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村里有4000多人,现在搬得只剩400多人。”近日,同心县预旺镇青羊泉村党支部书记马建福说,移民迁出区地广人稀,不少村民的耕地都在百亩以上,加上退耕还林生态不断改善,去年秋粮获得大丰收。
去年10月,随着一条公路从青羊泉村穿过,商贩纷纷开着大车进村收购苦荞、红葱等农产品。“苦荞1公斤卖到4元,1亩地收入好几百元。”马建福说,个别农户能收入10多万元。
乡亲们脱贫后,同心县又要为青羊泉建立集体养殖场,目前已完成占地50亩的养殖场选址工作,今年开春后正式开建,准备用来养牛,作为乡村振兴的又一产业依托。
除了县上的基建支持,青羊泉村发展养牛场也有优势:村集体账面上有100多万元,可以作为购牛的启动资金;村里种植大量玉米、豌豆,秸秆都能作饲草料……
“只要发展对头,移民迁出村也能红火起来。”青羊泉驻村第一书记王琦说,村集体把牛卖掉,村民就能分红,还能吸引不少“户在人不在”乡亲回流。
预旺镇陈石塘村也是一个移民迁出村,累计搬迁340户,还剩户籍人口344户。
近年来,陈石塘累计退耕还林6500亩,实施文冠果种植项目近千亩。去年,该村成功对接经果林种植项目、种植红梅杏、新疆大红枣各300亩。“移栽的都是3年树龄的果木,今年就能挂果。”陈石塘驻村第一书记魏峰说。
去年,陈石塘村硬化道路3.3公里,接通了电力、宽带,偏僻乡村不再偏僻。村里注册了“陈石塘”小杂粮商标,仅福建客商就买走3.5万公斤小杂粮。
此外,陈石塘村争取项目资金500多万元,解决了村集体养牛场的基建资金问题。目前,该村又与一位村中走出去的企业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由对方投资800多万元购牛。“养牛场分3期建设,计划养牛500多头。”魏峰说。
近年来,同心县撤并村庄79个,不仅促进了移民迁出村的生态恢复,还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记者 杜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