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银川10月14日电 题:宁夏红寺堡:移民安置点的新变化
新华社记者王永前、于瑶、刘海
如果没有20多年前的那场移民大迁徙,2700多平方公里的红寺堡仍是一片沉寂的荒原。今年40岁的移民王航弟也不可能从西海固来到黄河边拓荒、安家,住上两层楼房更是天方夜谭。
“那时几个姊妹就睡一张炕,整整睡了十几年。”干旱少雨的西海固给王航弟带来的苦,不仅是缺水,还缺一个像样的家。
住新房成了她最大的愿望。2002年从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山沟里搬迁到当时的吴忠市红寺堡开发区,王航弟和丈夫逐步摆脱贫困,先后三次建新房,从54平方米到120平方米再到210平方米,一座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二层小楼,终于让她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成真。
经过20多年的移民开发,红寺堡这个我国最大易地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蓬勃发展,成为移民搬迁致富和生态保护修复的样板。40%的绿化覆盖率、超10万亩的酿酒葡萄种植园、近500万千瓦的新能源装机……曾经的戈壁荒原已是生态绿洲,葡萄、枸杞、黄花菜等特色农业产业提质增效,轻工纺织等现代工业趋向规模化,一座现代化新城拔地而起。
到2021年底,红寺堡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搬迁之初的3200多元、800元,分别增长到2.7万元、1.2万元。
“靠着种枸杞和黄花菜,以及直播卖货,现在一年能挣40多万元,有了条件就盖新房,安居才能乐业嘛。”王航弟说,盖房子在移民心目中分量最重,有了新房扎下根,移民的精气神就不一样。
20多年间,红寺堡区柳泉乡永新村村民李学会家庭院里栽的果树没变,但房子已经翻新了四次。走进他家,装有铝合金门窗、太阳能热水器的房屋宽敞明亮,院落漂亮整洁,多种果树点缀让庭院清新别致。
一块写着“智慧民宿8号”的招牌,挂在李学会家门前,也推开了他家的致富之门。如同房屋的巨变,投身乡村民宿产业让李学会和周边60多户移民一起经历着“三变”——“主妇变厨师、住房变客房、家庭变民宿”,越来越旺的民宿经济让他们因“房”而兴。“做民宿除了一年5万元左右的收入外,主要是能在家就业,上了年纪外出打工不容易。”李学会说。
“我们坚持把每一代房都保留下来,就是希望在新旧对比中,展示好那一段难忘的移民史,让文化真正融入乡村振兴进程中。”村党支部书记王浩说,永新村就像一家“移民客栈”,不仅让游客住“永新”民宿,还听“永新”故事。