鑫等27人非法经营罪案 涉案金额超23.32亿元 河南光山县坚持生态立县 荒山变青山 青山成金山 南航“英雄机长”逝世 曾在发动机故障后安全迫降 通讯:从茅草屋搬进小楼房的海南黎族,变了啥? 河南推进黄河下游生态廊道建设 实现治河与惠民双赢 北京宏志中学20年培养3200人 超六成考入重点大学 新疆巴州塔里木水库首次引来万只候鸟栖息 第十一届希望工程“南粤会亲”举行 预计资助3千名学生
你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新闻 >

田间追踪高质量:农业节水,增产增效不增水

2020-12-27 09:04:51来源:人民日报

农业节水,增产增效不增水(田间追踪高质量·节约型农业)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一方面粮食连年丰收,另一方面水资源约束趋紧,如何加快推进高效节水农业?

近日,记者在河北、陕西、甘肃调查发现,各地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优化种植结构、创新水资源管理制度,走出了一条水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浇地变成“浇作物”,节水灌溉技术落地生根

田畴里铺了一层绿,河北衡水市武邑县朱庄村种粮大户朱同中浇完越冬水,舒了口气,“1300多亩小麦,两天多就搞定了。”

田间地头,一栋栋机井房点缀其间。“浇地刷卡,机井自动放水,咱再也不用白天黑夜守水了。”朱同中说,过去浇地人人上阵,如今十来人就把上千亩地包了。

朱同中采用的是大田滴灌设备,“滴灌管埋在地下,水直接流到麦苗根部,从浇地变成‘浇作物’,每亩地一季用水量从80立方米减少到60立方米左右。”

节水账连着增收账。“现在浇地省水省工,发展规模化经营,心里有底。”朱同中和中化现代农业河北有限公司签订了托管合同,“田保姆”提供节水品种、绿色化肥、机械化收储等一条龙服务,再加上省出的水费,每亩地成本减少300多元,而小麦单产从八九百斤增加到1200斤左右。

武邑县是粮食大县,地处华北地下水漏斗区。为了破解粮与水的矛盾,县里鼓励农民采用滴灌、喷灌等农业节水技术。全县农业用水量从2013年的11700万立方米降至2019年的9447万立方米。

“农业是我国用水大户,2019年我国农业用水量为3682.3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61.2%,有的地区甚至超过90%。”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介绍,当前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总体不高,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仅占有效灌溉面积的30%。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大有潜力。

政策引导,一大批节水技术得到广泛运用。石羊河流域夹在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间。过去因为无序取用水,石羊河长期断流,地下水严重超采,水退沙进,两大沙漠几乎合拢。

节水让石羊河流域重现生机。在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下双镇南水村,温室大棚科技范儿十足。“打开水肥一体机,营养套餐直接‘喂’到根须处,西红柿苗长得旺,用水比过去少了一半左右,一座棚毛收入有3万多元。”村民相录说,购置滴灌设备有补贴,技术指导也跟得上,大水漫灌不行了,必须要走节水的路子。

甘肃省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局局长康德奎介绍,政府与科研院所围绕节水关键技术协同攻关,组织专家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全流域完成大田滴灌、温室滴灌等田间节水改造工程296.98万亩,2019年石羊河流域用水总量比2006年减少了6.3亿立方米。

从大水漫灌到高效节水,农业生产方式不断走向集约。水利部发布小麦农业灌溉用水定额,推广一批成熟农业节水技术和产品,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十三五”以来,中央每年安排20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重点支持华北平原、西北旱区等地区大力发展喷灌、滴灌等农业节水技术。2019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0.559,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

以水定产,高耗水的减下来,节水作物多起来

用水之变,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也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

缺水地区如何发展现代农业?一道考题摆在地处渭北旱原的陕西礼泉县面前。全县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76立方米左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

老果园30多年了,苹果品质退化,产量直往下掉,发展啥新产业?“啥不费水咱种啥。”4年前,史德镇史南村相中了温室蔬菜。村党支部书记贺成龙介绍,“水利部门免费配置了温室滴灌设备,一茬蔬菜每亩需水量仅为十几立方米,但收入近万元。”

如今,史南村1200多亩的蔬菜产业园已经建成,村民可通过土地流转、务工、承包大棚等方式参与其中。“以前靠天吃饭,辛辛苦苦挣不下钱。如今种大棚菜,一年收入能有7万元。”村民薛备战承包了两个大棚,棚内一垄垄西红柿、黄瓜长势喜人。

骏马镇付官寨村种了260亩耐旱品种葡萄——阳光玫瑰。“葡萄今年收成不错,直接销往广州等地,平均每斤价格16元上下,一级果能卖到40元。”陕西越唐现代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崔婉莹介绍。

“村子缺水,我们千方百计省水。”崔婉莹说,“葡萄需水量相对小,基地又配备了水肥一体机,一亩地每次用水量从70立方米降到13立方米。水肥搭配合理,营养更易吸收,长出的葡萄个头均匀,色泽光亮。”

“我们把节水作为调结构的指挥棒”。礼泉县水利局局长宁斌介绍,葡萄、樱桃、石榴等节水品种相继落地,目前全县节水灌溉面积达11万亩。

发展农业要以水定产,量水而行。“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减压高耗水作物,扩大耐旱作物面积,才能不断挖掘农业节水潜力。”水利部全国节水办公室主任许文海介绍。

各地坚持因地制宜,特色作物、旱作农业、设施农业等新产业不断涌现。凉州区清水镇河西村的温室大棚里,花开正盛。名扬合作社负责人刘涛介绍,花卉不“贪”水,20多天浇一次,一次只用6立方米,而一亩鲜切花收入能有2万多元。

该退的退,该转的转,一道道田野里的“加减法”,提高了农业用水效率。从2016年到现在,全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面积由616万亩扩大到3112万亩,试点省份由9个增加到17个。冬小麦节水新品种与配套技术集成应用5年累计推广1.1亿多亩。全国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近1.5亿亩。

机制节水,协会管水,水价改革撬动节水革命

冬灌时节,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纸屯村的麦地里,不见忙碌的身影,喝饱水的麦苗正为来年返青、拔节蓄势。

“过去一到用水高峰期,大家免不了争水、抢水。”纸屯村农民用水户协会会长李文朝感慨:长长的水管铺在田里,不停地从井里抽水;泵站、沟渠年久失修,水跑一路漏一路。

地处华北地下水漏斗区,元氏县非常缺水,全县人均水资源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有收无收在于水,村民纷纷打井,全村打了70眼井。农田水利设施无人管护、地下水过量开采、灌溉浪费严重。

为破解难题,元氏县成立县乡村三级农民用水户协会。“你浇地我负责,少用有补贴,多用要罚钱。”李文朝介绍,灌溉设施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协会统一管理、维修、收费。

用水户协会统一规划,把全村70眼井压缩到12眼,同时建了1800多个出水口,铺设了3万多米地下输水管道。“出水口建在地头,村民凭着智能卡浇地,用水量实时显示。浇地有序了,用水也少了。”李文朝介绍。

目前,元氏县155个村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形成近800人的基层管理队伍。通过科学管理,全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17.76万亩,地下水位年均回升超2米,年均节水超1000万立方米。

农业水价改革深入推进。元氏县核定一亩地用水量172立方米,用水超标的,每立方米水价加1毛;节水的,每立方米奖励3毛5。“村民节水有劲头,浇地不再大水漫灌,而是用塑料软管一垄垄地浇,平均用水量减少了一半。”李文朝说。

水价“杠杆”撬动节水革命。江苏东台市1452座灌溉站全部实行计量,颁发农业取水许可证243份,年水稻田灌溉节水达1747.8万立方米。陈明忠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从局部试点示范到面上整体推进,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逐步建立,全国改革实施面积累计超2.9亿亩。

“农业节水要久久为功。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完善不同农作物的灌溉用水定额,集中攻关和推广节水技术,发挥市场作用,加强行业监管,形成‘谁节水、谁受益,谁浪费、谁受罚’的机制。”许文海说。

版式设计:张芳曼

本报记者 王 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