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宝石以其高硬度、耐磨性、高温稳定性等特点,已成为新材料领域的又一匹“黑马”。近年来,一批批工业蓝宝石“巨头”的入驻,为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银川经开区”)新材料产业注入强劲能量,银川经开区则从内培育企业内生动力、从外优化营商环境,内外发力不断促进新材料产业链式发展。
科技创新培育企业内生动力
8月10日,记者走进银川经开区宁夏天通银厦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工人正在通过仪器,加工消磨4英寸晶棒的参考边,这些晶棒通过切割、磨削、切方等工序,将被广泛应用于LED、消费电子、仪器仪表、民航、军工等领域。
“随着400公斤级晶体的量产,晶体的尺寸可以掏出2英寸和4英寸的组合晶体,晶棒利用率上升了10%左右,客户的使用成本降低了,我们的经济效益就得到了保证。”宁夏天通科管课经理常慧告诉记者,传统的LED芯片衬底有硅衬底和碳化硅衬底,蓝宝石衬底以其特殊的优势后发制人,迅速抢占了中高端LED芯片的市场。宁夏天通也正是抓住了这一机遇,将掏棒、衬底工序搬到了银川,实现了产业的延链补链强链。
以前,国内一度有几十家工业蓝宝石生产企业,随着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企业退出了市场,能够勇立潮头,身怀绝技是制胜法宝。常慧介绍,一方面,企业只集中生产技术设备要求更高、应用场景更广泛的大公斤级“拳头”产品,另一方面,企业的设备很先进,足以领跑全国。
在企业的生产车间,常慧指着一块长晶体告诉记者,把紫晶材料放进长晶炉,使其在高温下融化,溶液会围绕紫晶“长”成单晶体。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核心技术就是控制炉内细微温差,达到目标核准的分子结构。此举可以彻底突破传统技术难以“培育生长”出高品质、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的局限。
“去年年底,公司又研制出720公斤级的晶体,作为全国最大的晶体,它应用于超大直径蓝宝石窗口片,可以满足国内定制化需求。”常慧说,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目前,公司已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治区科技型小巨人”“自治区隐形冠军企业”“自治区知识产权试点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流营商环境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银川经开区,湖南蓝思科技与浙江晶盛机电合资建设的宁夏鑫晶盛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工业蓝宝石晶体制造项目现场,一台台大型设备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着。从开始洽谈到项目开工只用了3个月时间,如今,项目土建工程已完成85%,144台长晶炉已到场安装。项目建成后,将夯实宁夏“国内最大工业蓝宝石生产加工基地”的地位。
作为园区的又一工业蓝宝石“巨头”,项目计划在2021年实现投产,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银川经开区以其项目建设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获得了企业的信任。去年11月7日,项目正式开工。银川经开区高新总公司项目建设部的工程管理员谭菲菲告诉记者:“企业今年又追加4亿元,将二期项目部分产业链建设提前到一期,这是对我们服务最大的肯定。”
据了解,鑫晶盛工业蓝宝石晶体制造深加工项目总占地572.86亩,安装约6500台蓝宝石长晶炉,计划投资76亿元。项目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计划安装1152台、300KG级蓝宝石长晶炉。一期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年产3000吨蓝宝石晶体,预计实现年产值16亿元,年利税约2.67亿元。
“不论是量产生产线,还是技术储备,都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蓝思科技将提供市场资源,晶盛机电提供生产、技术。双方的合作将在工业蓝宝石领域寻求更高突破。”鑫晶盛相关负责人说。
围绕“三新产业”记录刷新,技术加成,产业集聚。如今,银川经开区依托一批新材料明星企业,形成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集聚区。环环相扣、全链条的发展模式,为银川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银川经开区把招大引强作为园区产业向高端攀升的重要抓手,紧盯行业领军企业、龙头企业和关键配套企业,通过制度创新、政策扶持、载体建设、金融支持等措施,集聚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全力推进园区签约项目顺利落地,为银川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记者 闫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