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起,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对首都功能核心区第一批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进行为期30天的公示,公众可在9月21日前登录相关网站反馈意见。据介绍,列入保护名录初选名单的传统地名共583处。对于进入保护名录的传统地名,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将建立全流程审批机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
2021年,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会同东城区政府、西城区政府开展了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编制工作。在充分利用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历次地名普查成果,编制团队对北京老城内传统地名进行了系统收集整理,形成了完整的老城传统地名台账。
为提高保护名录的权威性、准确性,编制团队参考大量明清史料、地图等资料,对老城地名使用时间、得名由来、历史沿革演变进行考证,还原老城街巷真实历史沿革,深入挖掘老城地名的历史文化底蕴。目前,确认元代胡同名2处(砖塔胡同、史家胡同);明代地名629处;清代乾隆年间街巷胡同地名1322处;清末光绪、宣统年间地名2046处。
经过前期资料收集、价值评估、街道和责任规划师校核、专家论证等工作,首批583处传统地名列入保护名录初选名单。其中东城区279处,西城区304处,大多数位于北京市历史文化街区;从地名产生时期看,元代2处,明代153处,清代379处,民国47处,当代2处。它们是北京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也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象。
2022年,编制团队将继续开展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第二批)编制工作,并适时对社会公布。逐步建立地名文化遗产定期评估机制,及时增补新的地名文化遗产,实现地名动态评估和名录有序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