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梅
作品《家》局部
土院子、土墙、土门头,泥树、泥村、泥巴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宁夏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王晓梅,用泥塑的方式,留下昔日,也讲述着今天。一捧泥土,在她手中是鲜活的。
留住那个“家”
58岁的王晓梅是固原市人,她对泥巴的喜爱,来源于父亲的影响。“我六七岁的时候,就看着父亲用泥做各种小玩意,有各种各样的罐子,他还用水泥做了许多花盆。”王晓梅的印象中,小时候的那个老院子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泥盆。多得实在放不下了,王晓梅的父亲就送给邻居。
小时候的王晓梅,和许多孩子一样,也喜欢玩泥巴,她看着父亲捏泥盆、假山,还有一些人物造型,于是自己也学着捏了起来,从那之后,她就一直捏到现在。王晓梅说,自己喜欢做泥塑,也时常想起甜蜜的儿时。如今那个老院子已经不在了,王晓梅将那个院子、那个家带给她的甜蜜,融入自己的作品中,用泥土将记忆中的家留了下来。
在她创作的一件叫作《家》的作品中,你能看到她的内心。《家》这件泥塑作品,有早年间固原当地人居住的窑洞,也有用泥土筑起的民居,在这些房子前面,有农人们割麦的场景,有人拉着架子车,还有十几个人围在一起,拉着二胡,吹着唢呐,孩子们在院子里放鞭炮,有些胆小的孩子捂着耳朵,笑得很开心。土门头两侧,贴着红红的对联,门前有个小孩,挑着一只火红的灯笼。最醒目的,是土院子里的正房,王晓梅在房子里装了一个小灯泡,通电后,灯泡发出亮黄色的光,整个房子看上去特别温馨。
“做这件作品的时候,这些场景就像是从我脑海中流淌出来一样,很幸福地在流淌,不间断地流淌。”王晓梅说这是她儿时记忆中老家的样子,她将这样的场景,定义为“家”。其实,不用过多解释,你就能从这件作品中看到家的样子:它无关乎建筑材料的高级与否,无关乎面积的宽敞与否。
泥塑里的宁夏
王晓梅正式做泥塑作品,是在2003年前后。18年来,她一直在执着地做“宁夏系列”泥塑作品,比如摘枸杞、割麦子,还有一些宁夏的民间艺术,都融入她的作品中。王晓梅说,她希望用宁夏的泥,塑造宁夏本地的东西,“这些固原本地的红胶泥里,掺杂着宁夏人的淳朴和真实。”
在一件取名“摘枸杞”的泥塑作品里,宁夏的杞农挎着篮子,抬着筐子,蹲在枸杞树下,一派忙活的景象。你若仔细观察,能看到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宁夏枸杞甲天下,对宁夏人来说,这一粒小红果不仅仅是让人脱离贫困的希望,在每一棵枸杞树下,还有杞农努力生活的脚印,每一粒枸杞里,都饱含着杞农辛劳的汗水。“枸杞从土里生长出来,也哺育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王晓梅说,创作这件作品时,她的脑海中闪现出昔日父母辛苦劳作的场景,枸杞是宁夏人的骄傲,“我想用一件泥塑作品,还原心境,还原宁夏杞农淳朴生活的样子。”
除了记录当下,王晓梅还创作了很多过去生活的场景。在她的家里,到处摆放着泥塑作品,有碾麦子的场景,有粮食屯子,有虎头鞋、虎头帽,还有农人挑水的情景……“我想用泥巴,把过去的生活留住。”王晓梅将自己的乡愁,寄托在一捧泥土上。王晓梅从小住到大的老院子,于2014年左右拆迁了,搬离那里之后,她住进了楼房,新的小区有干净的环境,平坦的路面,但总是少了些什么。“过去的村子里,邻居之间特别热情,熟人很多,搬走后这些都少了。”王晓梅说,她会一直创作和农村有关的作品,创作泥塑的泥土是接地气的,记忆里昔日的农村也是一样。
一捧鲜活的泥土
玩了一辈子泥巴的王晓梅,内心十分富足,因为富足而觉得幸福。“拿起泥巴,我就会忘了时间,沉浸在里面。”王晓梅说,自己和固原的红胶泥,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自己喜欢一个人去找红土。“二十几岁的时候,我就骑个自行车,去野外找红土。”王晓梅记得当年的那种感觉,在乡村、田间骑着自行车,颠簸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身边吹着轻柔的风,田野里绿油油的麦浪起伏……
很多人都觉得王晓梅的这个爱好有点怪,女孩子家,玩什么泥巴,脏兮兮的,但王晓梅总是笑而不语,沉浸在泥巴的世界里,她觉得那些不爱泥巴的人,错过了太多。但有一点,她和那些不懂她的人想的一样,那就是她从来没想过玩泥巴还能登上大雅之堂。
2019年9月,“壮丽70年美丽新宁夏——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书法美术摄影民间工艺作品展”在银川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王晓梅创作的泥塑作品《家》获得了二等奖,一捧不起眼的泥土,经过王晓梅的双手,登上大雅之堂。
这些年来,王晓梅没有统计过自己做了多少件泥塑,她笑着说,自己一辈子专注玩泥巴,全是因为乐在其中,她不会刻意去做什么。获奖会让人快乐,但最让王晓梅开心的,是如今她给固原市一中的孩子们教泥塑。“将自己的泥塑手艺,教给这些孩子,看着他们睁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些作品,那一刻是最满足的。”王晓梅说,和朝气蓬勃的孩子在一起,自己的泥塑,一个个都是鲜活的。
(记者 刘旭卓/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