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记者从银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银川市紧扣改革和发展两大主题,多举措推动园区经济发展,园区经济发展“压舱石”地位更加稳固。10年来,全市园区工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344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743亿元,增长了399亿元,年均增长8%;税收由2012年的4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72亿元,年均增长近4%;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由2012年的115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600亿元,年均增长近20%。截至目前,银川市共有产业园区8个,规划面积191.62平方公里,累计入驻企业14975家,规模以上企业298家,占全市规上企业的83%,规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2%,经济主战场作用进一步显现。
10年来,银川市准确把握园区功能定位,突出集聚集群方向,形成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三大产业发展格局,各园区主导产业占比达到70%以上。银川经开区作为打造中国新硅都主阵地,单晶硅棒产能规模居全国第一,在全国230家国家级开发区综合排名中位列第69位、居西部地区第7位;宝丰储能电池项目落地苏银产业园,标志着银川市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上迈上了新台阶;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认定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苏银产业园与苏州工业园区、太仓市、昆山市签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推进地区之间经济协同、融合发展;银川综合保税区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和银川空港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宁夏贺兰工业园区被认定为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和国家新型工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农副产品加工)。
同时,银川市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不断赋能园区发展,锚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方向,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始终将创新主体培育摆在突出位置。2021年,全市园区拥有自治区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5家,科技型企业7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0家,专精特新企业226家,国家及自治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家。其中,银川经开区建成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22家,国家孵化器、众创空间数量在全国经开区中排名第21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5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在全国经开区中排名第13位,被国家认定为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了新突破。
此外,银川市坚决贯彻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苏州、北京中关村发展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规划建设苏银产业园、银川中关村双创科技园,探索东西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合作共赢;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共建,成立银川综合保税区,2015年5月实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首票货物通关。2022年5月,主导开通了宁夏—欧洲(布达佩斯)中欧国际货运班列,进一步拓宽了宁夏向西出境的跨境物流路径,截至目前,累计实现进出口贸易额729.32亿元;抢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东数西算”信创基地项目启动,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形成银川数字经济产业园、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互联网数字经济产业园、兴庆数字经济产业园中国(银川)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兴庆园3个重点数字经济产业园,截至2021年底,3个数字经济产业园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35亿元。(记者 鲍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