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平台安排“全科医生”、热线平台有“法律明白人”、网络平台让群众随时随地享受优质法律服务……“十三五”期间,我区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的新期待新要求,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让法律服务变得触手可及。
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2018年,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成为指导推进我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力支撑。
以法为本,坚持公益性、普惠性原则,把固化的法律条文转变为温暖的法律服务,坚持覆盖城乡、惠及全民原则……自治区司法厅在实践探索中,牢牢把握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内在价值取向。通过建设实体平台、热线平台、网络平台,逐步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我区建成自治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市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27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243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2809个,实体平台建成率和覆盖率达到100%。
宁夏“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提档升级,实现365天全天候提供免费法律服务;宁夏“掌上12348”App构建了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成为老百姓身边的法律顾问。宁夏法律服务网正式上线运行,涵盖了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司法所、人民调解业务,群众可通过多种途径咨询、办理相关法律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指尖办”。
公共法律服务的温暖和便捷,群众有最直接的感受。通过公益性、普惠性、便民性的公共法律服务,全区各地群众处理难事的观念已从“有事找政府”转变为“有事找法律”。
“没花一分钱,要回了血汗钱,感谢法律援助好政策,让我们这些困难群众享受到这么好的服务和帮助。”吴忠市红寺堡区柳泉乡甜水河村村民杨某某深有感触。前不久,杨某某因被拖欠工资向红寺堡区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最终在法援律师的帮助下维护了自身合法权益。
“零距离”法律服务更接地气儿
“司法行政工作服务‘千家万户’,解决‘千难万愁’,拓展创新法律服务事关民生福祉。”自治区司法厅负责人说。为打造老百姓身边的“法律顾问”,自治区出台了《关于开展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的实施意见》,实现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和法律服务微信群全覆盖。
“为实现彭阳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公证处积极介入当地整乡整村生态移民试点工作,帮助县移民办起草、修改了劳务移民安置协议,涉及1209户4730人,并为61户劳务移民免费办理了产权分割协议公证。”彭阳县公证处主任赵占雄说。我区实施法律服务助力脱贫攻坚专项行动,加大对农民工等群体的法律援助力度。2018年,司法厅将全区23.9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免于经济困难和法律援助事项审查。
近5年来,全区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6万余件,为近9万名受援人挽回或避免经济损失近14亿元,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共办理公证34万余件,仲裁近5000件,司法鉴定5万余件,为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预防矛盾纠纷、维护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贡献法治力量。
人民群众有需求,司法行政有作为。“十四五”期间,全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将全面发力、多点推动,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品质、不断完善体系建设,让法律服务更加惠及民生,更加贴近人民群众,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营造更好的法治环境。(记者 马 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