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00℃ 感知北京冬奥赛场 宁夏市场监管厅发布春节胡麻油消费提示 宁夏老年大学载歌载舞迎新年 宁夏10县(区)学科类培训机构实现"清零" 这个绿茵场上,足球梦代代相传 宁夏151个乡镇街道可办19项人社业务 宁夏电力应急演练检验95598应急处置能力 石嘴山大武口区:文明践于行 文化暖人心 2021"十大语文差错"公布,你读对了吗? 蔡奇视频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这份教师资格面试通告请查收 辽宁申办第十五届全国冬运会 中卫道情小戏《金沙梦》"九进"活动启动 《我们的冬奥》 发布最新预告及海报 元旦假期辽宁实现旅游总收入47亿多元 唐中宝湖校区寒假作业有趣又有料 北京冬奥列车亮相京张高铁 电影《绿皮小火车》获批院线上映 同心县举办2022年“迎冬奥”新年第一跑活动 上海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4例 怒江傈僳族民众:“摆时”歌唱幸福新生活 浙江宁波市北仑区公布4例本土确诊病例行程轨迹 聚焦职教高考:另一个“赛道”也能上大学 光明时评:清北毕业生去向为何那么受关注 北京冬奥列车亮相京张高铁 多项技术凸显智能化水平 规范算法推荐解决了哪些问题 北京冬奥会将至,今年的颁奖花束永不凋谢 那年今日 | 历史上的1月7日发生过什么大事? 深圳报告2例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 要不要再生一个?家长的内心戏是什么 陕西西安疫情防控期间购药方法公布 不同种类药物这样购买 “大龄”考研生被热议 高等教育不只属于年轻人 为一个空座多乘车三站地错失工伤待遇?上班族注意 评论:别让高校专业“鄙视链”忽悠了学生 云南完成56万多亩乌蒙山贫困地区国土综合整治 猪价飙升 泰国禁止猪肉出口三个月 教师“网宣”结婚 家长“情愿”送红包? 90后“猛禽医生”救治放飞猛禽过百 梦想建救护中心 清北毕业生就业行业趋同 超七成本科生将升学深造 评论:“一年制硕士”争议背后是教育认知差异 中国“聚宝盆”农畜产品走俏海内外 “神奇柴达木”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发布 浙江多家医院驰援宁波医疗队返程:抗疫已成难忘回忆 北京东部今晨有轻雾或雾 周末气温先升后降 河南郑州市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公布 冬奥临时设施安全 这些“黑科技”保驾护航 评论:首例架空“防沉迷”系统禁令的多重意义 冷空气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 陕西河北等地有雾霾天气 新型抗阻牵引训练 让速滑健儿“迅捷如风” 毕业生求职群:他们是竞争对手,更是战友 京津冀查处水资源违法案件八百二十四件
你当前位置:首页 >平安吴忠 >

-30℃~800℃ 感知北京冬奥赛场

2022-01-07 10:39:24来源:央视网

再过29天,北京冬奥会的大幕即将拉开。所有竞赛场馆全部完工、赛事组织和服务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冬奥备战扎实有序……冬奥会备战现场的广大冬奥筑梦者和冰雪追梦人,在有条不紊推进各项工作中,谱写一曲曲动听的“冰与火”之歌,让世界感知中国人民“一起向未来”的炽热与真诚。

冬季,位于北京西北部的小海坨山之巅,海拔2198米,阵风可达11级,气温低至-30℃。造雪机、压雪车的作业声穿透夜幕。

2021年11月15日起,伴随着数十台造雪机发出的轰鸣声,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有着“雪飞燕”之称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正式开启赛时高山滑雪项目造雪工作。

“到1月1日,我们已经完成了整体的76%左右。1月10日造完雪后,赛道雪的厚度平均在1.5米到2米左右。压雪车也在24小时不间断工作。”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场馆运行团队工作人员说。

高山滑雪项目被称作“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速度、激情、心跳,源于赛道的难度。根据冬奥高山滑雪比赛赛道标准,为保证运动员高速滑行,雪道表面须保持结晶状态。

造雪作为“冰状雪”赛道制作的第一环节尤为重要。

“20人每天分两个班次24小时持续作业。”工作人员称,为保证所造的雪能最大限度落在赛道上,造雪队员每隔一小时便需要实地查看造雪情况。

“苦是苦,但是想一想,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为国家出力!”“以后我会跟孩子说,北京2022年冬奥会我参与了!”造雪、压雪、索道、高山救援、赛道安全防护……诞生于2018年7月2日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山地运行团队,队员们个个堪称“雪上飞虎”。因为热爱滑雪,期待冬奥,他们选择置身“舞台”幕后,克服重重困难,共赴北京冬奥会的冰雪之约。

制冰,是冬奥会场馆技术实力的综合展现。光滑稳定的冰面,在冰雪项目高水平竞技中尤为关键。场馆冰面温差越小,冰面就越平整,硬度也越均匀。按照国际滑联的要求,冰面温差不能超过1.5℃。

作为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的比赛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冰面被称作是“最快的冰”。

“最快的冰”从何而来?

“冰丝带”是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冬奥速度滑冰场馆。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环保的制冰技术,碳排放值趋近于零。和传统技术相比,这种制冰方式不仅可以提升20%以上效能,冰温也更均匀,温度差基本可以控制在0.5℃以内,更有利于运动员滑出好成绩。

打造“最快的冰”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协作,精确调整制冷机组参数、控制水的纯度和硬度以及速滑馆内的温湿度等。

“我刚开始觉得制冰可能不是很难,觉得把水浇到地上,温度一下来就冻成冰了。其实要先浇底冰,然后喷漆,再一遍一遍浇水,使它一层一层铺起来达到一定厚度才行。包括修冰,要不断找平,然后不断地修。”全程参与国家速滑馆制冰工作的“制冰订单班”学生感慨道。

“冰水转换”“消毒机器人”“‘百米级、分钟级’精准气象预报”“100%‘绿电’供应”……科技为北京冬奥增添了别样的光彩,让“科技冬奥”成色十足。

火,是温暖,是希望,也是人类文明的一道曙光。

还有30天,奥林匹克之火将再次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上空燃起,世界各地的冰雪运动员将在北京冬奥的舞台上展现“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

为展现冬奥火炬灵动飘逸的美感,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一改过去采用金属隔断“奥运圣火”与火炬外壳的设计,以火炬外壳为容器,将“奥运圣火”直接置于其中燃烧。这也就意味着火炬外壳必须能够耐住800℃氢气燃烧的高温。

要做到“轻、固、美”,首选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但是,“碳纤维复合材料最大的问题是,跟它相配的树脂不耐高温,一般就200℃左右。而我们面临的任务是要达到800℃,甚至更高的温度。这是最大的难点和创新点。”相关工作人员这样说道。

为攻克一系列难题,高校、科研院所和科创企业协同努力,解决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应用瓶颈,实现了火炬外壳在高于800℃的氢气燃烧环境中正常使用。

作为凝聚人类美好愿景的重要载体之一,“飞扬”的设计,既展现了时代创新的科技感,又展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带给人们信心、温暖和希望。

时光印证奋进的足迹。

世界期待中国,中国做好了准备。让我们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